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的培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
48432900000032

第32章 在家庭中培养审美能力(3)

但是年轻人会拥有自己的观点,拥有和坚持一个观念的权利是年轻人立身的要素之一。在这件事上少数父母是不公平的。思考面临的事情并形成结论不仅仅是年轻人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有权代替他们的孩子思考,以及把他们对文学艺术、行为举止、道德伦理的观点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孩子,那么这种假设是令年轻人极度厌烦的,倔强的人公开抵抗,脾气好的人避免争吵,而走自己的路。但是,有种说法认为年轻人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观念,他们既没有知识也没有可以指导他们的经验。确实如此,而且年轻人也知道这个,因而为了那些能帮助他们调整生活观念的东西,他们吊在了长辈们的嘴皮子上。父母的机会就在这里:年轻人不会采用定制好的观点,因此压下你的观点,把事实最清楚最完整地摆在他面前,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你越保留你自己的观念,他们越是渴望知道它们。对于他们来说,人被鲜明地分成好坏两类,行为则是邪恶或者高尚的,事件的发生要么是走运,要么就是倒霉。他们还没有达到“岁月带来哲学思想”的境界,他们倾向于尖锐,而没有中庸的观念。

现在,当一个男孩或女孩感到有必要对世界上每一个问题都持有观点的时候,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危险的阶段——一个转折点,要么更好、要么更坏。他们会在某些地方找到能够形成他们自己的观念的心腹朋友。许多妈妈当她的子女受到某某人的影响,而且变得愚蠢或不道德时会插手。在年轻人粗糙的头脑中培养判断力是加在父母身上最精细的活儿。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他不可以专制,不可以漫不经心;他不可以说教,年轻人无法忍受布道;他应该是民主的、温和的、公正的、倾向于采取宽大和善的主意,更多表扬而不是批评,但是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很快处理污点,容易原谅人,但是绝不姑息,而且,与此同时,对表现出恶习的人也心甘情愿地承认他的优点。最后一点是重要的:年轻人有着他们清楚的划分界线,当他们发现他们自己与某个人在同一个团伙里,那个人并不像所描述的那样坏,接下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下结论说他是一个好小伙,而关于他的那些坏事的说法纯粹是毁谤。这是年轻人形成半毁灭性的伙伴关系的自然历史过程。如果相反,他们持这样的观点出现,——“某某女孩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女孩,她确实很诚实,脾气也很好,但是她的无拘无束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伙伴。”——事态被扭转过来了,这个女孩已经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对于她的友谊也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其他想法了。

如果承认把关于人类、行为,书以及事件等正确观念的基础教给他们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那么他们要在什么时候获取机会以实行这种培养呢?不管是与他们的孩子进行谈话,或是他们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都可以,尤其是在桌旁的时候——其他的机会要看运气,而这个却是可以信赖的。我有次花了一个晚上与一个睿智渊博的人做伴,而且有许多愉快的谈话,直到他不幸地说道:“我草草记录下了某些要点作为这次谈话的主题。”这句话搞糟了这次谈话。但是,确实,对于父母来说,为他们的孩子亲自安排谈话,以及日积月累地从日常的乐趣中储存一些主题是非常值得的,只是他们一定不要揭开“记录”的事。如果父母带着毫无准备的头脑走上餐桌,年轻人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谈话要么成为学校和操场的“卖场”,或者就是年龄大一点的人的“谁和谁跳舞了,以及谁好像要结婚了”之类话题的“卖场”。这是一个让年轻人对今日世界增加见识的机会——谁作了一次有分量的讲演;谁写好了一本书,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有什么战争以及关于战争的传言;谁完成了一幅好画,以及他的风格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新闻报以及报章中好的一周或一月回顾会为那一周每天的谈话增添材料。打开了话匣子的父亲不必担心他要苦苦支撑一次独白,确实,他最好避免乏味的讲话,而且再没有事情比孩子们针锋相对的热切场景更让人高兴。他们想知道每一件事的内容和形式,为了能够说明关键的一些事而搜肠刮肚,而且不可避免地把所讨论的有待调查的事物置于极端——它是“对的”或是“错的”,“好的”或是“坏的”,而此时父母们则展示他们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观念的技巧,而不是对他们发号施令。在学校工作和家庭阅读两方面,男孩们和女孩们都在与过去交战,任何使他们与时代同步的努力对于他们都是令人满足的,而且这种努力也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生动的影响。

