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汇编(2008~2010)
48260600000040

第40章 工交经贸(17)

(十一)干预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权,强令企业设置对口机构,规定人员编制和级别待遇的;非法对企业进行检查、评比、评优、达标、升级、鉴定、考试、考核的。

(十二)非法要求企业无偿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非法向企业收费、集资、罚款的;对拒绝摊派和非法收费、集资、罚款的企业及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十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干预或截留企业经营自主权,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

第三十条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分别追究厂长(经理)及其他厂级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给予经济处罚,并依法对企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自治区计委保证企业生产指令性计划产品所需主要物资、能源、运输条件,企业完不成指令性计划的;不履行合同的;长期拖欠货款的。

(二)擅自提高国家直接定价的产品价格的。

(三)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建设项目不能按期投产的;投产后产品无销路,投资无效益的;资金运用不当,致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擅自处置企业进口的关键设备、成套设备或者重要建筑物,给企业财产造成损失的。

(五)违犯国家法规和企业规章,擅自开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处罚职工的;在内部优化组合和竞争上岗中,不按规定和程序接受职工监督的;违反平等、公开、竞争的原则,聘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滥用工资资金分配权的;工资调整分配方案和有关分配制度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未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给厂级管理人员增发工资、奖金的。

(六)违反企业财务制度,以不提或少提折旧,大修理费,挂账不摊,虚报利润等手段,造成企业利润虚增或者虚盈实亏的。

(七)将折旧费、大修理费、新产品开发基金等生产性资金和处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所得收入,用于发放工资、奖金和集体福利的。

(八)在企业合并、兼并、参股、联营、解散、停产整顿等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或者使用非法手段处置企业财产,造成损失的。

(九)因经营管理不善,致使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财产遭受损失或企业破产的。

(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

(十一)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经营权,造成企业财产损失或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

第三十一条阻碍厂长和各级管理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或者扰乱企业秩序,致使生产、营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由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接到企业报案后,应当依法及时进行处理。公安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及时履行职责的,企业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原则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邮电、地质勘探、建筑安装、内贸、外贸、物资、农林、水利、科技等企业。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中央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未尽事项,依照《条例》执行。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发布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内容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自治区经委负责解释,并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按本办法制定实施措施。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办法(1995年12月21日宁政发〔1995〕114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自治区境内从事碘盐加工和经营的单位、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危害的有效措施。自治区采取向全区居民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以下简称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碘缺乏危害防治工作和碘盐的卫生监督工作;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碘盐加工及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

碘盐的加工、批发

第五条自治区实行食盐定点加碘和碘盐批发专营、许可制度。碘盐加工、批发企业由自治区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和审批。

第六条凡从事碘盐加工、批发的企业,由自治区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碘盐加工许可证》、《碘盐批发许可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卫生许可证》。并到当地工商行政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

第七条碘盐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专用厂房、设备和仓库;

(二)有专职管理和操作人员;

(三)有碘盐质量检测人员;

(四)有严格的碘盐加工工艺流程;

(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第八条碘盐批发业务,由各市、县盐业主营公司或经指定的兼营公司负责专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碘盐的采购和批发业务。

第九条碘盐加工企业加工的碘盐必须使用密封小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包装上应注明主要成分、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含碘量、生产日期、保管方法和使用说明,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加碘证明。

碘盐包装袋由自治区盐业主营公司按标准定点生产,自治区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制,并进行商标注册。

第十条碘盐加工企业加工碘盐所需的碘酸钾和食盐,必须分别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和食用盐标准。盐与碘酸钾的比例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确定。

碘盐出厂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含碘量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合格的碘盐不得出厂,批发企业不得经营。

第十一条碘盐批发企业应当从自治区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碘盐加工企业进货,购货时,应当索取加碘证明。

第十二条碘盐加工、批发企业应当按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计划,组织好碘盐加工、批发,保证碘盐市场的供应。

第十三条购置碘酸钾的费用以及碘盐加工企业因加碘而增加的各种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碘盐的运输和储存

第十四条运输碘盐的车辆、装卸工具和储存场地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载混放,零售点进货时必须使用专用周转箱(袋),严禁散装散运。

第十五条碘盐加工企业和批发企业应当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勤产快批,不得断档或储存时间过长。碘盐储存应当做到防晒、干燥、安全、卫生。碘盐和非碘盐要分库或分垛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碘盐的供应

第十六条凡从事碘盐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当地市、县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碘盐零售许可证》并到指定的盐业批发企业进货。

第十七条城镇国有副食品商店和农村基层供销社、分销店,应当把碘盐列为必备的零售商品,保障本地区居民的碘盐供应。

第十八条碘盐批发企业发售碘盐时,必须主动向碘盐零售单位和个人提供碘盐质量合格证。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添加食用盐的食品、副食品及畜牧用盐均应使用碘盐。

第二十条在碘盐中同时添加其他营养添加剂或者药物的,需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居民销售非碘盐和未达到加碘量标准的食盐。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在卫生防疫机构、地方病防治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中聘任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食盐加碘行使下列监督职责:

(一)对碘盐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碘盐卫生标准和含碘量进行定期监督监测;

(二)对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按职责权限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二十三条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盐政执法机构,应当配备盐政执法人员,对食盐加碘行使下列监督职责:

(一)对碘盐的加工质量进行定期监督;

(二)对碘盐的市场供应实施监督管理,稽查私盐和非碘盐;

(三)对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执行公务时,有权向碘盐加工、经销单位抽检样品,索取与监督监测有关的资料;盐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有权查阅、抄录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并有权对盐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资料。

第二十五条食品卫生监督员、盐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佩戴标志,主动出示证件。

处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十六条规定,未取得《碘盐加工许可证》、《碘盐批发许可证》和《碘盐零售许可证》,擅自加工、批发和销售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加工、批发和销售碘盐,没收全部碘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加工、批发不合格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出售,并责令责任者按照加碘标准对食盐补碘,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据《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程序,取消其碘盐加工、批发资格。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销售不合格碘盐或者擅自销售非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经营的全部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加工、批发碘盐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十四条规定,在碘盐加工、运输、储存、经营过程中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或出厂碘盐未予包装或者包装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擅自在生产食品、副食品中添加非碘盐或者未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碘盐中添加其他营养剂或药物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该盐产品价值1倍以下的罚款。

附则

第三十二条畜牧用盐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自治区卫生厅、商务厅按其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0年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的《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2000年1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8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指: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产品。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是同级人民政府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资源综合利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助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和产品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对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重大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列入科学技术攻关计划,所需经费列入科学技术费用年度专项计划。

第七条自治区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工业废弃物排放单位和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应当定期向统计部门报送资源综合利用的统计报表。

第八条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的产品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组织生产。没有上述标准的,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实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产品申报认定制度。凡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认定,由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自治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十条涉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其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均应当有资源综合利用内容;无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有关部门不予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同时建成的,有关部门不得对建设项目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