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点滴
有时候,书就像是朋友,在我们孤独寂寞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新朋友般的欢欣,老朋友般的深沉……或者搞笑,或者思考,为心灵寻求一片庇护。
有时候,书像是老师,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为我们的思维开启新的探索空间,让我们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有时候,书像是回忆,在有阳光的午后,随手拈来,泡一杯清茶,缓缓地翻动……莞尔一笑,拨动内心最柔软的琴弦。
当我们在功利世界中追逐,脚步无法停下来的时候;当我们无望地寻求心灵“救命稻草”的时候……是书,教我们慢下脚步,教我们反观内心最细腻的渴望,寻找灵魂的归宿。
书,可以让我们“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更让我们懂得“天文地理”背后的关怀。
书,就像是人,它是隽永且情感丰沛的。你越热爱,它越关怀,你越关怀,它越给予,这,便是读书之乐吧。
习惯故事
对孩子们来说,每年的八月份应该是最开心却又最担心的日子吧。
因为八月的天气已经不怎么热了,男孩子可以游泳、踢球,女孩子依然可以穿花花绿绿的裙子……红花绿草到处都是。再加上暑假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再呵斥管教了,正是可以尽情玩乐的时候。
可是,这也意味着,暑假一天天地少了,新学期马上就来了,新的学习任务也随之临近了。剩下的暑假时光显得更加可贵。
虽然白天一天比一天短了,可心中难免希望能把每天的时光都过两次,好让临近的新学期拉长,尤其是在想到新学期的任课教师又枯燥又严厉的时候。
罗素和弟弟罗伊就是这样的男孩。他们在八月里使出浑身的力气玩耍。因为到了月底,他们就不得不重返学校的“牢笼”里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任课老师,巴老师,去世了。巴老师不仅十分严厉,而且稍微有点儿刻板,学校里所有的男生,包括罗素罗伊兄弟俩,对于巴老师的去世,都有点儿窃喜。学校里唯一的老师不在了,这也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不用上学了。哥哥罗素甚至计划着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到达科他州去帮人家收割庄稼,这样就可以挣到薪水,证明自己可以独立生存了。
男孩子们总是这样,他们对独立的渴望总是超乎人们想象。
可是,正当他们美好地计划着自己的“自由”人生的时候,罗素和罗伊的姐姐——还没有高中毕业的姑娘——恬西,站了出来,向包括父亲在内的学校理事会坦言,愿意承担巴老师的教学任务,给孩子们上课。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以为脱了缰的男孩子们着了慌。
开学上课已经让他们很沮丧了,这会儿还要让一个没毕业的女孩子来当老师……这样的事情让他们焦躁不安,更让他们觉得很荒唐。
在恬西的坚持下,学校理事会决定考虑她的建议。恬西走马上任了。
可按照教育局的规定,恬西的班上必须有超过八名学生,学校才能启动,开始上课。而且,恬西必须通过教育局的教师资格考试。
男孩子们又开始窃喜,认为他们的“独立计划”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他们十分明白一点——即使恬西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但招到八名学生对恬西来说却难如登山。男孩子们不禁放松了许多,他们心里盘算着,学校是真无法维持了,他们马上就能获得自由了。
然而,恬西是个意志坚定、聪明、善良的女孩。她通过多方探访,不懈地劝说与鼓励,终于为学校争取到了八名学生。
可是看看她的学生们吧——弟弟罗素跟罗伊在开学的头天晚上把上课打铃的钟用布条缠了起来,这样恬西就不能敲响上课的钟声;罗素跟查理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就把马鞭当烟抽,还引发了学校男厕所的火灾;女孩“小马裤”连衣服都穿不好,午餐盒挂在脖子上拖到地上了,哭喊着不来上学;卢利不仅是大家取笑的对象,而且反应缓慢;珍珠年纪比较大,爱臭美,不喜欢学习;格伦长得粗壮,是农场里的好手,家里十分反对他来上学……这样的一群学生,真是让人伤透脑筋。
再加上大多学生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上学只是浪费时间。所以他们并不十分重视恬西的工作。
然而,恬西没有失望,更没有像巴老师那样鞭打同学,让学生畏惧自己。她关切地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学生的到来,认真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慢慢地融入学生,获得学生的认可。
