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想成大事的人必须深谙进退屈伸的道理,要懂得忍让,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委屈妥协,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反退为进。
动物界的刺猬可以说是能屈能伸的智慧化身了。你看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身处险境时,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
能屈能伸,与其说是生物界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作家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写道:人与动物一样,当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一种会屈伸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人生在世,是在反复进退屈伸的状态中走过来的。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伸是进取的方式。让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像体育运动中的跳远一样,为了跳出好成绩,退几步是必然的。
在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退”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该退时不退,则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纵观历史,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全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所以,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宣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西汉初年,匈奴首领冒顿刚刚自立,尚处于弱势。与之相邻的东胡国不断向其发出挑衅,企图找借口灭掉匈奴。
匈奴国中有一匹千里马,毛油黑发亮如软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国宝。东胡知道后,便派使者向匈奴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都认为东胡太无理取闹了,一致反对。
冒顿却看穿了东胡的用意,料定他此举乃是要发兵的由头,如果自己不答应,那么就种了他们的圈套,因为现在自己没有实力可以打垮对方。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冒顿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告诉臣下:“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国家。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太不合算了?”于是,他就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
冒顿表面上对东胡敬若上宾,但暗地里壮大实力,希望有朝一日能翻过身来。
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以后,果然小看起冒顿来,他认为冒顿胆小怕事,就更加狂妄。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惠,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国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气得摩拳擦掌,欲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牙齿咬得吱吱响,连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个男人?况且还是个国王!然而他转念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使自己丢脸,是因为东胡的力量还比匈奴强大,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还是再忍让一回,等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与东胡算总账。
如此打算一番,冒顿又重新换上笑脸,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却只有一个啊!岂能因为区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国的友谊?”这样,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之后,他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大臣们内修实力,外修政治,以壮大自己的实力。群臣听冒顿分析得有道理,也都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能够雪国耻,报仇恨。
再说东胡国王那面,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得意至极,把冒顿视若无物,更加骄奢淫逸起来。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国交界处的方圆千里的土地。而此时匈奴经过冒顿及群臣多年卧薪尝胆的治理,政治精明、实力雄厚、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已远远超出了东胡。
东胡的使臣来后,气焰嚣张地开口索要土地。冒顿一改往日低声下气的做法,他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振振有词道:“土地乃社稷之根本,岂可割予他人!东胡国王霸我王后,索我土地,实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我们要灭掉东胡,以雪国耻!”他亲自披挂上阵,众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看就看长远的目标。
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明白人懂得适时忍让,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绝不可肆意伸张自己的触角,为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