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良知?良知在一个人的情感中居于哪个位置?它距离理性有多远?它离群索居于情感和理性又有多远?……这些都是模糊的问题,而且没有必要因为现实的目的对此做出答复。但尽管如此,问题基本上已经清楚,这就是:像情感和理性一样,良知是人性中的核心构成,它是我们所有了解善恶、获得关于善恶知识的神圣感官。一个六个月大的婴孩,尽管当良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骚动的时候他尚不知如何表达,但是,他人的责备神情却会使他垂下眼睑并把脸埋起来。注意,当这个孩子本来很乖的时候,他的母亲可能会逗弄他,这种逗弄的结果是混淆并遮蔽了他的良知,最后,这个可怜的小东西的未经教化的良知虽然照样会表现出来,听到别人的话会谴责自己,但他却并没有获得明确的是非善恶的观念。这类事情使我们看到了父母肩负的重大责任。儿童带着道德的潜能来到这个世界,借助敏感的官能,他辨别体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他面对善行的时候——无论这种善行是他自己所为还是别人所为,他都会感到愉悦,同时,他会对恶深感厌恶和痛恨。但是,可怜的孩子,他就像一个不知道怎样用罗盘转向的航海家。他生来喜爱善,痛恨恶,但他却对善恶一无所知。他所拥有的微弱的直觉尚不足以使他形成一种关于善恶的信念,因此,他只能愚蠢地听命于他人。
儿童的良知是一种不发达的能力而不是至高的权威如果你注意你就会发现,儿童内在的良知并非至高的权威,而是一种尚不发达的能力。问题是,这个初生的稚嫩的生命主宰是如何在教育之下逐渐形成意志的?是如何拥有决断人的行为这种高级功能的?虽然良知可能由于错误的教育而铸成大错,一个人可能会受良知的驱使而在信徒中间大开杀戒,在另一方面,除非在善良天性的支配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神圣、正直和节制的生活。良知,不仅是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也能训练有术地认识这两者的高下。这正如一个人可能会非常敏感地鉴别什么样的人是合乎他的要求的品茶员,但是,前提是他自己必须是一个技艺精深的品茶专家,他的品味不仅对他的雇员有价值,也会给他自己带来利益。
本性
意志的良知以及对良知的引导和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知先前存在的状况。对良知的提升绝不能和无知相提并论。没受过教育的人有我们不了解的他们自己的生命顾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理解昔日英国军队中的印度兵的叛乱何以会成为可能,其叛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些印度兵怀疑分给他们涂抹大炮所用的油是肥猪油和肥牛肉脂肪的混合物。我们把那些超越了我们想象的顾忌称之为迷信和偏见,而且,除非站在认同那些禁忌并理解其内在道理和内在正义的立场上,我们不愿把那种行为看成是正义的,甚至当我们被原始的道德情绪煽动起来的时候依然如此。
决断的过程即良知进行判断的过程
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在良知就既有的事实做出判断之前,一定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推敲精心推断的理由。实际判断一定要平衡这两个方面,然后,权衡利弊,度其短长。必须集中注意力,调动所有脑细胞去面对所要处理的问题。惯常的正确表现是,一定要满怀感情,一定要使自己的善行看上去更从容、更喜乐。同时,要突出心中的欲望。但面对事实,面对自己灵魂的法庭,良知、公允的判断、对事情的功过的如实表述则是必须的,最后,做出正义的决断。意志执行良知所做的决定,只有这种行为与良知的决断保持同一的人,才是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我们可以无条件地相信的那种人。但就具体事件来说,这个过程太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中有数千件事情等着他去决定,如果都这样细致纠缠起来,结果会怎样?这恰恰是以经过训练的智力为基础的经过教化的良知的优越之所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需要对事物做出判断,有了经过教化的良知,忠告就会随时存在。
经过教化的良知几乎都是健康的
这里是一种对儿童进行全方位智力训练的高尚动机。他要求你给出你能给他的最高尚的教养,这样,以精心培养的习惯为基础,加上各种智力能力的支撑,他的良知就会时时处于一种警觉状态。如果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良知,他的生命必然是高贵而美好的。经过教化的良知可以声称——如果确实可靠——无论怎样,它几乎都是健康的。年轻人,无论怎样心地善良,无论怎样古道热肠,他们都容易犯错误,主要原因是,他们将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在某一种义务上、某一种生命理论上,以致损害了别的许多东西。所以说,真正的人的成熟才是人的真正意义的成熟。
儿童的善的良知
甚至能力和良知尚处在稚嫩的发展阶段的儿童也会说,“不,我不能,因为这不对”;“好,我愿意,因为这样做是对的”。面对摆在面前的诱惑,一旦一个孩子能给出这样的答案,这个孩子就可以处世了,因为良知的其他方面,如发展,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生活的适应和调节,会随着智力的成熟而不断成熟。但是,如果认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纪律必须保证作为道德意识的善达到最高水平,那么,就良知自身的训练而言,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快速提高精神境界,最后连一丁点恶的痕迹都不放过并彻底把它们扫地出门吗?
