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48281800000002

第2章

修身养性,厚德载物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聪明”勿过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

——《庄子》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烧制的酒也好,人称“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烧酒店生意兴隆,常常供不应求。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这天,丈夫外出购买设备,临行之前,把烧酒店的事都交给了妻子,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诚实经营,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神秘兮兮地说:“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财。”丈夫一脸愕然,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咱家烧的酒好,卖的量足,价钱合理,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赚的还多。秘诀就是,我往酒里兑了水。”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他冲着妻子大吼了一句,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烧酒店的牌子砸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竭力挽回妻子给烧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还是被顾客发现了,烧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后来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一时的机心自用,不仅毁了夫妻二人的平静生活,还使得自家的信誉一去不返,烧酒店最终的停业无疑是在为妻子的一时贪图在买单。

世人常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自命不凡,投机取巧,最后葬送的往往是自己。其实中国历代先贤一贯反对卖弄世智辨聪。春秋战国之际,善于奇谋异术的高人,一个比一个高明。然而,那个时代的局势也特别动荡不安,人命危如累卵,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可能。因此先贤教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人们只有不卖弄聪明才智,才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

古人云:“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心机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迟早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报复,即使别人一时报复不了你,你也会殚精竭虑,谋划保护自己的各种措施,以致劳神伤心而多病。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又会陷入欲望不能满足的泥潭中。以这样的心态做人做事,往往得不偿失,让自己抱憾一生。

古往今来,不少人处世用尽心机,或者聪明太盛,结果身心反为之所累,甚至因此招来杀身之祸。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儿,以求躲避各种灾难。

所以,为人处世千万不可被聪明所误,过于聪明正是许多人的痛苦之源。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不以身外之物丢弃自我

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先秦歌谣

战国时,段干木学成自孔子的弟子子夏,是当时很有名的学者。尽管他很有才能,但他始终不愿做官。魏国国君魏文侯曾经登门去拜访他,想授给他官爵。段木干却避而不见,越墙逃走。他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惹怒魏文侯,反而让魏文侯更加敬重他。从此以后,魏文侯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时,都下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走过去,以表示对段干木的尊敬。

魏文侯的车夫对此十分不解,便问:“段干木不过一介草民,您经过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他却置之不理,这样未免有点太过分了吧?”

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原则,是有君子之道的表现。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名声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他的住所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荣誉,我因占领土地而取得荣誉;他有仁义,我有财物。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这正是值得我学习、尊敬的人,所以我再怎么表达敬意都不为过。”

后来,魏文侯见到了段干木,诚恳地邀请他任国相,段干木谢绝了。但他们却通过一次倾心交谈,成为莫逆之交。

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雎向秦国国君进谏道:“段干木是贤人,魏国礼遇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有道理,于是按兵不动,魏国因此逃过一劫。

段干木对功名富贵的厌恶,是他追求洒脱的独特个性和儒家道德规范融合的结果。他虽然终身不仕,然而又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山林隐逸一流,而是隐于市井穷巷,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进而“厌世乱而甘恬退”,不屑与那些趁战乱而俯首奔走于豪门的游士和食客为伍,使倾覆之谋“浊乱天下”,为战争推波助澜,这样的一种选择,实际上也是另外一种忠诚。

如今一个人选择洁身自好,已不仅是践行学养的问题了。因为栖守道德在今天是修养的需要,也是一个人把握机遇、追求恬淡美满人生的需要。在这个繁忙的时代,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可能得意一时。前者之所以能耐住寂寞是因为他们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而后者只想抓住眼前的浮云,所以才会失去人生的坚守,落得万事凄凉。古代伯夷、叔齐拒食周粟,虽然他们的死亡不着一字,但在人们的敬仰和传唱中却尽得风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难以抵制物欲的诱惑,使自己踏上人生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人的修养是一个漫长的坚持和追求的过程,一桶牛奶中倒进一杯脏水就成了一桶脏水,人一旦放弃了自己操守的坚持,就容易自暴自弃,从而抛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人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哪怕我们孤身一人,至少我们没有为了终究会散去的身外之物丢弃自我。

