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8257200000086

第86章 闽都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2)

同时,福州系列文化长廊是各界人士集体力量和智慧的结晶。比如,福州历史文化长廊前的仿古石牌坊,需要楹联4对、横批2幅,为集思广益,发动公众参与,特向全市公开征集,从500多件来稿中初选30幅在报上公布后,由市民票决录用。艺术质量上则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比如鼓山摩崖题刻长廊新增石刻,内容取自福州近现代名人和国家领导人的诗文哲语,代笔书写者全为省市书协副主席以上及全国书协在册的书法家。而雕塑长廊,发动面更及于四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应征设计稿多达700余件,从中遴选出佳作64件,同一时间、地点现场开凿施工,形成同台竞技、异彩纷呈的艺术会师景观,有效推动闽都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使得“金石之声相闻,中外之法互参”。通过福州系列文化长廊的建设,不但在市民中彰显与弘扬闽都文化,还在空间上延续与传承了闽都文化。

二、闽都文化与街道坊巷的文化符号

街道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交通和社会生活双重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雅各布认为:街道空间存在着无形“眼”,街坊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因此,街道的宽度与商业的繁荣不成正比,在日渐拓宽的交通通道的快速发展中,呼唤回归“窄街”。

在福州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代表性的充满闽都人文色彩的“窄街”,便是三坊七巷。作为一座拥有2000多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古城,离不开三坊七巷的一砖一瓦。其基本格局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至今古坊巷、古建筑的风貌基本得以传续,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位于原侯官县以西,自北往南,划地建房,平行排列,中间留一条纵贯南北的通衢。街两旁辐射出去的10条小街巷,西向3条称“坊”,东向7条称“巷”。前者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后者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因连接“三坊七巷”主要通道,南后街成了坊巷社区的主茎脉,北起杨桥路,南至澳门路。在长不过600多米的街面上,曾聚集了书肆、刻坊、花灯、裱背、家私、铜器、笔庄、女红、生漆、当铺等许多传统工艺行业,仅古旧书店就有26家之多,到明清时两侧聚集大小建筑数百座。因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坊七巷里的官绅文人,所以南后街成为各行各业的精华所在,是闽都最富有人文气息的古文化街区。

三坊七巷的形成,与以鼓楼为中心的文化张力有关。历代达官显贵对城市中轴线的趋之若鹜,使这一带人气殊盛,名声日隆,建筑也益发考究,成为古代福州城繁华一时的中心社区,也是自古以来将闽都文化体现得最圆融、最集中的公共街坊空间。作为闽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三坊七巷是闽都文化的根之所在,是福州城市的魂之所住,是福州市民的情之所系。只要宅院旁的风火墙还在,回廊边的美人靠还在,甚至藻井的蛛网、灯梁的燕泥都还在,后人对于前人生活空间乃至生命空间的探视,总会有一种悠长的会意与抵达。

通过妥善建设三坊七巷来延续和传承闽都千年文化,使福州这座城市的核心公共空间得到良性发展,让市民从中获得精神归属感。三坊七巷已不仅仅是个历史街区,它应成为我们民族善于创造生活、并懂得呵护其价值的一种文化蓝本与精神坐标!因此翻新修缮后的三坊七巷不仅仅成为展示闽都文化的道具,而是融入社会生活,还原历史繁荣景象,成为更具社会意义的公共空间。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清末的南后街一派繁华,堪比北京琉璃厂。今日的南后街除保留传统工艺行业之外,引进近现代优良工艺,使其业态“琳琅满目、各领风骚”。而由历代名人故居集聚的坊巷院落,则经过众多达官显爵、名彦硕儒们的累世濡染,庄静中自成“古意盎然、文气扑面”的气度。

文化与经济不同在于,文化是形而上的。经济可以全球一体化,文化却仍趋于多元。福州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成为毫不起眼的“大路货”,那还有什么特别的价值?进一步说,文化不应只是花钱买来的点缀品,它应该发展自己的产业。那么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坊巷,融合更多时代元素,在传承闽都文化的同时“睁眼看世界”,才能与时俱进地成为文化产业新载体。

三、闽都文化与建筑内部的共享空间

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位于建筑的内部,是由建筑内部的地面、墙面或是顶面限定出来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内向性,空间限定比较明确,围合感强烈。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具有“静”与“终”的特质,也是人们停留下来,在其中进行活动时间较长的公共空间。

闽都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福州数千年文明演进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历代名人薪火相传的历史。一座城市的名人,是这座城市的代表,市民拥戴的精英。从闽越王无诸、闽王王审知、郡守张伯玉,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科学巨人陈景润、文坛泰斗冰心,他们作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屹立着,成为本市市民的骄傲和楷模,同时也为福州留下了大量名人故居、纪念馆等文化场馆,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极具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这些公共空间如明珠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又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韵所在。

对待这些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不可忽视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得采取有效措施,修复、保护乃至扩建,妥善整理、保存并适时展示名人的遗珍。同时,应不遗余力地,反复不懈地,采取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对福州市的名人资源进行挖掘、创作、宣传。需要我们增强名城意识,如数家珍地,去盘点,去钩沉,去保护,去策划运作,大胆包装,尽可能地广而告之。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现代诉求

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往往是从细部细节中得到的,对市民大众的人性关怀也往往是在细微处体现的。小而亲、小而美的人性场所比大而冷漠的旷地更受公众欢迎。如在街口或广场的一角设有文化宣传栏,人们从浏览中体味城市文化氛围;凡是公共空间必有洁净的休憩设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保护建筑安设铭牌等等。这些精做的细部,有助于起到传递温暖,引领世风回归道德高地的教化作用。

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积极倡导与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戮力创建人性场所:尺度宜人,设施完善,通达便利,供人自由平等享受;无须“宏大叙事”,而是处处为普通人的寻常事着想,夏可乘凉,冬可纳阳,坐有椅凳,行有甬道,赏有风景,娱有场地,一切皆为使用者的舒适和惬意。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本质是对市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找回城市中失落的空间,让城市更有生机和活力也是同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对人居和谐做了全新的诠释。

综上所述,应将现代化人文理念与厚重的闽都文化相结合,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彰显闽都文化,在各种表现形式上优化古城风韵,将文化做到深入人心,从而延续闽都文化的传统,使市民从公共生活空间中得到文化濡染,提升文化素养,并使这种良好传统转化为凝聚城市文明建设的精神纽带,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推动福州城市的全面建设。

〔作者简介〕陈章汉,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编审,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