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有很多机会来发掘自己身上的这块宝藏。
经朋友介绍,李扬参加了很多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李扬虽然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但他能发出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曾参加《西游记》中美猴王的配音工作。
1986年初,《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跨汉语配音演员,李扬的配音因风格独特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他开始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结果这部动画片风靡世界,李扬也一举成名,从此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刻。
1992年,李扬转赴香港,成立香港李扬集团,闯入香港影视圈。通过重新策划改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完美结合,他亦因此成为地道的“文化商人”。
李扬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直没有停止过挖撅自己的长处。
智者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潜能所在,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长处,只有自己才知道怎样挖拥自己的长处。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通过反思,能够给自己定位最准确的人当然也应该是自己。自己给自己定位,才能更好地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更好地适应社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得心应手,心想事成,财源不断。
许多人在追求成功的人生时,常常从想“拥有些什么”开始下手,他们希望有一辆新车、一个新家、一种新生活和独立的经济能力。当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发现事业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容易实现时,他们便换个新的目标或者放弃原来的追求。这种想法和做法需要改变,不要从“想拥有什么”开始,而应该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
先在自己身上投资,这才是你最大的资产。你的态度、智慧、知识、才华、经验及技能,这些都是你实现目标的原料。而且“成为什么样的人’,直接影响你可以“拥有什么”。
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得从你的性格、情感、理想、习惯、人际关系以及你认为最成功的精神生活等开始,将你的目标设定在“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努力成为那种人。
在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所展现出的长处、精力及想法不同寻常。然后,当你在习性及思想上达到目标的时候,你就会以最勤奋的精神、运用你的能力及创意,尽全力去实现你的目标。
当你依照这个程序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获得有形的成果及回报,最终,你将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甚至更多。
只有自己给自己定位,才能找到更准确的定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获取新的发展。
7. 聪明人重实干,笨人重虚名
咬定目标,坚忍不拔,身体力行,追求卓越。这一实干精神所展现出来的,既是一种毅力,更是一种素质;既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行动。今天,只有实干,才能赢得尊重;只有实干,才能赢得发展。做人做事,只有实干,别无选择。
聪明人的做法
一次老同学聚会上,谁也没想到阿昆是混得最好的人,但更没想到的是,从毕业至今,他竟然在一个公司待了10年,10年,现在还有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上10年。能做5年就已经是奇迹了,他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生产总经理,年薪20万。他是自己开小车来的,仅他一个。我附声向他讨教成功之道,谁知他只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我只为今天的牛奶。”
他说:“其实我也曾想过换个环境,但现在的工作这么难找,再说,你又不能保证新工作会比原来的好,与其这样浪费精力,倒不如全身心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上去,多学点东西。我在生产线待了3年,然后当技术员两年,后来当上了副经理,现在把副字去掉了……为今天的牛奶努力吧,兄弟们,别一山望着一山高。我们常说‘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可是我们必须得为今天的牛奶努力,不然一切都没有了。”
专家点评
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你当然可以谋划自己的理想和前程,甚至可以放眼世界寻找更好的机会,但不要忘了我们首先得为“今天的牛奶努力”,在每个“今天”执著、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满园春色。
笨人的做法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
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把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正好车撤不在。
孙康问家人:“主人到哪儿去了,”
家人回答:“到河边捉萤火虫去了。”
过了几天,车胤回拜孙康.只见孙康背着双手闲站在庭院中。车胤问:“你怎么不读书呢,”孙康仰头看天说:“我看今日这个天色,不像要下雪的光景。”
专家点评
名和实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些人做出了某种成绩以后,在名誉面前飘飘然,变得只图虚荣,不务实际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行动指南
有位学者说,人的生活中总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这些都不失为人生的真实,最令人厌恶的倒是半真半假。在真和假面前,相信人们会向真靠拢。因为人生应当是真实的,而不应当是虚假的。
世上有以金钱财富为荣者,有以职称名誉为荣者,有以文凭服饰为荣者……然而,这些东西都不能表明一个人的真实价值。如果一个人不导涌讨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不是坚持正直、诚实、高尚的人格,那么一切财富、地位、职称、文凭、服饰,以及华而不实的“知名度”,都不过是掩盆其真相的假面具。
俗话说:发光的并不都是金子。我们还是应该分清人生的真实和虚假,力求真实而高尚的人生。
虚名和虚荣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区别,虚荣是一种内心的虚幻荣耀感,会使人脱离现实看世界;而虚名是别人加给的一种名誉,或者个人心中希望获取的荣誉。一般来说,名与实是相符的。一个人的名声和他实际所作的贡献是相等的。但是,有些人获得了名誉之后,就不再发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再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名誉就和实际渐渐地不相符合了,也就成了虚名。
做人如果被虚名所累,就会使人放弃努力,沉醉在他已经取得的名誉上,不思进取,最后一事无成。
中国古代有一个(伤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被虚名所误的人生教训。
仲永小时候是个神童,过目不忘,能吟诗做赋,被人称颂.成为一时的名人。可是在他成名之后,沉醉在虚名之下,不再刻苦努力学习,渐渐地长大成人之后,他就和一般人一样了。他的那些天赋、才能也都离他而去了,一生无所作为。
还有一些人取得名誉之后,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拼死拼活地要维护自己的名誉,结果,早早地就被名誉累死,这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一位作家,极看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得了肝病,不愿告诉别人,也不去诊治,将病情当秘密一样守护,唯恐自己给人留下一个弱者的印象,结果到了挺不住的那一天为时已晚,被人送进医院不到两个月便与世长辞,年龄不过43岁。可以说,他是被自己的名气累死的。
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我们社会上有很多先进人物,他们常常在这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戴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为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环、桂冠挡住了前面的道路,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千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