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全鉴(第2版)
48433900000007

第7章 第六计声东击西

【注释】

①敌志乱萃:萃,即悴,憔悴。这句话是指敌人情况混乱、疲备不堪。

②不虞:未意料到,未预料到。

③坤下兑上之象:《易经》中的“萃”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兑。此卦三阴聚于下,二阳聚于上,各依其类以相保,群阴虽处致用之地,高居最上之位,都为了保阳,所以“萃”卦六爻都说“无咎”。如果使这种群阴保阳的局面受到扰乱,就将祸乱丛集,有意料不到的困难与危险。

④利其不自主而取之:不自主,不能自主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或攻击目标。【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突变事情的发生,这就像是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干扰一样。我们应当利用敌人不能自控的时机,对其发起猛烈进攻,从而获得胜利。【计谋典故】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但是,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为此,班超决定先平定莎车国。莎车国王闻讯便向北边的龟兹国求援。龟兹国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国。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显然是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只能智取。

于是,班超决定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来应对敌人。他先派人在军中制造打不赢龟兹的言论,并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国的俘虏听得一清二楚。然后,在一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而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并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龟兹国王听说汉军撤退,赶紧下令兵分两路,趁机追杀逃敌。同时,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然而,龟兹国王并没有察觉,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待龟兹国王过去后,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国军队,迅速回师杀向莎车国。莎车国王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国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国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见大势已去,只得收拾残部,悻悻地返回龟兹国去了。

班超之所以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打赢这场战争,这主要是得力于他所采用的“声东击西”故意迷惑敌人的策略。【计谋解析】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从而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通常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巧妙地制造假象,促使对方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声东击西”之计时,必须先充分摸清对方的情况。

巧言迷惑,逃离虎口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在社交中常常会为了让自己更顺利、更隐秘地达到目的,而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

比如,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时,就是采用陈平的声东击西之计逃离项羽的软禁。

秦朝末年,楚怀王命令项羽和刘邦分路进攻咸阳,并当众宣谕“先入关者为王”。

虽然刘邦先入咸阳,但权力都尽归项羽。刘邦反受项羽的控制,并被改封为汉中王,驻节南郑(今陕西)。项羽的谋臣范增认为刘邦在将来会与项羽争天下,屡次建议把他杀掉。但是,项羽不忍杀刘邦,便使之不能上任,留在咸阳,名为辅助,实则软禁。

刘邦急欲逃脱虎口,便向张良问计。张良拿不定主意,便去拜访陈平。陈平思考了一会儿后,附耳对张良说了几句话,使得张良拍掌大笑,连称妙计。

不久,由于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让其离开彭城,因此就得让范增去处理相关事宜。范增临行的时候,向项羽提出约法三章:一、不得离开咸阳;二、重用韩信,若不用则杀之,避免为他人所用;三、不得使刘邦归汉中。项羽应允,范增才启程。

待范增走了许久后,陈平便再次上表,言及国家经济首在节流。目前,几十万军队驻扎在咸阳,坐吃山空。不如将各诸侯遣回驻地,以减少开支……

项羽准奏,立即命令新封各诸侯限期在五天之内返回各自封地,唯独不准刘邦行动。

刘邦大惊,害怕项羽有加害之意,急忙与张良商量计策。张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刘邦上表,跟项羽请假,说是要回乡丰邑省亲。

项羽看阅了刘邦的表章后,思考了一阵,便对刘邦说:“你要回乡接取父母,也是一片孝子之情。但是,这恐怕不是出自于你的本意,而是因为我让你留在咸阳,才提出这个要求的吧!”

刘邦假装悲伤地说:“我父亲年事已高,无人侍奉。我日夜挂念,时刻放心不下。往日见陛下初即位,事务繁忙,所以不敢开口提省亲之事;今见各诸侯均返回驻地,能享天伦之乐。只有我留在这里,又不知何时才能见到老父!”说着,刘邦便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张良故意唱起了双簧,出班启奏道:“虽不能让汉中王回乡去接取家眷,但可以让他回驻汉中。同时,派人去他老家把他的家眷接到这里来作抵押,以使他规规矩矩地做人,莫生妄念!”

