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就是那些为人坦荡、不屑于钩心斗角紧盯蝇头小利之人。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们是琢磨人的专家。所以,防范小人,不如远离小人。也就是说,要和小人保持距离。别和小人们过度亲近,保持淡淡的关系就可以了。
唐朝天宝年间,暴发安史之乱。郭子仪率兵平定天下,立了大功,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格外小心。一次,朝中有一个地位比自己低的官吏要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事先做了周密安排,因家中侍女成群,他让所有的侍女到时候都避开,不要露面。郭子仪的夫人对此举感到不理解,问丈夫为什么这么做?郭子仪告诉夫人说,这个官吏是个十足的小人,身高不足五尺,相貌奇丑,很忌讳别人说他丑。郭子仪担心家人见了这个人会发笑,因而让所有家人都躲起来。郭子仪对这个官吏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时处处小心谨慎。后来,这个小人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除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
小人心里大多阴暗,对于一点小事,也不放过,如果不得势,他们只会怀恨在心,一旦得势,则不小心得罪他的人都得遭殃。所以,对于心胸狭窄的人,防不胜防,不如远离他,不触动他的敏感神经。
远离小人必须先识别小人。如何识别小人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候,你对他有恩,他并不一定会感激,反而因为你处处高于他,企图借机置你于死地。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
但是谁能保护他们呢?两个儿子想起了银行家金·奥尼尔。因为金·奥尼尔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他的恩人。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是有名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四十年来,波德默家族的钱,一直都存在他的银行,这一举措帮助金·奥尼尔打败了竞争对手。当然,最关键的是,金·奥尼尔曾多次表示,如果波德默家族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对于这个主张,贾迪·波德默却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求助。拉尔夫·本内特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为他打工起家的,经过他的资助,波德默才有了后来的家业。波德默与拉尔夫虽然很少往来,但他心里从没断绝过感激和思念。他相信,只有他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两个儿子根据父亲的指令出发了。在路上,两个儿子发生分歧,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结果正如波德默所料,当二儿子当进入银行家金·奥尼尔的家,对方就电告当局,说家中闯入一名年轻男子,怀疑是犹太人,二儿子惨遭杀害。而贾迪·波德默的大儿子在拉尔夫·本内特的帮助下,却成功地躲避了这场祸事。
大祸临头辨真伪,但是如果以生命为代价,那么这个辨别小人的过程也未免太过沉重。其实,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小人多重利忘义,所以,面对那些利益之交,平时的商场可以往来,其余时间就不如躲避他,免其落井下石。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像战国晚期燕国名将乐毅,统帅五国联军伐齐,攻克齐国城池70余座,几亡齐国,为燕国一洗昔日遭齐入侵之国耻,功勋盖世。可是让燕惠王身边的小人一挑拨、一捣乱,即刻便有性命之虞,无可奈何只好逃亡赵国,其彻底平定齐地的夙愿就此付诸东流。又如赵国的名将廉颇、李牧,当年曾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赵国的强盛立下过多么大的功劳,可是让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韩仓等人一玩手脚,便处处碰壁,大祸临头,一个仓皇逃命,流亡到异国他乡当“寓公”,在百无聊赖中郁郁而终;另一个不幸遇害,抱恨终生。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这在当时形势下,应该说是正确的战略部署,如能贯彻,则潼关或许可保,唐明皇或许不必“千乘万骑西南行”,逃往四川做“太上皇”了。可是几个奸佞之徒一搅和,唐明皇居然给高、封二人安上丧师失地、畏葸不战的罪名,残忍杀害,结果造成军心动摇,大势尽去,并逼得继任者哥舒翰为避免蹈高、封两人之覆辙,而投降了贼酋安禄山。潼关终于不守,京城长安终于落入叛军之手,局面混烂,不可收拾。小人乱政、奸佞受宠的恶果何至于斯!
如此种种,简直可以写一部小人史,而且,君子万一惹犯了小人,双方真的针尖对麦芒斗将起来,结局绝大多数可以预料:小人赢而君子输。这也向我们说明:远离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