审美培养

在冒昧地讨论美感培养的手段时,我觉得要阐明品位的规则就像为良心勾勒准则是同一类事情,那就是,尝试为其他人做每个人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在我们的地毯上有花纹可能是不合适的,而这样的花纹在窗帘上可能就是合适的,但是如果这样,对美的感知就应该是在文化陶冶下成长的结果。如果流行对我们说,我们要用芦苇和孔雀的羽毛来装饰房间,在装饰艺术品中我们要运用几何形状,而不是传统处理中的自然形状,我们要喜欢灰绿色和棕橙色,——不论根据这些流行理念所装饰的房间或人的效果是多么好,它们都是缺乏品位的。因为品位是十足的精华,是个性最精确的表达,这种有品位的是人在可爱的和相宜的东西中长大的,而且他们的品位在辨别的习惯中得到锻炼。这里我们有一个建议,关于为了培养年轻人的美感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可以做。

尽一切可能,让他们所处的环境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不是无意识的偶然情形,也不要遵从流行。记住,让他们经常听到讨论,看到这三四条适用于所有建筑、装饰、家具陈设、穿着场合一般法则运用:东西根据它的目的应该是适当的,它与周围的人和物都应该是和谐的,而且,考虑的要点应该在形状上、质地上以及颜色上都是可爱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太少总比太多好。时常看到根据以上提到的这些准则把花瓶驱逐出境,选择印花棉布的孩子不自觉地就锻炼了他的判别能力,他会感觉到有着不协调颜色的盖子,拒绝卧室里周身是角的水壶而要有流线型的水壶,而且知道他要如何装扮自己。使他被艺术品所围绕也许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需要生活在丑陋和不协调的物品之中,因为一无所有总好过错误的东西。a令人遗憾的是对于绘画和音乐,我们就像对诗歌一样倾向于去“收集”。让我们远离收集。

每一个当得起称号的画家、作曲家都有一些主要的想法,他并不是在单个作品中表现出来,而是在一系列的作品中这里表现一点,那里表现一点。如果我们仅仅以纯粹的外在装饰品来接受艺术家的作品,那怎么会觉得一个作品中的一点或另一个作品中的一点很好呢?但是如果我们把作者当成老师来接受,他就会对我们粗劣的天性产生精炼的、提升的影响,只要我们有机会,我们就应该顺次学习他的经验。在一个房间里有特纳的一到两幅雕版,在另一个房间里有米勒的,而在第三个房间里有柯罗的画,这样的房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真正的艺术学校。他会有一些机会、一行一行地研究至少三个作者,比较他们的风格,a没有用处的东西不可能成为艺术品,也就是说,那些没有照顾到在头脑精确支配下的身体,或者是那些对精神没有娱乐、抚慰的作用或是不能把精神提升到健康状态的东西都不是艺术品。数以吨计的十足的垃圾,假装它们是某种程度上的艺术品,这句话会清扫干净我们伦敦的房间吗?——莫里斯?威廉。

用心体会他们的特征,感受他们通过画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他们是如何表达出他们的意思的。而且这里提供了一个艺术教育的坚实的基础,即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来说,艺术教育可能是由增长欣赏能力、而不是创作能力组成。同时,向年轻人展示一到两幅好的水彩画从草图到完成的过程,向他们展示从风景画中欣赏什么。诚然,不可能总是根据这样的计划来选择绘画。

但是毋庸赘言,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年轻人对一幅画非常熟悉,宛如刻在脑子里一样,在头脑中保存的画面与画作本身一样清晰。父母所能做的就是保证画作被孩子看到,高雅的影响,艺术的熏陶,是单独地逐渐作用于孩子身上的。重要的是,不要损害男孩的品位,最好是在房间里只有一件作品,让他在此之上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而不是在每一面墙上都涂满色彩。有一种观念认为,年轻人通常应该等待美术馆提供的机会去学习画笔如何能够抓住自然的精神和意义,这种观念乍一看并非完全错误。在研究风景画之前也许应该让他们有所准备:如果自己没有被钢犁翻过的土块的形象感动,没有人会欣赏在罗萨?博纳尔的画中那刚刚犁好的土地的潮湿的泥土气息。无论是人物画或风景画,父母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一直看,而且是通过提示性的语言让他们看。

眼力正是通过观察得到训练,还有就是通过指导,而且我几乎不必提起大家要对罗斯金先生的《现代画家》加以关注,这本书使对门外汉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如果上述陶冶通过眼睛进行,那么又有多少是通过耳朵,通过神奇的第六感进行的呢?其分布显然受我们的偏爱支配。人们通常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保证年轻人在某一乐器上的表现能力,甚至平庸的表现能力也没有被忽略。但是却常常缺乏这样的观念,鉴赏音乐与创作音乐一样具有教育意义,一样会“创造欢乐”,而且只要花足够的精力在乐感培养上,这种能力也许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展起来。让年轻人尽可能多听好音乐,而且这要在指导下进行。我们就像喜欢画和诗歌一样喜欢我们的音乐,遗憾的是即使这样,我们也很少有机会完整地听完一个作曲家整一套作品。但是这要作为年轻人的目标,让他们不时地学习某个伟大作曲家的作品直到他们接受了他的教益,而且了解了他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