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云彩的关系
1978年3月6日,日本国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朗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他指着北方天空里的一缕云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将会有一次影响日本广大地区的强烈地震。”就在第二天,靠近日本的大海里果然发生了一次7.0级地震。也是利用地震云预报这次地震的还有我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家吕大炯。他在1978年3月3日早晨,于北京中关村上空也观测到了条带状云彩,再根据地应力和地电异常的情况,预报了震中将发生在地震云垂线所指的方向,即日本海之中,其预报时间和地震发生时间仅差48分钟,其准确度令人惊叹。
1979年7月4日凌晨,住在北京饭店的日本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朗忽然发现天上东南方向横亘了一条较长的白色条带状的云带,他立即作出了近期将要发生地震,但北京不会受其影响的预报。与此同时,在日本的一些地震云研究者在不同的地点也观测到地震云,而地震云垂线的交点正交会在我国溧阳地区。一连几天,我国各地的地震观测站测到的地电、电磁都发生强烈异常现象,有些中国的地震工作者在7月2日、4日、5日也都观测到长条状云带……7月9日晚,江苏溧阳果然发生了6级地震。
关于地震云的成因,人们做了种种推测:
日本九州大学真锅大党认为:由于地震之前地热的增高,加热空气,使之上升扩散到同温层,在1000米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绳状的云带。而我国的吕大炯等人认为:由于断裂带产生热量,可以以超高频或红外辐射的形式来加热上空的空气微粒,形成条带状地震云。由于断裂带大多垂直于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所以,由此产生的条带状云也是垂直于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的。
此外,还有种种推测,但这些推测还都只是一种假说,有待证实。人们期待着这些谜能早日揭开,对地震这一灾害能防患于未然。
推测动物对地震的预报
人们在长期报震、抗震工作中,已经观察到许多动物在震前有种种异常反应从大量地震资料来看,已知地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约有近100种,包括昆虫、鱼类、蛙、蛇、鸟类、兽类和家禽家畜。其中以狗、鱼、猫、鸡、鸟和猪等反应最为明显。
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震前一段时间,尽管天气寒冷,冬眠的蟒蛇仍爬出洞来,它们一出洞口就冻僵了。此外,青蛙、泥鳅等冬眠动物的提前苏醒,可能与震前地温的局部升高有关。
1976年7月28日3时,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前的动物异常反应与历次大震一样,也是十分普遍而强烈的,特别在临震前几个小时更为明显。
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科学家发现深海鱼类的异常行为预示着地震即将来临。1963年11月11日清晨,日本新岛的渔民捕到一条长2米的深海鱼,事隔两天,在新岛附近真的地震了。
地震是地球内部巨大的能量释放现象之一。有人曾作过计算,一次7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0多枚二万吨级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所以在震前必然有各种物理、化学和气象等变化,如地热、地电、地磁、光、声、气候、地下水化学成分都会有一定的局部变化。这些变化,即使是非常轻微的,但一些动物却具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力,于是引起它们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这就是动物在震前的异常行为。
利用动物预报地震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动物行为的变化与地震之间的联系,目前知道的还不多,只能在以后防震、抗震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冰期形成的推测
所谓冰期,是指地球历史上大规模的寒冷时期。全球各地在地质历史中曾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许多小冰期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万年前开始的,至今已发生过7次小冰期,每次持续时间为9万年之久,每两次冰期之间总是伴随着大约1万年的温暖的间冰期。
科学家们推测第七次冰期在二万年前已结束,我们目前正生活在第七次温暖的间冰期末尾。
1831年,德国地质学家希辛格尔提出,第四纪冰期的出现与第三纪的造山运动有关。后人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冰期的发生是由于造山运动所造成的海陆分布不同。在造山运动以后,地球上出现了一些高耸的大山,为山岳冰川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山的升高和冰雪堆积的增厚,还使山区附近的气候发生变化,气温下降,并逐渐扩展影响到全球,使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导致冰期出现,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造山运动剧烈的时期与冰期并不完全吻合。
1920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天体物理学家米兰柯维奇提出了天文说,认为地球上所以有周期性的冷暖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表受到的太阳光照不均匀,而造成受热不均匀,无非是地轴的偏斜,地球的颤动以及地球本身是椭圆的,在围绕太阳转动时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差。这一假说虽最受拥护,但仍不能作为整个大冰期产生的原因。
因此,尽管人们长期以来不断地探讨冰期的成因,也有了许多科学假说,但这仍然是悬而未决的地质之谜。
考察神秘纬度30°线
谈到北纬30°线,颇富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位于纬度30°附近,荒凉的山崖上,有长达数千米的彩绘壁画群,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
1927年,英国考古学家米歇尔·汗吉斯带着女儿,在北纬30°两侧玛雅人聚居的丛林中考察,偶然发现一颗用整块水晶石镂刻成的头盖骨。据专家估计,这颗水晶头盖骨至少有10万年的历史。后来,考古学界先后在此地找到13颗水晶头盖骨。
在英国南部茫茫的大平原上,有着名的索尔兹伯利巨石柱群。它们排成一个个同心圆,在石柱顶端,还有巨大的巨石横梁,使柱群中心的30根石柱围成一个封闭的圆。这石柱群也位于北纬30°线。
位于北纬30°线上的有古埃及金字塔群和狮身人面像,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另外还有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含盐量最高,浮力最大的湖泊——死海等等。
这一个又一个的奇闻本来就已经很神秘了,但是它们偏偏又都位于纬度30°附近,这就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看来,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还有待于科学的研究。
揭开黑暗世界的奇异生物
科学家通过深海考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之东南320公里,深度为2600米的海底火山附近,发现有不靠阳光生存的动物。阳光最多能到达海平面下100~300米处,那里是一片漆黑,但却有大量长达1米的蠕虫(像水族箱的管虫)和30厘米大的巨蛤。另外,还有一些淡黄色的贻贝和白蟹。
另一次深海科学考察中,在离南加利福尼亚150海里的海底火山口,深度同是2600米的地方,科学家除了再次发现上述各种生物外,还发现了一种长得很像白鳗的鱼,这更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完全不依靠阳光生存的脊椎动物。这两次惊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这些生物为什么能生存下来,而且长得越来越旺盛呢?
