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课外雅致生活-勇敢者的运动,拳击
48295600000016

第16章 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拳击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项目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运动损伤。尤其是在古代,拳击动运的职业代特点使其变得异常残酷,易造成拳击创伤,拳击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后来业余拳击制定的规则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才使业余拳击运动走上了正轨。在我国,也因拳击运动的创伤而使其中断。1958年,由于体育运动的“大跃进”,各省市为了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放卫星”作贡献,盲目发展拳击运动,出现了不少伤害事故。好在1986年3月,国家体委正式恢复了拳击运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使拳击运动走上安全、健康发展的道路。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创伤正在逐渐增加。据统计,在欧洲的损伤事故中,拳击仅列第15位,拳击位于田径和网球之后。拳击运动激烈对抗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其必然要出现一定的创伤,这是每一个从事拳击运动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如何来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和创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发生拳击创伤的原因

拳击运动员对拳击创伤的严重性与预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不够,是发生创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实战训练与比赛的组织工作不严密,方法不当;教练员不在场,运动员的情绪不佳、体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或因身体处于疲态状态、患病、有伤等是发生创伤的主要原因。另外,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扩散,造成肌肉不协调,动作僵硬、不熟练,也易引起创伤的发生。场地不平整、器材不安全、运动服不合体、运动鞋不合脚等,这些都是拳击创伤的直接因素。

技术水平低,动作上的缺点错误,不合理地分配比赛中的体力,是从事拳击训练初期或学习新技术时发生创伤的主要因素。

对准备活动重视不够,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也是一个主要的受伤原因。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也会导致受伤。

二、拳击中常见创伤的症状与处理

(一)指腕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

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深层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其主要表现为:轻者局部仅有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重者,可因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或淤积,疼痛和功能障碍都较明显。

拳击运动员常在与“对手”击打时或在打沙袋练习时,最容易发生第一指骨、腕骨和掌指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其原因往往是手指包缠绷带的方法和拳击技术不正确。并且,几乎都是因为运动员出摆拳击打时,没有用拳峰击打对手,而是把姆指掌关节当作击打对手的着力点,故造成第一掌骨骨折。

为此,教练员必须仔细地注意运动员是否正确地用绷带缠手,其目的在于保护手,使撞力集中,提高击打效果和安全性。

缠手时应注意,不要缠得过紧,要使手指有适当的活动余地,缠得过紧反倒容易受伤。但手腕部分可缠得紧些,这有利于用力和防止受伤。对于骨折应立即进行复位并用夹板固定,三周后进行按摩治疗,三个月后开始恢复性训练。另外,要加强对技术的纠正,不断提高技术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

(二)眉弓部的裂伤和鼻骨骨折

受钝物打击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称为裂伤。

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员违反规则的抡打,使前臂直接击中对方鼻骨或鼻骨撞到对手的前臂尺侧或鹰嘴所造成,也有的是双方运动员的头部互相撞击造成的。

为避免头部受伤可戴保护帽,主要保护前额及耳部。伤后要进行复位治疗并及时止血,两个月内不能进行比赛或实战练习。

(三)鼻出血

鼻出血是拳击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创伤。鼻部被击打后可发生鼻粘膜微血管破坏而引起的鼻出血,也可引起鼻变形。

鼻出血时把头后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对压迫(伤者用口呼吸)数分钟,一般可止血。有条件时,可用浸过肾上腺素或麻黄素的消毒脱脂棉卷成小卷轻轻塞人流血鼻孔内,再在鼻翼外稍加压迫,则止血更佳。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四)耳廓挫伤

耳廓挫伤是被对方的摆拳和平勾拳直接击中耳廓引起的局部血肿。

耳廓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在受击打时,极易发生血肿。同时由于耳廓的大部分支架是耳廓软骨组成,耳部的皮肤都紧贴在软骨膜上血肿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耳廓软骨炎,严重者可导致耳廓畸形。