第一天就吵着要回家的“小马裤”在恬西的座位上,扮作“老师”的样子跟大家共同学习,竟也开始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罗伊罗素兄弟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开始讨论,“我想恬西真的成了一位还算不错的老师了。”“是的,我们确实学到很多。”通过恬西的一言一行,孩子们慢慢地懂得,学习和读书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教育局的人就要来考察恬西和她的学生了。
罗伊和罗素赶紧跑到灯塔,解开了缠在铃铛上的布条,好让恬西上课的钟声能悠扬地响起。格伦和罗素早早地赶到学校打扫教室,清扫烟囱,好让暖炉正常工作,不会掉下灰尘影响教室的干净美观。即便在“好心办了坏事”,意外将烟囱炸毁了之后,他们依然以一抵十般地收拾残局,赶在考察人员来之前,将教室重新整理得焕然一新……因为他们要捍卫自己的学校。
令同学们意外欣喜的是,一向视学生们为“天敌”的芬妮太太,送给他们一面国旗,为学校增色不少。
每个人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好给前来考察的教育局工作人员留下好印象。
此前每个同学还认真地复习学过的内容,以免在考察人员提问时因为紧张表现不好,影响考察人员对老师的印象。
他们默默地努力着,完全没有意识到,潜移默化之中,他们已经开始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同学。
当教育局工作人员考察恬西和她的学生时,看看原本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变成了什么样子吧。
六岁的“小马裤”不仅学习了很多字母,能够顺利拼字,还能够写出很多单词,背诵乘法口诀。大个头格伦不仅运用所学,还把老师的姿态模仿得惟妙惟肖,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出心裁的自然生物课。迟钝的卢利的绘画天才也被挖掘了出来,得到督学的认可与好评……恬西凭借充分的教学技能与知识储备赢得了教育局督学的信赖,更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
罗素以为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恬西,获得教师资格证。可是,他发现恬西对他的要求远不止这些。
恬西要求他顺利考上高中,再考大学,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到达科他州帮人家收割庄稼,挣点儿薪水。
恬西还告诉他,身为哥哥,罗素不能像刚出生的小牛那样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能一心只想着到达科他州或者什么更荒凉的地方流浪,而是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你不能只想着怎样当我的弟弟,更要想着怎样当好罗伊的大哥。”恬西这样对罗素说。
通过不断地学习,罗素也逐渐意识到,他必须成功,他这辈子必须做点儿什么。而现在,读书似乎成为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也是唯一能帮助他走向“成功”的事情。
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学习普度大学的课程目录了。而他的“坏蛋”哥们查理取代爸爸成为当地的牧师,并主持了莫德姨妈的葬礼,“你永远也不知道谁将受到神的感召”,而真正改变的他们的“神”,正是读书,正是恬西要求他们进入的学习的世界,是读书让他们受到感召,发生改变。
“怀抱着恬西逼我们受的教育,我们迈向外面的世界——到东部繁华的大城市去,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看不见顶的高楼大厦去。我们在那儿寻求财富,也找到我们的未来。”
最终,恬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查理成为一名优秀的牧师,罗伊跟罗素都上了大学,卢利成为优秀的画家,雷斯特经过时间的磨练,成为印第安纳大学的校长……当年的捣蛋鬼们,如今,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而美好的归宿。
书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等我们都结婚之后,大家还是常常回西克莫镇去,尤其是秋天的时候,那地方整个变成金色。”是的,就是在那个秋天,他们开始爱上学习,开始爱上读书,那是改变他们一生的秋天,是个金色的秋天!