原来,在海底的地壳移动时,产生了海底裂缝,当海水渗入这些裂缝并在里面循环流动时,水温便升高到350摄氏度左右。热水把附近岩石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硫磺)溶解出来,在高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和水反应合成硫化氢,培育恶臭和有毒的东西,这就是火山口附近一些生物的能量来源。
蠕虫、巨蛤或是贻贝,其消化系统大部分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体内寄生着大量的硫细菌。这些深海生物和硫细菌两者互相依赖,共同生存。一方面,深海生物为硫细菌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合成营养的原料(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方面,硫细菌则通过一连串的化学作用合成营养(碳水化合物)来回报深海生物。
虽然科学家对深海火山附近的生物还没有完全了解,但这个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终有一天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测量南极冰层下的东方湖
1993年11月23日,英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召开南极东方湖地球物理学研讨会,通过雷达、人工地震测定的数据分析,加之以往经验的积累,测出南极冰层下有一个东方湖。
东方湖位于东方站附近。东方站是原苏联于1957年建成的。这里是冰盖研究的理想中心领域,冰川学家已在这里打钻到2700米深度,获取了大量有用的数据,认为东方站冰盖3800米深处隐藏着一个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的湖泊。它长250公里,宽40公里,细长呈椭圆形。湖上冰盖表面海拔3500米,湖水表面在海平面以下300米、湖水深度为400米。
按理,冰盖底部的温度应该是冰点以下负几十度,是不应该有水存在的。后来经分析认为,底部含水的冰层可能是受上部冰重压力,在高压下使冰消融变成水层。这种现象在现代冰川学里称为压力消融。
但是压力消融这种说法难以令人相信。于是,这些学者们又提出了地热融化之说,即从地球内部涌出的地热使冰盖底部融化形成浩淼之湖。
地球内部的热不断从地球表面释放,就像人体散热一样。由于在冰盖岩盘打孔很困难,所以这个热流在南极大陆还没有准确的测定,而只有在美国默多站和日本昭和站测量过,表明南极地区的地热极为微弱。
东方湖的形成原因至今也是一个谜,还有待于做深入研究。
死海“死与不死”的推测
死海其实是一个内陆湖,它位于西亚南端,全长75公里,宽15公里,海拔392米。
死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一个水域。在死海中不仅没有鱼虾,甚至四周岸边的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由于水的密度大,游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舒适地仰卧在水面上看书。
一直以来,在死海的演变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死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越来越高。加上那地方终年少雨,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还要被用于灌溉,所以它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
另一种观点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死海位于着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还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从地壳深处冒出海水,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会生成出一个新的海洋。
八十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的水正不断变红,经科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之多也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加之水中有人们需要的丰富的海盐、氯化镁、氯化钾、氧化钙和溴化镁等矿物质,因而死海是不会死的。
不过,推测死海将死的人还有许多,因为严酷的事实——湖水在减少,干涸的威胁在不断扩大。死海是死还是活,只有时间可以做出证明。
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祁连山东麓的日月山,北抵长城,南达秦岭山脉,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包括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甘肃、青海和河南的一部分地区,黄土厚度一般为80~120米,最大厚度可达180~220米。黄土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抵抗侵蚀能力很弱。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认为是这一地区盛行的偏北风把新疆、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中亚沙漠中的大量粉沙刮到黄土高原地区堆积下来。因为黄土高原与黄土底部基岩成分不一样。黄土下部地貌形态多样,起伏比较大,但上部沉积黄土厚度大体相近似,并有从东到西逐渐变薄的趋势,同黄土来源于西部的方向是一致的。这说明黄土是从别处搬过来的。
但有不少科学家发现,黄土层的底部有一个砾石层,而这浑圆的砾石层却是典型的河流沉积物。于是他们认为,这些黄土的原籍在黄河的上源,是河流把黄土冲刷下来形成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土既不是风成的,也不是水成的,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风化形成的,是土生土长的。
也有一种综合性观点,认为黄土高原既来自西北、中亚,由大风刮来,又有绵绵流动的河流携带而来,还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基岩上风化的,是在这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至今人们对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还争论不休。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去研究。
争议长江、黄河的源头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首先,关于河流正源的确定标准,学术界的意见就各不相同。有的赞成以水流最长者为正源;有的主张视河道上下游的一致性,以形似干流的自然延长者为正源;有的说应该以水量大者为正源;有的主张依照历史习惯,维持人们长期以来的普遍看法,而不去轻易变更;更有人将河谷形成较早者推为正源;此外还有强调流域面积大小或发源地海拔高低等等。
由于上述原因,长江、黄河源头到底在哪里,说法不一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