书城心理学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48214800000006

第6章 孩子喜欢吃手指

许多家长面对孩子喜欢吃手指这个毛病头疼不已,几乎用尽了一切办法帮助孩子纠正,该劝说的劝说,该警告的警告,可是孩子爱吃手指头的“怪癖”犹如生了根一样,很难彻底改掉。这是因为这些家长只从表面上帮助孩子纠正,没有深究孩子的这些怪癖后面的“心因”,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怪癖。

林蕊是我的邻居,有一回周末在家休息,林蕊上门拜访,跟我说:“我家孩子总是吃手,最初的时候看着还好玩,可是后来就觉得有问题了——不够卫生,看着也不雅。而且周围其他同龄孩子早就不啃自己的手了,只有我家的孩子这样,会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呢?周围当妈妈的姐妹们告诉我,‘看见孩子吃手就使劲打他们的手,看见一次打一次。’还有人说,‘给孩子手上贴上胶布或者抹上紫药水,这样孩子看见自己的手指和以前不一样,或者吃起来味道不好,就不会再吃了。’这些主意感觉太‘损’了,再说也不科学,就拿打孩子的手来说,真的能‘打’得过来吗?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伤害呢?要知道这种伤害可是更为持久和巨大的呀!还有,抹紫药水,该抹到什么时候呢?”

看着林蕊焦急的样子,想起以前曾经也有很多妈妈跟我报怨过此问题。

0~3岁的孩子处在探索外界事物的口欲期,这个时候孩子什么都喜欢放到嘴里啃一啃、咬一咬,而手是他们最方便“探索”的对象,所以尝尝小手的味道,吸吮一下,感觉一下自我,明白小手和身体是一部分,这都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益。

孩子吃手还和家长有关。有的母亲给孩子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速度太快,或者急着做某事,不顾孩子的吸吮需求,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所以孩子虽然肚子饱了,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还有的父母过分忙碌,或忽略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孩子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虽然口欲期在0~3岁都可出现,但是如果孩子2岁以后还是天天手不离口,那么家长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孩子的行为了。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出现生理倒退行为,比如用吸吮小手来减轻其内心的忧虑。孩子的这种行为多表现在受到批评之后,或孩子紧张时,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在吵架的时候,或爸爸妈妈以及孩子最亲近的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初入幼儿园等。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细心观察,就会了解孩子吸吮小手的规律,明白孩子的内心。

孩子吃手无论年龄大小,几乎都缘于内心的不满足或焦虑,当然探索欲除外。针对孩子吸吮小手这一行为,根据孩子年龄段的不同,家长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和处理。

1.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吃手

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属于口腔发育和行为意识发展的重要期,孩子很多时候喜欢用嘴巴吮吸或咀嚼东西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时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除了吃手,还喜欢啃咬其他东西,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允许孩子吃手和其他东西,但要注意卫生,每天给孩子洗手,尤其是在孩子把手放进嘴巴前,保证小手是干净的。另外,给孩子经常啃咬的玩具多清洗,高温消毒,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吸吮、探索的需求,也不影响孩子的健康。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1岁半之后,则要有意识地限制孩子吃手或吸吮其他事物的机会和次数。

2.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如果孩子是因为有压力、有焦虑的情绪而吃手,家长就要悄悄地关注孩子,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理压力,或者在关键期关注孩子,比如入托前、入园前,或者父母吵架了,家庭出现变故了等,都要注意呵护孩子,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与他一起玩耍、游戏,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互动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避免吃手。

3.通过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放弃吃手

家长对孩子吃手的行为不要过于紧张、取笑,甚至打骂,这样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甚至暗示孩子,更多地引起他吃手的欲望。大人要表现得不在意,尤其是当孩子刚要吃手时,可以平静地从他的嘴巴中拿开小手,给他一个有趣的玩具,占据他的双手,他就不会有机会吃手了。父母也可以给他讲故事,或读书,或者玩游戏,让他把小手背在身后,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说。经常这样做,孩子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小手也忙乎起来,这样无论是心理的、还是生理的需要,都会逐渐摆脱吃手的习惯。

4.不要呵斥孩子立刻改正

面对孩子的一些怪癖,像结巴、吃手、啃指甲等,家长不要一发现这些情况,就厉声制止,而应该“轻描淡写”地处理,让孩子不觉得这件事是个大问题。就拿口吃来说吧,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平时说话出现一些口吃的表现便严厉批评、大声斥责孩子,并急于矫正,要求孩子立刻再大声说一遍,说清楚一点,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时候孩子胆子小,在家长的严厉批评面前会对说话产生压力和反感,口吃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持续时间会更长,甚至不敢说话了。总之,任何加重孩子紧张心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也是错误的。

5.纠正孩子吃手时要多一些耐心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有怪癖,担心孩子长大改不了,还担心孩子这样出去惹人笑话,因此急于在短期内纠正孩子,想让他改掉这些怪癖。殊不知,家长急躁的情绪表现在脸上,孩子看在眼里,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又遭爸爸妈妈责骂,所以会加重心理负担,变得更加紧张,吃手、啃指甲、结巴的现象也会更加严重。因此,做家长的在纠正孩子的怪癖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循序善诱,这样孩子绷紧的神经舒缓了,就会慢慢减少吃手、啃指甲、结巴等行为。

6.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长平时要关爱孩子,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爱,不要责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要避免让孩子接触一些恐怖电影、电视、电脑游戏,也不要给孩子讲恐怖的事件和故事,尤其是睡前,不要让孩子接触一些怪异的东西。这样,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轻松、温馨、充满安全感的家庭中,自然会减少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从而慢慢改正掉一些怪癖。

孩子吃手是个不好的行为习惯,但有时候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充当“安慰剂”的作用,所以吃手源于心因,父母不要着急,更不能粗暴对待,应洞查孩子的心理因素,从“心”改变,这样孩子的吃手习惯就会逐渐消失的。

§§第二章 孩子心理形成关键期

幼儿期是孩子心理形成的关键期。儿童的心理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因而受到社会及家庭的极大关注。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极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如果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孩子及时加强教育,将会收到最佳的效果,从而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