听罢此言,项羽点了点头,说:“你说得虽然有道理,但我不放他回汉中,就是怕他生异心。”

陈平又趁机启奏道:“陛下封刘邦为汉中王,已布告天下,臣民共知。不让他上任,但恐不足取信于天下。有人会说陛下一登位就说假话,他们对以后的法令不是也会阳奉阴违吗?还不如听张良的话,拿刘邦的家眷作为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保全信誉,又能约束刘邦,岂不两全其美。”

沉思良久后,项羽才无可奈何地对刘邦说:“既然大家这样说了,也在情在理,那么我现只准你去汉中赴任,但不得回丰邑。明日就启程吧。”

听了项羽这番言语,刘邦心中无限欢喜。但外表上却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拜伏不起,继续请求允许回乡省亲。

项羽也有些心中不忍,便安慰他说:“你还是好好地去汉中赴任吧,我会把你的家眷接到这里来抚养。等你到了汉中,把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再派人来接,也不失奉养孝敬之意!”

这时,刘邦才勉强起身,感谢项羽的大恩大德。

刘邦回营后,立即下令部队,火速启程,众将士便浩浩荡荡地奔往汉中去了。

至此,刘邦终于得救回汉中。

刘邦故作姿态,声东而击西,使项羽在错误的表象影响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不想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或者避免尴尬,都可以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施用此计还要熟悉并巧妙利用对方的心理。

谋此击彼

虚张声势,让真正的战斗目标隐而不宣,在发动战斗命令后突然向真目标奔袭,让敌人惊慌失措,这种指东打西的战术在市场竞争上也是一种策略。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为马岛)的主权而爆发了一场战争。马岛的海岸线曲折,总长1287公里,有许多避风海湾和自然港。在战争中,英军选择在圣卡洛斯水域的海滩登陆。这片水域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这就是入口处水深达36米,可供大型船只停靠。另外,岸上的地域开阔,利于部队登岸后展开,并且可避免被集中的炮火击中。但是,其地势也有不利的一面,这就是海湾狭长,其宽度仅为6~16公里,严重限制了舰队活动空间,无法建立大纵深的防空警戒,易遭对方飞机集中攻击。同时,这里的交通也很不便利,只有一条小道与马岛首府斯坦利港相通,并且沼泽密布、道路泥泞,交通困难,不利于登陆部队向斯坦利港运动。由于以上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阿军认为英军决不会由此登陆,因此只派了很少的警戒部队,而将防御重点部署在海面较为开阔、道路条件较好的斯坦利港、达尔文港及古斯格林。针对阿军的部署,英国应该如何来迷惑阿军,顺利登陆呢?

为了迷惑对方,以假乱真,英军在1982年5月初采取了多方面声东击西的措施,以掩盖在圣卡洛斯水域登陆这一真实目的。首先,英国各报刊大量登载假预测、假分析,谎称英国将在西岛或东岛南部登陆。就在发起登陆作战前不久,国防部的官员仍向报界佯称:英国军队目前只是采用小股作战部队对阿军袭扰,以使阿军疲惫、消耗,不准备大规模登陆。就在登陆前两天,英军又用飞机连续轰击西、东岛南部,对北部却不闻不问。就是到了5月20日的午夜,登陆已迫在眉睫,登陆舰船向圣卡洛斯水域进发之际,英特遣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仍在自东北方向驶往马岛南端海域,佯示向马岛南部发起进攻。就在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时,英国军队仍不断用飞机、军舰对斯坦利港、古斯格林、豪沃拉港、路易港和狐狸湾进行轰炸和炮击。突击队还煞有介事地在达尔文港、狐狸湾和路易港强行登陆,并发起牵制性攻击。

