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全师避敌:师,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避开。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译文】
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以退为进,伺机破敌,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计谋典故】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于是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
晋文公故意先撤退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同时,派人前往秦国和齐国求助。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时,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楚右军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楚右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楚右军大败。晋文公又派士兵假扮成楚右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故意弄出来的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还是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很快便将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时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而自己也被敌军包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损失惨重。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战机。【计谋解析】
“走为上”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避免硬拼而及时撤离的一种谋略。但是,暂时的撤退绝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胜利。那些稍遇挫折,便丧失信心,望风而逃,这是典型的逃跑主义,不能与“走为上”计相提并论。在一定情况下,以走为上的应变术,是避开对方的攻击,保存实力,为下一场战争作准备的上策。
以退为进,制造商机
商场如战场,因此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不可一味攻击,必要时应采取主动撤退的方法。
1994年年初,武钢要筹备召开订货会。订货地点设在哪里好?按照常规,订货会放在武汉或武钢召开最好。家门口办事更方便,人员也便于召集,会议的成本也最低廉。然而,时任武钢销售部长的李裕荣否定了这个方案。
他算了一笔账。1993年11月,在汉口召开一次订货会,推销产品100万吨;同年12月25口,在武昌又召开一次订货会,推销产品13万吨。加上会外成交,全年在湖北共销出200多万吨,等于武钢全年总产的40%。如今,这批钢材在武汉的库存里还有100多万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的迹象是:许多客户到武钢来,不是购买武钢的钢材,而是推销自己的库存钢材,与武钢争夺客户。
与此同时,武钢销往外地传统市场的钢材数量,山东省、四川省及上海市仅各占武钢年产量的3%,江苏省和广东省只占6%~7%,其余地方所占的比例就更低。
物以稀为贵,货以缺为俏。库存100多万吨钢材的武汉,已变成厂储备钢材的洼地;受此影响,湖北也成了钢材价格的洼地。此种态势下,这里的价格决不会走高,行情也决不会走俏。因此,决不能在这里再开订货会。应该离开洼地,而且离得越远越好。
“避而有所全,则避也。”这句千古箴言,历来为兵家所推崇,也历来为商家所借鉴。
李裕荣断然拍板,1994年全年少在湖北地区召开订货会。
他亲率人马,相继赶赴青岛、西安、合肥、南京、成都、石家庄及乌鲁木齐7个城市,远离家门召开订货会。会上,他反复宣传武钢的批量优惠政策。在这些各省省会城市召开的推销会上,要求和省级金属公司发挥大商家的领导作用,并明确告之,可以把所属县、市及辖区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收集起来,变成大额资金拿武钢的大盘子,享受大批量订货的优惠政策。当然,此间只需注意一个问题,即谁订货、谁付款,订货和付款单位名称要一致。这是武钢为了消除经济纠纷的方法之一,目的是为厂不出现“三角合同——甲订货、乙付款、丙收货”。对此,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即将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就是了。不出所料,每一次都反响热烈,价格适中,销量也可观。凭此“避实击虚”之举,这年武钢生产的450多万吨钢材全部销售完毕。
经营者要善于权衡得失,选择进退见机行事。李裕荣走为上,找到了好的商机。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当然,撤退是最难的,如果无法掌握时机,勇敢撤退,或许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懂得及时退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久,松下公司接受委托经营一家濒临倒闭的缝纫机公司。起初,松下幸之助认为凭自己多年的经营实践,使这家缝纫机公司起死回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由于对这方面的业务比较生疏,而且当时经营缝纫机的公司众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松下不得不寻求保身之策。
松下意识到必须及时抽身,于是便立即退了出来。松下后来很感慨地说,若当时要是考虑花了不少投资,害怕退出会有损失而犹豫不决的话,反而损失会更大。
松下公司还有一次这样勇于撤退的案例。
1964年,松下公司宣布从大型事务用电脑业撤出。在此之前,松下公司已对大型事务用电脑投注了十几亿日元的研究费,并且已经达到实用化的阶级,但还是取消了这个项目,外界的议论是:“松下公司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所以取消。”其实,松下是从全日本的需求性这个观点来判断,认为公司不一定要投入这个事业,其他更可行的事业还有不少,所以才取消的。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和美国著名的大通银行副总裁会谈,松下问他,日本已经有七家公司制造大型电脑,这样下去,不可能大家都生意兴隆,并询问他的看法。这位副总裁说,姑且不论一般产业用或家用电脑,若是大型电脑,不久之后将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你还是让给别人吧。后来,松下就果断地决定撤出大型电脑业务。
现在,家用电脑和个人用电脑不断成长,只有大型电脑没什么成长,因此,每逢看到各制造厂商正为恶性竞争而苦恼的时候,松下就庆幸自己的及早退出。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具有坚毅、刚强性格的人,所以才会有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更是一个懂得进退的人,所以才有松下公司的发展壮大。
一个人有宏伟的胸怀和抱负,有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是好的。但这一切都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如果只看重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或者对某一次行为的结果估计过高,那么就会对未来的规划产生盲目性,从而跌进悲剧之中,折戟沉沙。
在商业竞争中,要知进退,不能以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把事情做到底。这种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人,往往会碰壁。经营和作战一样,要知道何时前进,何时撤退。大家要记住,为了成功,撤退也有必要。这是因为只有能够真正把握时机,懂得及时退出的人,才是真正的经营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