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的智慧与禁忌
48266600000009

第9章 聪明人做事留有余地,笨人自断后路(3)

聪明人的做法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两人一起到山里捡柴时,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远远高过柴薪。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10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 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罐 黄金,心想这下真地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背棉花的同样仍然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是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罐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两人走到山下时, 遇到了无缘无故下的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专家点评

那个把黄金背回家的樵夫是聪明的,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随时审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笨人的做法

罗杰·史密斯成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后,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首先,他宣布要创建“世界第一家21世纪的公司”,这将是一家拥有高级技术精英、不用纸、不用灯、无人操纵、全部电子化的制造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到处投资建厂,并大量兼并那些他认为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公司,即使与汽车业无关、财务状况很差,也大量购进。

他设想的“21世纪的公司”只需要技术精英和技术,他认为机器人比人更有用而且成本更低,普通人在他眼里都成了多余之物。管理专家提醒他:“日本最重要的优势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人人参与管理。”史密斯对这一忠告毫不理会。他大量裁减工人,随意把众多熟悉本行业的技工调到他们根本不懂的新岗位上去,而且调动极频繁,许多人行李还没打开,新的调令又下来了。

史密斯还认为,公司亏损是由于员工待遇太高造成的,因此他要求员工“做出重大牺牲”,于是,这一年全公司普通员工没拿到一分钱红利,而公司6000名高级职员每人分得5万多美元,他本人加薪18.8%,年薪高达195万美元!此举引起了工人们的愤怒,导致多次规模不等的罢工。

然而,罢工正好为史密斯裁员提供了借口。

史密斯的专横引起公司上下一致不满。董事裴洛特公开揭露史密斯,工人也罢工响应,喊出了“要裴洛特,不要史密斯”的口号;股民们甚至提议裴洛特接管通用。史密斯釜底抽薪,以高价收买裴洛特的全部股票,并要求他退出通用。

史密斯在通用汽车公司改革了七年,他的“2l世纪的公司”没有建成,通用轿车市场占有率却由原来的47%下降到35%,创通用50年以来最低纪录。利润头三年下降了35%,员工士气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此,驱逐史密斯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致“美国都不能再等待了”。

终于,公司董事会忍无可忍,终于集体表决,撤销了史密斯的董事长职务。

专家点评

史密斯希望成为美国企业界开创先河的英雄,结果,他的一意孤行却使他成为一个不光彩的人物。

行动指南

许多人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上班、下班,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天长日久,这些人再也跳不出这个固定的框框,生活的圈子也越来越狭小。我们的人生是这样的,那么在企业的商战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真正掌握了灵活机动的方法,不论是在产品的设计还是销售中,无论是在谈判还是布置工作中,都将极大地助你一臂之力。

世界闻名的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不料却在1979年的9个月中亏损了7亿美元。这个灾难之所以降临,可以说不是失之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而是败于没有研究当时竞争的变化趋势,仍然抱残守缺。竞争中的高低之分,往往不单凭实力,而在于对信息的掌握和运用。

1973年,世界出现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依赖能源的汽车工业。当时,美国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石油价格上涨,令一贯用油大手大脚的美国人也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来,开始逐步使用耗油量小的小型汽车。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公司吸取教训,随机应变,瞄准美国人“胃口”的变化,从生产大型的汽车转到省油的小汽车上。相反,克莱斯勒公司却一味认为,使用大汽车是美国人的“本色”。结果,在1978年,当世界“石油危机”再度出现的时候,大型汽车销售量大大下降,该公司的存货堆积如山,每天损失达200万美元之多,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

凡事都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要只用一条法则来行走,更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我们都有无限的竞争空间,没有人能设定你的界限,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在设限。

世事瞬息万变,苟安无以图存。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心态,结果必然被时代所淘汰。企业如此,人生亦然。一个人,如果不具备适应世界急剧变化的能力,也必将难以在激烈竟争的社会中生存。

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字。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在于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

