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的做法
有一个科学家在研究一样新发明的做实验中,发现出现了一些很臭的液体,但是想当然的认为是别的什么东西,并认为,自己已经研究了这么多年了都没有成果,于是就作罢了。
很多年以后,另一位位科学家又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液体,并开始研究,最后发现时一种新的没有被发现过的元素。
专家点评
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很讽刺?第一位发现成果的人因为受不了失败而放弃了研究,却恰恰放走了一个发现新元素的机会。很多时候人生就是这样,越是失败,越不能放弃,也许成功就在某个拐角处等着你。
行动指南
当人们遇到一般的困难,大多是能够克服的。倘若遇到的困难大了,或者是多了,便会感到“对手”太强大,往往被吓倒。其实,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努力,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失足者也好,残疾者也好,失恋者也好,落榜者也好,只要自强不息,均可挖掘出生活的甘泉。
很多情况下,有的人无法克服面对的困难,这是因为他们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们怕吃苦、怕受累、怕吃亏,加上自身的懒惰、急躁、拖拉等内在的弱点和外在的困境,内外夹击,意志岂能有不瓦解之理?若想过好困难关,首先应该过好自己这一关。拿出你的勇气来,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对它说:“来吧,咱们较量一番!”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勇敢,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在困难面前能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赖于和困难拼搏的心理准备,也有赖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许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变得沮丧,是因为他们原先并没有与困难作战的心理准备,当事情进展受挫、陷入困境时便惊慌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处求援,或借酒消愁。这些做法只能徒然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帮助了困难打倒了自己。他们不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结果,一切可以征服困难的可行计划便都被停止执行,本来能够克服的困难也变得不可克服了。
还有的人,面对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不愿竭尽自己的全力,当无法战胜困难时,便心安理得地寻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难太大了。”这种在“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归因所保护下来的不是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是怯懦和灰心。不言而喻,这种人永远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真正坚强的人,不但在碰到困难时不害怕困难,迎难而上,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困难,这是具有更强的成就欲的人,是希望冒险的开拓者,这种人更有希望获得成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勇敢的航海家辛伯达,他每次总是去寻求那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路线航行,而恰恰是这些经历使他应付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安全抵在目的地。在生活和事业中,能够成为强者的人,不正是由于克服各种困难,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万众瞩目的成就吗?
遭遇失败是,是坚强面对,还是鲁莽面对,二者是有区别的。坚强的人一方面不怕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重视困难,冷静地、深刻地研究和分析困难,理智地寻找征服它的途径,这种明智的态度可以大大地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而鲁莽的人遇到困难,虽然具有勇气,但只是莽撞行事,横冲直撞,看起来很坚强,实际上不但无济于事,有时还会导致失败,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
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困难就会成为磨炼我们坚强性格的一块磨刀石。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培养有特殊的锻炼价值。面对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
坚强的性格,首先表现在不怕挫折和失败,能够经受多次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能矢志不移、不屈不挠。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就是表现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很多事情往往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和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目标平庸,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越高的目标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越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但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遭到一次或几次失败后,便偃旗息鼓、罢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如果对失败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正确对待失败,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失败所打倒,屡经失败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也就自然产生了。那么,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呢?
(1)避免说“失败”这个词语
成就卓著的人很少使用“失败”两字,这个词使人感到压抑,听起来似乎意味着一个人的“末日”来临。他们更喜欢使用“过失”、“弄糟”或“不良结果”等词汇来表达遇到失败。
(2)别为自己挂上“失败者”的标签
失败不仅是结果,它还是态度。当事情办糟的时候,不要本能地为自己挂上“失败者”的标签。你怎样看待自己,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反复多次地自称为失败者,不仅意味着成功无望,而且还会限制自己的潜能。
(3)事先制订防止失败的计划
一帮助自己制订一个防止失败的计划,经常问自己:“如果这件事发生,最坏的后果将会怎样?”假想失败能促使你明确地考虑实际选择。你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确保你度过那段难熬的时间吗?如果你的单位向你发来一份解雇通知,你有能力另起炉灶吗?其实,汉字的“危机”就包括“危险”和“机会”两种含义。要培养自己在困境中寻找机会的能力。扩大自己的支持系统也十分重要。失败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家庭和朋友,要善于从他人那里寻求帮助。
(4)学会理智地面对失败
一位名叫杰克·马特森的美国教授开设了一门课程,学生们戏谑其为“失败101"。马特森让他的学生设计无人购买的商品模型,于是,学生们设计了仓鼠用的热水浴缸和在咫风中飘飞的风筝。
这些设想都十分荒唐可笑,注定不会成功。但有几位学生将挫折视为革新而非失败,在心理上一点儿没有失败的顾虑,他们倒觉得可以自由自在地大胆设想制作。由于大多数学生要经过五次失败后才能找到适当的工作,因此他们认识到决不能将失败视为最后的定局。马特森说:“他们学着重新装弹,做好再次射击的各种准备。”
学生们还发现了失败的多种方式,连续不断地试验多种设想被马特森称之为“迟钝、愚笨的失败”。试验的过程十分冗长,使人感到困乏,继而放弃之。“明快、理智的失败”指的是构思数种设想,然后迅速齐射。“失败是勘测筹划未知领域的自然形式,”马特森说,“所以,应把你每次试验的内容压缩得尽量小一些。”
(5)永不服输
有一位青年企业家经营的建筑公司业务很不景气,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状况。他当时才25岁,他不愿宜告破产,于是借了一些钱处理善后事宜。后来,他又继续献身建筑业,努力学习管理的诀窍:并“壮着胆子”贷了一笔款,重新经营起他的企业,为了使自己再遇到困难时能顺利渡过难关,他还和数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
这个企业家谨慎地扩大自己新公司的业务,他甚至还参加了大学商业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即使如此,他也从不自我满足,他时常用过去的窘境激励自己,他说:“对于所取得的成绩,我不敢有丝毫的自我满足,我总是努力改进我的业务,使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并经过失败的磨砺,他才在后来的岁月中保持了长足发展。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你也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