保持“初心”,淡定处世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做人和做菜一样,宜淡不宜浓,淡中现出真趣味,淡中现出平常心。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离口总会吃腻的;过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因为太过特殊而不合于群。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过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圣人不过是普通人。

我们生为凡人,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远享受春天,并不是谁都可以轰轰烈烈一辈子,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有一天,齐国储子问孟子说:“齐王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拜访先生,想必您一定有卓尔不群的地方吧?”孟子笑着答道:“难道尧舜比一般人多一双手脚吗?连圣人先贤都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更何况是我呢?”

在孟子的心目中,圣人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我们都是常人,即使已身居高位、拥有万贯家财,我们也应保持一颗“初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记住了自己是常人,才会有一颗常人心。这样,无论面对的是挫折还是惊喜,我们都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从而避免绝望和自满。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受挫也无须忧伤。大诗人苏东坡受“乌台诗案”之冤,险些丢掉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即使身处如此逆境,苏东坡依然旷达如旧,在赤壁的月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把自己摆到宇宙之中,不过是一粒尘埃,又有什么必要斤斤计较呢?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艰难险阻何尝不是人生给我们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受得这份馈赠我们的心境才能成熟洒脱。

古往今来,多少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互相倾轧,或可逞快意于一时,可是人之于宇宙,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宋人曾有诗云:“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虽然稍显消极,但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可贵的是有一颗平常心。

田子方陪伴魏文侯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称赞溪工。文侯十分好奇,便问:“溪工为何总能得到你的赞赏?他是给过你帮助的导师吗?”田子方说:“他只不过是我的邻居罢了,但他的言论和谈吐值得我称赞他。”文侯又问;“那你的老师是谁?”田子方说:“东郭顺子。”

“那你为什么不曾称赞过他呢?”文侯十分惊讶地问。

田子方回答:“他相貌普通,但内心合于自然,能顺应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情,心境清虚宁寂能包容外物。另外,如果遇到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的,他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别人的邪恶之念自然消除。对于这样一个真朴自然的导师,我一个做学生的能够用什么言辞概括他的品德呢?”

田子方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任何华丽的修饰词都没有资格装饰一个人平和自然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是德高望重的大师学者,他们都是在平凡中实践人生理想的。

身为普通人更是如此,只有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纯真本性,心态平和地对待人生,才能在平平淡淡中品味人生百味,解生活烦腻,进而在平凡中显出英雄本色。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言,一个人要清心寡欲才能“明志”,要平心静气才能“致远”。

这种洒脱的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洒脱是一种目光的朝前。洒脱的人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洒脱的人才不觉得人生很累。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不会在各种困难的打击之下彷徨失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找到充满希望的起点。因此,我们应时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洒脱的胸襟,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并充满希望。

见利不忘义

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朱熹

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宜”是说:对于讲道义的人,不管自己喜欢与否,只要是符合道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道义的事,就算自己再怎么喜欢也不能做。能见利而先思义,在利益面前不为之所动,是君子;见利忘义,抛弃仁义道德,便是为人所不齿的小人。

避免利欲的骚扰,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得到提高。如果过分贪图利益,勤者成为财富的奴隶,而俭者则成为吝啬鬼。所以,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强调的都是德行,而不是私利。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平易近人,深受人们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验。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柜子,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柜子,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柜子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只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柜子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选择接班人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仁义道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人无往而不胜。人生的成就往往是与德行的修养成正比的,要想取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做人切不能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不是修养德行,而是将道德作为一种工具,是小人的行为。

摆脱“机心”,行事戒贪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

人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有了贪欲。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一个人即使赚了亿万财富,如果心被贪欲驱使,那么在生活中也享受不到富足的快乐。因为有欲望的人是刚强不起来的,只有“无欲”才能刚。无欲才能真正刚正,这样的人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