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的道路:“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已厌烦教书生涯,觉得教书毫无兴趣可言,但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当时,我非常气愤,所以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就这样,我才找到推销员这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基本上,我是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恹恹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闯出今天这个局面。”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如果一味坚持却不懂得审时度势,会导致更大的浪费。例如,历史上的永动机,就使很多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科学家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他很失望,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屡屡试验是愚蠢的、毫无益处的。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些想法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要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另外寻找成功的机会。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每一次正确无误的抉择都将指引我们通往成功。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都应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我们要经常审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不要钻进牛角尖,而应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

6. 宽恕他人,关键时刻有出路

宽恕并不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屈服,而是在有权力责罚时却不责罚,在有能力报复时而不报复,这才是它的最可贵之处。

聪明人的做法

罗伯特是加州一个水泥厂的老板,在平时的经营中一向重合同守信用,所以生意一直火爆。但前不久另一位水泥商莱特也进入加州进行销售。莱特在罗伯特的经销区内不停地走访建筑师、承包商,并告诉他们:“罗伯特公司的水泥质量不好,公司也不可靠,面临着倒闭。”

虽然,罗伯特的生意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但这件麻烦事毕竟使他心生无名之火,谁遇到这样一个没有道德的竞争对手都会愤怒。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罗伯特前往教堂礼拜。当天,牧师讲道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罗伯特当时把每一个字都记了下来,但也就在那个下午,莱特那家伙使罗伯特失去了一份五万吨水泥的订单。但牧师却叫罗伯特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在第二天下午,当罗伯特在安排下周活动的日程表时,突然发现住在纽约的一位顾客正要为新盖一幢办公大楼需要数目不少的水泥。而他所需要的水泥型号不是本公司生产的,却与莱特生产出售的水泥型号相同。同时他也确信莱特并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商业竞争的残酷性本就是你死我活,理所当然应该保密。“我做不成你也别做!”这是经商之人的普遍心态,更何况莱特那个混蛋还无中生有,四处中伤罗伯特。

但罗伯特的做法却出乎常人的意料。

“这使我感到左右为难,”罗伯特说,“如果遵循牧师的忠告,我应该告诉他这笔生意。但一想到莱特在竞争中所采用的卑劣手段,我就……”

罗伯特复杂的心理斗争开始了。

“最后,牧师的忠告盘踞在我心中,也许我想以此事来证明牧师的对错。于是我拿起电话拨通了莱特办公室的号码。”

任何人都可以想像莱特拿起话筒瞬间的惊愕与尴尬。

“是的,他难堪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我很有礼貌地告诉他有关纽约那笔生意的事,”罗伯特说,“有阵子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但很明显,他发自内心地感激我的帮助。我又答应他打电话给那客户,推荐由他来提供水泥。”

“那结果又如何呢?”有人问。

“喔,我得到惊人的结果!莱特不但停止了散布有关我的谣言,而且同样把他无法处理的生意也交给我做。现在嘛,加州所有的水泥生意已被我俩垄断完了。”罗伯特有些手舞足蹈。

专家点评

报复是甜美的、快意的。对小人予以迎头痛击,想来该是多么痛快。但请注意,报复也是一把双刃剑,你在伤害对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伤及自己,甚至更为厉害。这样对你的声望同样没有任何帮助,不知内情的旁观者还易对你产生误会。

生活中,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向别人报复的过程中,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因为当你开始实施报复时,就证明你已在对手面前失去冷静,失去冷静的人必然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人又怎能在参与人生竞争中审时度势,做判断的准确呢?同时,对手也会明白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伤害到了你。你对他的报复将会使他给你更大的报复,使你蒙受更大的损失。你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防卫,这样便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之中,你又如何去把握机遇,谋求发展呢?

最好的做法是,象罗伯特一样,赶快丢掉报复的念头。

笨人的做法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印度教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啊,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他们千里迢迢地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个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能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

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呢?”

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

“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椎去。

“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

“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

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双眼失明了。

专家点评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就这么成了悲剧。很多时候,我们在损害他人利益时,自己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如果彼此能包容一点,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