处理办法:用冷敷或用绷带加压包扎,制止皮下继续出血淤肿。3~5天后进行热敷或理疗一周,即可痊愈。

(五)面部擦伤

面部擦伤的处理办法是:用30%双氧水将擦伤部位脏东西擦洗掉,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探伤部位的脏东西洗掉、拭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六)击昏现象(即休克现象)

在拳击比赛中,往往会出现运动员被击昏而摔倒导致失败的场面,这是运动员受了最后一次打击以后,在10秒钟或更多的时间内不能起立重新比赛时,就称为“被击昏”,即休克现象。休克时,整个有机体受到严重的障碍,血压降低,脉弱而急,呼吸浅,其特点是定向力丧失,面色苍白,神志完全或部分丧失。

当运动员倒地时,不可去拉或立即叫醒他,应叫他安静地仰躺着,观察一、二分钟,如自己不能恢复神志,必须在防震保暖的情况下速送医院急诊。但大多数被击昏的运动员,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恢复。当然,击昏本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而且也是精神创伤,因此非常需要安静和医生、教练员及队友们的言语和安慰。

拳击运动员颞部受击出现的击昏,是大脑受了机械刺激的结果。

下颌部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少由于脑震荡所引起。这是由于分布在内耳的大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的结果,是小脑及脑干(红核)的反射现象。由于机能的破坏,拳击运动员失去定向力,摔倒并失去知觉。

颈部两侧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明显是由于颈动脉窦受击,反射性地引起了脑血液循环的一时性障碍所致,可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产生昏迷休克。运动员被拳击多是没有保持基本姿势,下颌过高,两拳过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新运动员颈肌明显无力(尤其是胸锁乳突肌),防守姿势和动作有明显错误发生率较高。

左右肋部受击时也可能出现击昏,这是由于相当于该部的内脏器官(肝脾)的内感觉器受累,引起明显的一时性血液动力过程破坏的缘故。左右肋部受击倒地多为上勾拳或直拳击打肋部所致。

躯干受击中尤以腹部太阳神经丛部受击时,更容易发生击昏。上腹部受击倒地或被击昏多为平勾拳击打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刺激传到迷走神经中枢,可使心脏活动大为减慢,甚至停止心跳,呼吸也明显变慢。有时刺激颈交感神经,可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七)脑震荡

头部创伤是最严重的创伤,正确的救护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在拳击比赛中,当运动员被击打到鼻梁、太阳穴或击昏后摔倒而头部撞击地面时,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强烈的外力震荡进而引起的意识和机能暂时障碍,会立即发生了意识丧失(昏迷)所引起的脑损伤(脑震荡、脑挫伤)。

脑震荡的典型症状是突然神志晕迷,皮肤苍白,脉搏细弱,呼吸缓慢、浅表,肌肉松弛,瞳孔放大对称,可能有呕吐。清醒后,伤员有逆行性健忘症,即忘记与外伤有关的事情,并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恶心等。此时应使伤员平卧位,安静,头部冷敷,身体保暖。还应注意观察伤员的表情,对神志不清者可刺激人中,百会等穴使其复苏,对呼吸发生障碍的伤员,可进行人工呼吸。对重伤员应迅速送医院处理,要绝对保持安静,对无严重征象,短时间内意识恢复的轻伤员,也要尽可能使其仰卧送回房间内休息。一般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头痛、头晕等)完全消除,但不宜过早参加拳击训练或比赛,否则会留头痛后遗症。

轻型和中型脑震荡,脑组织无明显的病理解剖变化,昏迷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昏、耳鸣等自觉症状,昏迷的时间越长,伤情越重。

重型脑震荡时心脏及呼吸活动渐渐衰竭,出现尿便失禁,也可能死亡。急救办法:必须将伤员置于担架上运至医院,伤员取仰卧位,头部两侧用衣物垫起固定,搬运时应避免颠簸震动。