寓教于乐的道德教化
没有任何形式与内容的教育比寓教于乐更美好、更细致,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成年人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最容易犯错误。谁都知道大人和孩子讨论那些原本美好的道德问题是多么乏味。大人们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给出上百个新奇的解释或借口,尽管如此,在该受感动、该表现出惊叹欣羡的地方孩子们还是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们只是在拿这些问题开玩笑。比这更让人感到无聊的是,他们那一脸正经、一脸严肃甚至诅咒连篇竟都是出自他们的好心好意。明智的父母常常会为孩子的必要的道德意识感到发愁。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成熟的良知要求有成熟的智力做支撑,但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既不具备成熟的良知也不具备成熟的智力,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暂且放下。总之,我们不应该鼓励儿童就对错问题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也不要给儿童看那些对人的行为发表官方意见的小书。
儿童在道德意识方面的茫然无知
关于儿童自己的行为,会有人要求他们检查自己的行为吗?是的,他们不光被要求检查自己的行为,而且还被要求检查自己的话语,但行为动机可以不必检查。不要逼迫儿童做任何能够养成可恶的反省习惯的事情。而且,当让儿童反思他们的举止时,一定要考虑到儿童在道德意识方面的茫然无知状态,一旦大人碰巧发现儿童道德意识的无知程度,儿童的这种无知对他们来说简直会成为一个不解之谜。当然,大人并不总能发现这一点,因为,尽管大人不停地唠叨,还有着对孩子的友善和爱,但儿童的生活实际与大人则是很少沟通的。他们冒犯真理、不顾谦虚、无视爱而犯下严重的罪过,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做错了,同时,他们却为某个微不足道的小罪过而备受灵魂的煎熬。他们会你争我斗、小偷小摸及做类似令人震惊的事,父母惊恐地以为他们一定是本性很坏,实际上却未必如此。他们之所以这样,原因是他们的良知尚处在未经教化的原始状态,他们还没有形成明晰的道德意识,还没有形成好与坏的明晰的界限,因此,他们在善恶两方面都容易犯错误。我曾经见过一个十二岁的将死的女孩,她被巨大的悲痛弄得精疲力竭,痛苦不堪,因为她曾经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她为此而感到害怕。是的,她是这样说的(没人知道她是怎么学会“不可饶恕的罪过”这个词的)。她的罪是什么呢?她的罪就是她在做祷告的时候没有跪在床上!儿童对最普通的事情的善恶的辨识能力的缺失的确是可悲的,但是,人们却又常常像对无所不知的人似的那样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有良知,好像良知不是心灵的组成部分,而是随时等在那里给人指路的万能的神一样的存在!
仁慈——向儿童传递道德意识的手段
如果一个儿童故意做坏事就是另一回事了,可他是否故意做坏事又是无稽可查的。我觉得,现在非常迫切的事情是,教育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这是他们的真正需要。这种教育不是偶一为之的,而是规律性的、是循序渐进的。比如,这个星期把仁慈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母子之间聊一个话题,说说儿童喜欢的关于仁慈的事——最好要讲得简短。仁慈就是爱,它通过人的举止言谈表现自身。让爱封尘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爱必须像泉水一样,喷涌出来,流入小溪,然后由许多小爱汇集成大爱,并由这种大爱演化为仁慈。接着,讲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仁慈的举止,对兄弟姐妹、对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对父母、对成年的朋友、对仆人、对生活在痛苦和不幸中的人、对聋哑人、对我们没有看到但我们可以想到的人——对所有那些穷困潦倒者、对所有异教徒。每次都给儿童灌输一种观念,每次都用仁慈的爱的例子点燃他们的心,使他们从心底生出也想做一个仁慈的人的欲望。让故事和谈话使儿童产生对美德的渴望,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模仿”。从各个角度给他们讲解什么是仁慈,最后,以这样的原则作为结束:要做慈善的人或“彼此相爱”。要让他们知道,这是造物主给儿童和成年人立的法则。至此,儿童在道德意识方面获得了教育,在责任感方面也有所收获。如果一个儿童在这两方面受到了真正意义的教育,如果他破坏了仁慈的原则——这原则是他所了解的——他的良知就会判定自己的破坏行为为有罪。不要给儿童举那些犯错误以后会如何受到惩罚的威吓他们的例子,因为人类天性中有一种阴郁的倾向,要坚持给他们讲那些美好的东西,讲那些大大小小的、那些像号角一样在他们的生命战场上使他们心情激荡的事例。
纪律使得道德意识发生作用
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而言,谦恭、坦白、感恩、体谅、诚实等各种做人的本分中的事足以填补母亲和孩子的关注空间。在这种关注的过程中,儿童的义务观念无时不在形成,在道德意识方面他们也随时接受着教育,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意识被不断内化。与此同时,做母亲的要妥善地履行她作为保护天使的职责,要时刻保持一种警醒状态,不要让孩子在涉及道德行为的地方失足。既然她已经使义务在孩子的眼里成了美好的事情,那么就要引导他们为了义务去做事,因为我们只有在尽义务的行为中才能学会尽义务,并在这种行为过程中使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当一个母亲教导自己的孩子尽义务的时候,实际上,她是在教他倾听良知的声音,有一个声音在他的心中说,“做这个”或“不要这样做,”他义无反顾地服从他内心这个声音的指引。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这样做等于我们在制造一贯正确而不是靠造物主的力量将良知植入儿童的灵魂,但是,良知或者说道德意识,它也是靠纪律约束方能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