教育良方
将读书当成有趣的事
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当然也一样。有人说,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玩耍。
爱玩确实是孩子的天性,但这并不能说明孩子一点儿不喜爱阅读,如果阅读成为玩耍的一种形式,玩耍的一部分,孩子或许也会爱上读书。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发掘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哪里,有的孩子喜欢科幻,有的孩子喜欢图画……这要求家长要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让他们先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而不是强制阅读,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培养多元阅读兴趣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之后,再通过推荐或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类型的图书,让他们自己发现更广的兴趣。
时间长了,单一的阅读兴趣,也会让孩子觉得有局限性。有些孩子会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发现新的阅读兴趣。有些孩子不会,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度引导,从孩子已有的兴趣点出发,推荐相似但又不同类型的书籍,帮助孩子培养多元阅读兴趣。
建立正确的读书观
家长的阅读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成年人的阅读往往是功利的,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但如果家长以同样的阅读观要求孩子,容易导致孩子阅读兴趣的偏离。
且如果长期以分数、成绩等作为衡量孩子读书的标准,难免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甚至会压抑孩子的阅读兴趣。将读书当作枯燥的任务,反而不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跟伙伴们一起读书
很多孩子在学校里读书,觉得是在完成任务,内心有潜在的排斥感。
可是跟伙伴们一起读书,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游戏,是大家都在玩儿的游戏,而且读书的过程中会有分享的乐趣。
小小脑袋想的东西往往是奇妙的、丰富多彩的。和伙伴们在一起,书中那个多彩的世界是他们共同的世界,他们之间会有更多思维的碰撞与思考的愉悦,而不仅仅是阅读识字那么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延伸阅读
孩子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在普通的乡间小地方,像罗素这样的男孩子屡见不鲜,他们总是十分顽皮,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成年人,能够为家庭做贡献。
但读书似乎是太难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好的教育环境,还不如到码头去当工人来得容易些。他们以为学会抽烟,能够挣钱,就是成年人,就能够为家庭做事了。
但他们错了,当恬西告诉罗素他应该成为弟弟的榜样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多么幼稚,作为一个哥哥,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弟弟负责。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比自己小的孩子。他终于领悟了这个道理,开始专心地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成为一个好榜样。
爸爸是男孩成长的重要导师
罗素和朋友们办的坏事,爸爸都知道,但是爸爸并没有急于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得到教训,然后成长。
作为一个成年人,爸爸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事情的方方面面。但是他并没有用教条的思维去束缚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成长,让他们在成长中体会生命的乐趣。
并且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引导,不让孩子走上歧途。
爸爸的爱是含蓄的,同时也是深沉的。尤其对男孩而言。当罗素意识到爸爸举动背后的意义时,他才恍然大悟。
爸爸对他们的爱是沉甸甸的,虽然从不用语言表达,然而爸爸的智慧、勤劳,都足以让罗素跟弟弟受用一生。
读书的乐趣不可估量
姨妈在男孩罗素心目中一直是个爱唠叨的乡间妇女,做的饭也不是很好吃,却总爱喋喋不休地管教他们。
直到最后姨妈去世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发现,原来一直在刊物上发表诗歌,歌颂村庄的乡间诗人,正是姨妈。作为一个普通的乡间妇女,她从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观察与追求。
而这些都是书籍带给她的,她从读书中学会了享受生活,也正是她陪伴在几个孩子身边,默默地照顾他们长大成人、成才。
珍惜最美好的年华
罗素他们到大城市工作以后还总是会回到西莫克镇去,因为那里有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当他们都还是小孩子时,从未感觉时间对一个人的改变有多大。可是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才开始认识到,并且感慨,多亏了恬西对他们的“严加管教”,否则还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正因为他们有了恬西,才让他们抓住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能够顺利地走向上升的正轨,开启全新的人生。
推荐版本:《走了一位老师之后》,(美)查理德·派克著,首都师范大学版社,2010年。
(申旭兵编写)
习惯箴言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陶行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