由于脑震荡可与颅内血肿或挫伤等并存,脑挫伤时除有上述脑震荡所特有的症状以外,还有症灶症状:在创伤的对侧出现肌肉痉挛、麻痹和各种感觉障碍。这时主要采用保守疗法,至少需要20日左右的卧床休息。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参加拳击比赛时,应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凡有任何头部创伤,只要伴有意识丧失,即使很短暂也必须住院治疗,痊愈后,可用“闭目举臂单腿站立平衡试验”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训练,能保持平衡后,才能参加拳击训练。

三、拳击创伤的预防

诚然,拳击运动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裁判员对拳击运动有足够的认识,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护措施,拳击运动还是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了减少拳击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除了要进行规则范围内充分的体检外,在日常比赛和训练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要注意加强易伤部位及相应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机能,积极预防损伤。戴好防护用具和使用标准手套。防护用具主要包括头盔、护齿、护裆、手套等。其中头盔尤为重要。据国际业余拳联调查,在拳击受伤中,其中头面部的受伤占了50%以上。头盔可以缓冲一部分打击力,可以有效地保护运动员的大脑和面部。标准拳击手套可以对对方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使用其是为了对对方负责。

另外,为预防和杜绝创伤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练习场地器材和良好的环境。比如选择合适的拳套、打沙袋手套、沙袋和墙靶等用具。在拳击训练和比赛中,使用拳击的特殊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为开展好拳击运动,因地制宜的制作一些简单的行之有效的练习器材,也是可取的。

(二)及早中止实力悬殊的比赛

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要发挥裁判员积极主动作用。作为裁判员、教练员和医生,应当根据场上的情况,及早终止对比实力悬殊较大的比赛。

在我国拳击竞赛规则中规定:

1.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如果一方运动员被台上裁判认为处于明显劣势,或正受到过度的重击,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宣布其对手为胜方。

2.受伤:如果运动员被台上裁判鉴定为受伤或因其他健康原因不能再继续比赛,应停止比赛,并宣布对手为胜者。

3.在比赛中因头部被击倒下,或因头部受重击失去继续比赛能力,被裁判终止比赛的运动员如是第一次,该运动员应在以后的一个月内不准参加拳击训练或比赛。如在三个月内的比赛中有二次被击倒失败,该运动员应在以后的三个月内不准参加拳击比赛。如在十二个月内的比赛中有三次被击倒失败,该运动员应在以后的一年内不准参加拳击比赛。

4.观察期间的健康证明:运动员在前面所述的三种情况的观察休息期之后,在他们重新参加比赛之前,必须作一次专门身体检查,由一位合格的医生证明身体健康,并认为可以参加拳击训练和比赛时,才可以同意其参加比赛。

为确保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更重要的是裁判员要熟练地掌握和严格执行比赛规则,控制比赛场面,及时地制止犯规动作或危险动作,有必要使用一切手段防止永久性创伤,使比赛成功。

(三)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在拳击训练过程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其目的是最大可能地利用医学的手段,对拳击运动进行观察指导,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拳击技术水平。因此,在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工作,将对运动员起着积极的保护作用。运动员由于比赛的激烈进行,可能感觉不到某些部位的不适,往往在赛后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因此必须加强赛后的医务监督。在赛后要密切注意观察,尤其是脑部受伤的运动员。

如遇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同时应教会运动员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头晕、疲乏感等),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反应(如肌肉酸痛、僵硬、关节疼痛等),当反应不良时,要及时调整运动量。

(四)掌握正确的拳击技术和训练方法

比赛和训练中创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动员的技术错误或不熟练。只有在不断磨炼技术和掌握合理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实战,才能避免拳击的创伤。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内容和量要根据所要进行活动的性质、运动员个别情况及气象条件而定。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和伤后的训练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总之,尽管拳击是一项激烈的对抗运动,但是与其他项目比,它的受伤率并不很高,而且死亡和事故多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因此只要我们充分加以注意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全可以将拳击的事故和创伤降低到最低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