英军做了上述的“声东”措施,还感觉不够充足,又在登陆作战步骤上精心安排。英军先把阿军的一切通信设施全部摧毁,使阿军无从得到消息,不能及时空援。同时,为了使“击西”的意图绝对保密,又采取了无线电静默,中断向美国提供英、阿双方舰位的情报。

由于英军采取了上述措施,使得阿军一直被蒙在鼓里,迫使其不断加强对斯坦利港和南部达尔文港的警戒与防守,放松了对北部圣卡洛斯水域的警惕。结果5月21日凌晨,英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没费吹灰之力,成功登陆。直到天亮后,阿军才醒悟过来,可是为时晚矣,英军已在圣卡洛斯水域的岸上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从而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

尽管以后阿军对英军展开了猛烈的轰击,但始终没能扭转战局。英国在圣卡洛斯水域登陆的成功,为其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议题,旁敲侧击

“声东击西”的计策不仅被应用在战场上,而且在谈判中也被广泛应用。在谈判中,运用“声东击西”的计谋,将自己的真正目标隐蔽起来,而把一些次要的问题渲染成很重要的问题,使谈判对手产生疑惑和动摇。

20世纪80年代,我国某公司与日本商人洽谈购买国内急需的农业加工设备。由于日本商人有着丰富的谈判经验,其谈判手法多变,谋略高超,因此我方不敢掉以轻心,组织了精干的谈判班子,并对该类农业加工设备的国际行情做了充分了解和细致分析,制订了谈判方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预测性估计。虽然我方做了各种可能性预测,但在具体方法和步骤上还缺少主导方法,对谈判的取胜没有十分把握。

谈判开始,按国际惯例,由卖方首先报价。报价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有很深的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报价过高会吓跑对方,而报价过低又会使己方无利可图。在一般情况下,一位报价老手会在科学分析价值构成的基础上,在协议区内报高价。日方对报价极为精通,首次报价为1000万日元,比国际行情高出了许多。日方这样报价,如我方不了解国际行情,就会以此高价作为谈判基础。但是,由于日方曾卖过此高价,因此,即使我方了解国际行情,不接受此价,他们也有辞可辩,有台阶可下。

我方通过事先的准备,已充分了解国际行情,知道日方在放试探性的气球,因此果断拒绝了日方的报价。于是,日方采取迂回策略,不再谈报价,转而介绍产品性能的优越性,想用这种手法支持自己的报价。

我方不动声色,旁敲侧击地提出问题:贵国生产此种产品的公司有几家?贵国产品优于A国、C国的依据是什么?用提问来点破对方,说明我方已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即日本国内有几家公司生产,并且其他国家的厂商也有同类产品,而我方则有充分的选择权。

日方谈判负责人充分领会了我方提问的含义,故意问他的助手说:“我们公司的报价是什么时候定的?”这位助手是演双簧的老手,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以前定的。”日方谈判负责人听罢,便笑着说:“时间太久了,不知道价格有没有变动,只好回去请示总经理了。”我方也知道此轮谈判不会有结果,于是宣布休会,给对方以让步的余地。奇迹果然发生了,日方以为我方是有备而来,在这种用自己造成的竞争态势下,不得不作出了退让。

谈判时为了互通信息、加强了解,双方都会通过旁敲侧击、良谋生花,从对方的口中套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因此,在谈判时,一定要既防又攻,并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声东击西”在对待对方的高压手段时,可称得上是一个有效的反击策略。但是,由于这一策略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应用,易被人识破,因此在应用这一策略时,一定要注意运用得体、巧妙周到,不要让对方看出破绽。

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及顺手牵羊共六计。敌战计是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由于在现实战争中,不管双方兵力如何,都要与敌人面对面作战,因此在与敌人对阵时,既要有胆识,又要审时度势。战争是敌我双方战斗力的较量,要想取得胜利,不仅要提高己方的战斗力,还要削弱敌方的战斗力。本套计策是分别从诳之、藏之、观之、安之、舍之、积之六方面来展开介绍的。

【计谋原典】

诳也,非诳也①,实其所诳也②。少阴,太阴,太阳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