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载入中国的乓球史册。那一年中国男队打了翻身仗,孔令辉和刘国梁联袂开创黄金一代,中国乒乓球再次站在顶峰。当年只有十几岁甚至几岁的这批现役国手们,或在现场或在电视前感受了那份澎湃激情,然后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乒乓球的路上坚定地走着。
学习型代表人物:王励勤
1995年,17岁的王励勤已经在国家一队,没能作为参赛选手上场比赛,但在现场看球还是让他感触颇深。“那时候自己还年轻,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从技战术到比赛心理各方面都需要加强,主要抱着学习的态度看着。亲临现场看比赛,确实增加了自己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认识,对乒乓球的理解也更进一步,包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当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以后的训练中使自己各方面水平尽快提高,能在今后的大赛中承担起一些任务。”进国家队后,王励勤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世界冠军,“43届世乒赛对于我们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因为包揽了7项冠军,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仗,大家印象都非常深,自己也希望能在今后的大赛中成为世界冠军。”
脚踏实地型代表人物:马琳、刘国正、牛剑锋马琳“当时我15岁,在国家二队,队里组织去天津看43届世乒赛,感觉挺热闹的,就看了团体决赛,像男单决赛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了。对团体决赛印象比较深,赢完之后,自己也挺激动,中国队终于在自己家门口打了翻身仗,我们一直看完颁奖升国旗。”可那时候,世界冠军的梦想在马琳看来依旧遥远,“当时我在二队都算不上顶尖的,就想着在二队能好一点,尽快上到一队。“从开始打球,马琳就不会把目标定得那么远,只是想下一步该怎么走。”小时候我只是想能打进专业队,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进了专业队就包工作包分配(真是句大实话),我不相信现在小孩一开始打球或从事某项运动,目标就是拿世界冠军,肯定是家长灌输的,不可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我进了一队,球慢慢上来了,才一点点去想着拿世界冠军什么的。人应该有目标,不过要切合实际。
刘国正1995年43届世乒赛那会儿,我15岁,在二队,年底上了一队。当时一起组织去天津看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世界比赛,以前都是看电视。中国队团体打了翻身仗,场面非常激动。我记得非常清楚,半决赛跟韩国队打,决胜盘王涛对金泽洙,他20∶12领先,眼看着马上就要赢了,我们都准备退场,结果王涛连输3个球,观众有人喊:赶紧坐下,还没打完呢。结果我们一坐下,他就赢了。决赛对瑞典队,最后一盘王涛跟佩尔森赢完后,很多乒乓队的人,老运动员、教练都往场内冲,大家都非常激动、非常高兴。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梁言,跑摔倒了,后来眼睛肿了两三天。当时我们在看台上不让下去,决赛前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鼓、哨子、喇叭,我们都在那儿吹,为他们加油。打完43届,大的比如73年那批都调整了,当时从二队调上来6个人,我上一队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的技术练得更好,有机会参加比赛。记得刚上一队后去军训,刘国梁当时刚拿完世界冠军,像大队员似地就问我,你准备多少岁拿冠军,当时自己小觉得不好意思,就没说话,他说,我估计你21、22岁左右吧,我就说争取吧。当时会有冠军梦,但不那么敢想,觉得要一点点争取吧。
牛剑锋当时14岁的牛剑锋在保定业余体校打球,已经开始了住校生活。“43届世乒赛,在体校大伙一起看的,主要看了男团决赛。当时荣誉感不是特别重,最后中国队拿了团体冠军,挺高兴的,也没什么感觉,但真没想过自己以后也能进国家队。”转年,牛剑锋就进了国家二队。“1995年年底,我第一次跟着二队集训,当时我们那批只有一个徐琳进了国家队,她条件比较好。小时候,我打球的条件不算好,自己理想也不是那么远,能打一步是一步,思想比较单纯。跟他们打比赛就是拼,输了也那样,赢了也不是特高兴。没想过要打世界冠军,因为这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
