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1天72小时
48233900000002

第2章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1)

用SMART原则帮助你制定目标

目标是让我前进的动力。

——穆罕穆德·阿里(拳王)

我们都知道目标在时间管理和人生规划中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更容易实现又让人具有成就感的“好”目标呢?

一般来说,我们在设立目标时可以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在1981年由G.T.Doran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已经风靡了30多年。SMART原则指出,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包含或者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S——Specific(详细的):计划必须详细具体,而不能空洞抽象。如果可以,尽量列出目标/任务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可能遇到的限制和要求。

比如这样:

我打算明年9月在上海考GMAT,为申请商学院做准备。

因为节日的暴饮暴食让我长胖许多,影响健康,所以我要通过跳有氧操减肥。

而不是这样:

我打算将来考GMAT。

我要减肥!

M——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只有制订可以衡量的计划,才能知道自己执行得好不好,自己的目标能不能实现。

比如这样:

我打算GMAT考到700分或以上。

我打算减掉10公斤。

而不是这样:

我打算GMAT考一个不错的分数。

我想比现在瘦一点。

A——Attainable(可以实现的):我们当然都希望把目标定得高一点,获得的成就大一点。但很多事情虽然要全力以赴还是要量力而行的。目标定得太不现实而难以达到的话会让人沮丧,丧失信心和行动力。

比如这样:

通过一个星期的复习,把GMAT成绩从上次考试的700分提高到740分。

(已经很瘦了)打算减重2公斤左右。

而不是这样:

打算从0基础,复习一个星期把GMAT考到800分。

(已经很瘦了)还打算减掉20公斤。

R——Relevant(有意义/相关的):一个任务和目标要尽可能对自己、对团队、对公司有意义。有些目标任务即使分开来看是不错的,但未必能与你想要的或者公司想要的最终结果一致。假设你的公司或者你自己希望短时间内提高自己在会计学上的技能和知识,那么在这段时间如果报名参加心理学的课程就不是那么相关,尽管学习心理学本身是很不错的。

比如这样:

为了给自己充电,扩大人际网络,我打算申请MBA,报考GMAT。

而不是这样:

我打算每天在家看3个小时娱乐节目。

T——Time-bound(有时限的):一个好的目标必须有时间的限定,如果没有截止日期那么这个目标就可能被无限期延后,而有了时间的压力才会让人更集中精力去完成这个任务。

比如这样:

我打算在6个月以后考GMAT(并给自己报名)。

我打算在3个月内减10公斤。

而不是这样:

我打算将来考GMAT。

我打算将来减肥。(将来到底有多远?)

这个看似很简单的SMART原则,在实践中被证明很有用。下次要制订计划的时候,不妨想一想SMART原则。

小练习

用SMART原则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或者看看可不可以完善一下已经制定的目标,看看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实现它。

目标是有期限的梦想。

——拿破仑·希尔(管理学大师)

克服平台期焦虑——一时找不到目标却又担心浪费时间怎么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诗人)

进入大学学习已经一两年了,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和学业渐渐熟悉了起来;或者职场上工作了几年,也从一个懵懂的新鲜人变为对工作得心应手的中坚力量。这样波澜不惊的生活,悠闲但看不清方向,平稳却没有很大的发展。

大概很多朋友都会经历过一段这样让人迷惘的时间:一时找不到目标,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不甘心平淡如水的生活,总想有点进步,却又不知该做什么,闲下来的时光不知如何打发,上上网打打游戏却又担心自己就这样浪费了光阴,有一种倦怠消磨的感觉。

这段时间,就是所谓的“平台期”,但这种“平台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只是一种过渡阶段,让人觉得“生活不应该一直是这样的”,预示着可能将要来临的“转型”。

比起有太多目标要实现不知如何取舍的朋友们,处于“平台期”的朋友们却为没有很明确的目标而郁闷。

不要太着急。下面我们可以聊聊怎样找到目标,把闲下来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顺利地渡过这段令人焦躁不安的时期。

增加自己的接触面,多多尝试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因为自己看的了解得不够多。就像一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男主角在谈了十几段恋爱,和各种各样的女子——贤妻良母,爱玩的萝莉,警花,女强人等等都交往过以后,终于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伴侣,从而找到真爱一样。看多了,接触多了,就会更容易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如果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可以看看不同行业的书,听听那些相关的讲座,甚至可以去报一个相关行业职业的学习班上课,看看那些内容是不是吸引你。多找不同职业背景的朋友们聊聊天,了解一下其他人不一样的生活,从中得到启发。

自己亲身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有试过才知道。如果不想冒太大风险的话,可以从小处开始慢慢来:如果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不妨先找几天假期去旅游、游学或者当义工。喜欢的话,就在那里申请学校或者找工作留下来,不喜欢就回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开个小店,不妨从难度较低的摆摊开始。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做室内设计,不妨在周围比较熟的朋友或者家人(甚至自己)要装修的时候自告奋勇做设计策划指导采购。

兴趣爱好也一样,现在有那么多的团购网站都会推出各种陶艺吧或者钢琴课的优惠课程,提供免费试听试学的也不在少数。那不妨就去上两节钢琴课,画几副油画,或许你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潜能没有被开发呢!

给自己多多尝试这样低风险的“模拟人生”体验,更容易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事情喜欢和不喜欢的一面,是否适合自己,从而找到比较确定的目标和方向。

了解自己的性格,更容易做出选择——试试MBTI性格测试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由遗传和成长环境共同影响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人,我们的性格影响了我们更适合做什么事,或者不适合做什么事。比如,让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去做销售或者客户经理并不是一件很自然很容易的事,即使成功也需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样的,让一个喜欢和人打交道、性格大大咧咧的人去搞科研、当会计,他也很难坐得住或者承受得了寂寞。了解了自己的个性,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方便地找出自己适合做的事情。

可以试试看MBTI性格测试——又叫做16型人格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职业性格测试之一,很多知名公司招聘笔试时也会采用这个测试找出合适的候选人。MBTI从四个决定个性的关键因素——动力来源、信息收集的方式、作决策的方式和生活做事方式——来进行组合分类:

我们是内向还是外向的?

外向(E)还是内向(I)

我们是怎样接收搜集信息的?

感觉(S)还是直觉(N)

我们是如何做决定的?

思考(T)还是感情(F)

我们的生活做事方式?

判断(J)还是知觉(P)

这样从4个维度上来排列组合,就会产生4×4=16种不同类型的人格,而每一种不同的个性就会有其对应比较适合做的事情和职业。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免费的测试资源(比如:http://www.apesk.com/mbti/dati.asp,http://www.xinli001.com/ceshi/422/等),都会给出结果和很详细的分析,不妨试试看。

当然,这类心理测试主要还是给出了参考指导的建议,如果你真的想做的事却和结果有所冲突,也不用太过沮丧。

关上了一扇门,或许就打可以开一扇窗

在学业职业上有所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一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亲情和友情上。往往当我们忙碌于学业事业的时候,就容易忽略了这些。如果不清楚自己在学校里或者职场上做什么,就多花点时间关注生活中其他重要的地方。毕竟,生活是一个总体的概念,个人职业学业发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和爱可能更加重要呢。

暂时找不到明确的事业目标,有闲下来的时间,倒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给家人做点好吃的。或者和很久没有照面的老朋友们聚聚聊聊。这样的生活会丰富多彩很多,也能让自己的心情更为愉悦,不用成天为找不到什么可做的事而感到焦虑。

实在不清楚该做什么,锻炼养生总没错的

如果还有闲下来的时间焦虑,不妨做一些怎么样都不会错,或者花多少时间也不会浪费的事情来填满空虚吧!