顺理成章型代表人物:张怡宁
看43届世乒赛时,13岁的张怡宁最喜欢的就是孔令辉和刘国梁。“从打法上讲,我喜欢孔令辉,因为我俩打法一样。感觉他和刘国梁身上特别有灵气,觉得他们就是自己心中的偶像和今后自己在乒乓球这条路上的发展方向。看他们打出那么多精彩的球,才觉得乒乓球原来是这样的。”男单决赛中,孔令辉和刘国梁的专注神情和敬业精神感染着那时候还在北京队打球的张怡宁。“他们打球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我都特别欣赏,没想到以后能跟他们在一起生活训练,成为队友。”国外选手中,张怡宁最喜欢的还是瓦尔德内尔,“因为他跟中国运动员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太一样,无论领先落后还是关键球非关键球,他给观众的感觉都是在享受乒乓球。有时候觉得他能赢,他反而输了,开始感觉挺失望、生气,后来觉得他可能不太注重输赢结果,打乒乓球已经到了一种境界。”“境界”恐怕是在胜负世界里拼杀多年后才悟出的道理,那时候,张怡宁看着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泪眼婆娑的邓亚萍,心里想:如果有一天我打进国家队,站在领奖台上,会是什么样子呢,也会哭吗?可为什么要哭呢,也许太不容易了吧。“那时候还会天真地想,拿了冠军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应该多笑一笑。虽然知道他们吃了很多苦,但至于怎么苦还是体会不出来。感觉干运动员这行挺神圣的,只有运动员能把祖国的国旗升起来。”其实,1995年那会儿,张怡宁已经很有希望进二队了,“我当时在北京队训练比赛成绩都挺好,二队把我选拔上来,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一切都顺理成章。”自认为在发展方向和打法路子上始终没走过弯路,所以张怡宁说自己目标一直很坚定,并且相信只要按部就班地走自己肯定能成功,“我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进一队后,训练比较系统,技术提高非常快,自己也抓住了比赛机会,跟这个集体摸爬滚打中把自己的位置站住了,从非主力到主力这个阶段,我几步就蹬到了主力层,一路上非常顺,冲顶的时候,遇到点挫折也很正常,这期间教练对我影响挺大的,进了一队以后自己确实也成熟了很多。”本来是回忆十年前的事情,张怡宁却一股脑讲述了自己十年中的沉浮感悟,在她看来,因为努力了,所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幸运型代表人物:王皓、王珊
王皓1995年,12岁的王皓在长春市队打球。“43届世乒赛时,我是自己在家看的,心里肯定希望有一天能跟他们一样。团体决赛前我听他们都说,报道也说刘国梁跟瑞典队打都没输过,所以我特希望让他上,结果没上。男单决赛的时候,我也特希望他赢,那会儿还小,看到第4局刘国梁12∶6领先,我以为他稳赢了,就下楼买东西,还在外面待了一会儿,再回来一看第5局落后巨多,没戏了。我以为他肯定能赢,最后还是输了。”王皓曾说过,刘国梁是他的偶像。而当时,王皓的父亲已经有想法让12岁的他去八一队打球,“进了八一队不就跟他一个队了?那会儿不管能不能打上主力,说起来也是跟刘国梁、王涛一个队的(笑)。”至于是否想到过十年之后,自己在国家队中的位置,王皓说,“既然选择为这个最高目标奋斗,自己就会做好心理准备,想过能打出来,也想过打不出来,两方面都会有准备,当然想能打出来的要多一点,人总要尽量往好的方面想,虽然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但最终有目标就行,有信心就行。”
王珊“我当时10岁,刚到汕头乒乓球队,队里组织观看43届世乒赛,感觉现场气氛特别振奋人心,看完后自己也特别激动。我从小打球的愿望就是打进国家队,然后成为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43届世乒赛后,中国乒乓队来汕头搞庆功活动,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特崇拜吕林和王涛这对双打,那时我在队里年龄最小,很多人找他们签名,我就跑过去举着本子跟吕林说:‘吕林哥哥帮我签个名。’后来我进二队时,他是主教练,能成为我偶像的学生真是一种缘分。”从吕林哥哥变成吕指导,王珊同样觉得自己够幸运。
目标型代表人物:陈杞、郭跃
陈杞1995年我刚进南京体校,43届世乒赛除了双打、混双,其他比赛基本上都看了。可能那时候对乒乓球的历史了解不深,只知道男团冠军已经很多年没拿了,至于多少年也不知道,但看他们拿了以后那种场面确实挺激动的。我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看乒乓球比赛的,1995年自己才12岁,没有那么多思想,但当时的目标肯定是打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