比如锻炼健身就可以。多跑几次步,每天做一套瑜伽,就算一时对寻找人生意义关系可能不大,但至少也对身体更好。或者研究一下养生做菜,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总没错的,以后对自己对家庭都是很实用的技能。女生或者男生还可以研究美容护肤和服饰,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总是有好处的!

做更好的自己,这样有目标有机会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抓住。而你,也不会产生“碌碌无为”、“消磨时间”的愧疚感。

其实,有这样令人迷茫的平台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不断发现自我,探索环境,找到方向,前进并反复循环上述过程的修行。前进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一步都踏准,一时找不到方向也很正常。我们不可能马不停蹄地一直向前,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休息一下。平台期就是给我们停下来调整自己,重新找路的机会。平台期也不会是一种永久的状态,调整好了,就自然可以继续大步前进。

迷茫不会一直存在,更不会永远消失在生活里,迷茫时不妨深深思考一下。

——赵薇(演员,导演)

定了目标却常常实现不了怎么办?利用心理学小技巧来帮忙害怕是比喜爱更为强大的力量。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

是不是新年开始的时候,给自己信心满满的定了很多目标,半年过去或者年底回顾的时候,发现这些按照SMART原则定下的目标,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呢?

当然啦,有愿望和目标是不够的,只有去执行了,想法才可能变成现实。如果执行力不给力,那么这时候不妨利用一些心理学的效应和技巧。

心理学效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大脑中,并在我们的行为中演绎出来。利用这些“天生的”心理学效应,或许可以帮我们改掉“天性”中的懒惰,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我们都讨厌亏钱

“害怕失去”的心理习惯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畅销书《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提出的,这个发现让卡尼曼教授提出了“预期理论”,并获得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害怕失去”的心理学经验告诉我们:相比于得到,我们更害怕损失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得到了1000块钱的开心程度,远不如我们丢了1000块钱时的伤心懊恼。就像马基雅弗利在他的经典著作《王子》中提到的一样,威胁他人,比奖励他人更具有说服力。

所以,在有明显奖惩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当达不到目标要受惩罚的时候,我们更容易遵从我们的承诺。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很好地激励我们自己和他人按时完成任务,克服自己懒惰或者拖拖拉拉的个性。

我们不想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丢人

我们都爱面子,不喜欢在别人面前丢脸,更不喜欢在熟人面前丢脸,所以如果我们让大家都来监督自己完成一项任务,有人常常来问你目标有没有实现,做得怎么样了的话,我们会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达成目标。所以,如果你缺乏动力或者懒得完成一项任务,不妨在微博、人人网或Facebook上告诉大家,或者告诉身边的家人好友,让他们时时“关心”你的进度。

有这样一个免费网站——StickK,就利用了这两点帮助大家摆脱拖拖拉拉、意志力不足的情况,让大家努力按时完成他们的目标。这个网站是由耶鲁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创立的,其大致情况是这样:

◆你设定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并设置预期达成的时间。比如2个月后通过某考试,1周内至少跑步3次,等等。

◆设置“罚金”和“受益人”:如果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话,就需要接受惩罚!“受益人”可以是你的亲朋好友、慈善基金,甚至死对头!网站会事先要求你填写信用卡信息,如果你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任务,网站会自动扣除相应金额转账给你的受益人。如果你能达成目标,那么这个网站就不收取一分钱。

◆设置裁判:可以自己提名让亲朋好友当裁判。

◆设置后援团:可以让关心你的人成为你的后援团,从而关注你的进步为你打气。

多管齐下地运用行为学效应,让在这个网站上许下承诺并且实现目标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据说,同时在网站上设定罚金裁判和亲友团的人们有70%以上实现了他们的目标,而没有设置罚金,只有亲友团的人们就相对弱一些,但也有30%以上的成功率。而在一般情况下,既没有罚金又没有亲友团支持的,只有20%左右的目标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