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传奇张家界
48447700000028

第28章 登位天子(2)

张兑回道:“当今天下大势,已被朱明王朝占得差不多了,虽然各边缘省份仍有起义不断,但目前尚未形成合力,与官军重兵尚难抗衡。当然,天下局势好比下棋,随时都会变化的,如果造反举义的队伍多了,又能形成股合力对付明军,明朝的天下也就会难保。所以,你们举义能否成功,一切全看造化了。”

在旁边一直未吭声的张静儒,这时插言道:“张道长说得极有道理。我们也想与各地民军结盟,形成合力。但现在周边土司大都归附了明军,你觉得我们该用何策才能壮大义军?”

“我给你们送四个字,你们不要再问我了。”

“好,你说吧,哪四个字?”

“远交近攻。”

“啊,远交近攻!张道长的建言与我所想的不谋而合。”张静儒兴奋地说,“我们现在与五开的苗王吴面儿已有联络,如再派人到思州去与镇远等地土司首领联络,就能形成相当合力。周边的土司能合则合,不能合咱们就去进攻征服,这样就可大大扩展地盘和实力。张道长,你说的远交近攻就是这意思吧?”

“我说了,你们不要再问我!”

“好,多谢大师!”向大坤满意地道:“我们该回去了。”

张静儒又道:“张道长,我们算起来是本家,我原本也在龙王洞当道长,只因向王恳请我出山,才答允他当了谋士。过一段后,我还会回去归教的。”

“原来你也是同门。”张兑道:“欢迎以后常来往!”

“好,我们要走了,你能否给我留个手迹作纪念?”

“可以!”张兑随即到书房取出笔墨,挥笔写了一会,然后将那手迹折好用信札装了,送给张静儒道:“给你录了首诗,你拿回去慢慢看吧!”

张静儒道:“多谢道长!”遂与向大坤一起告辞张兑,重又向山下走去。

四十六

当晚回到慈利城,张静儒当着向大坤的面,将张兑的手迹取出一看,只见那宣纸上用毛笔恭恭正正写着一首诗: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

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

风萧萧兮木叶稀,声嗷嗷兮雁南飞。

嗟人世兮日月摧,老欲死兮犹贪痴!

伤人世兮魂欲飞,嗟人世兮心欲摧。

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

青山夜兮明月辉,青山晓兮明月归。

饥餐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

无乎饥兮无乎为,此心灭兮哪复为!

天庭复有双华飞,登三宫兮游紫微。诗作之后有一行小字写着:张兑录丹阳《归山操》诗书赠静儒。向大坤问道:“这丹阳是谁?”

“此人乃全真道大师。”

“他录这首诗的意思,是想劝你回归教门吧?”

“是啊,是这个意思。你看这两句‘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说得多好!我也真想早日结束这战事,去炼道入仙该多好!”

“等义军将来取得了胜利,你可以回归教门,那时我决不拦阻你。但现在我们可小不得你这位军师!”

“我知道,现在要回归我于心不忍,但你要我留下,需听我一劝。”

“你说吧!”

“我们要采纳张兑的建议,实行远交近攻策略!要马上派人去思州进行联络。”

“这好办,我会让向大望去思州一趟。”

“好。”张静儒又道:“我们撤回袁家界后,要抓紧举行登基仪式,等你称了天子,就更好号令了。”

“行,一切听凭你安排!”向大坤回道。

第二天,按两人商定的计划,向大坤即率部撤出了慈利。队伍从江垭入索溪,再从石家檐上山到了袁家界山顶。沿途路上,只见各种奇特的石柱拔地而起,巍然耸立。这些石柱有大有小,大的石柱方圆有数里,高约一二百丈;小的石柱顶尖方圆不到一平方米,高度亦有一二百丈。每座石柱的缝隙间都长着一些青郁郁的矮松树。而石柱向阳的一面则多呈棕黄色,当阳光照射之时,石柱上的岩壁便灿灿生辉。这整片的石柱面积约有数万亩,其形状千奇百怪,似乎像什么植物、动物或人像的都有。比如,在石家檐一侧的深谷之中,有几根石柱尖尖的像竹笋又象笔杆,后人将其命名为御笔峰;在石家檐另一侧,有一座石柱形似一个低头俯视的美女,她的头上插有鲜花,胸脯微微隆起,手里抱着一只花蓝,仿佛正微笑着把鲜花漫漫撒向人间……后人将其命名为“仙女献花。”在离石家檐西约半里之外,有一个长约二百米的峰台从北向东横峙,形如在海上航行的木船,后人将其命名为“石船出海。”此外,这一带还有后人命名的“武士驯马”、“点将台”、“情人幽会”、“望郎峰”等众多景观,因其形状怪异而无不引人注目。

从石家檐往向王宫殿去的路上,向大坤一面行走,一面兴致勃勃地就观看着这些山景。快到达向家湾时,天空忽然起了乌云,须臾一阵狂风吹来,天上随之下了一场骤雨。众人忙闪进路旁的岩洞躲避。这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半小时,天空又现出了碧蓝的颜色。大家从洞中出来,只见太阳从远处的云层中又露出了笑脸。此时,山谷中忽又腾起一片片翻滚的云雾,那些稍低些的石柱很快大片被淹没。稍高些的石柱,则在云雾中半隐半露。所有昂出的岩峰在云蒸霞蔚中,显得格外娆绕多姿,绝美无比,众人看到这奇幻的妙景变化,都无不啧啧称奇。向大坤亦感叹道:“此山景观犹若仙境,这是上天所赐福地,我看此山可名天子山。你们觉得如何?”

张静儒道:“向王英明,您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您现在要当天子了,这山改名叫天子山,最合适不过。”

“那就这么叫吧!”向大坤一锤定音。

从此,沿索溪峪之上的山峰便被统称做天子山了。

四十七

当日下午,向大坤一行回到了向王宫殿。休息一阵,吃过晚餐,向大坤便召集张静儒、杨子清、向大望、向岩山等人,商议了一番登天子之位的筹备事宜。

向大坤道:“此次义军攻占慈利,人马扩展至两万多,咱们拥有的地盘也大多了。诸位部将再三相劝,要立我当皇帝。我已答允登天子位,但礼仪不知是否繁琐?”

白岩山道:“据我所知,按古礼应筑坛祭拜天地诸神,拜前要沐浴斋戒,还要写祝辞一篇。”

张静儒道:“这些都好办,祝辞由我提笔,只是皇帝皇后的衣服要请裁缝赶制,群臣亦要穿戴好一点。”

杨子清道:“制衣请裁缝之事由我去办,筑坛之事也不难,多调些人手,很快能办成。”

向大坤又问:“日期选在哪一天为宜?”

张静儒道:“我已择好吉日,三天后即已丑年四月五日,宜登大位。”

“好,就照大家所议去办,三天后如仪举行。”向大坤作了决定。

众人随即作准备去了。

向大望待众人走后又道:“那董昌还押着,怎么处置?”

“我要亲自审问他。”向大坤道,“如果他愿意归附,我想可以接纳他,如若他不愿,那就将他斩了。”

“他是捉拿父亲的仇人,怎能收留他呢?”向大望疑惑道。

“过去他是奉主子之命,又并非主谋。现在他若愿投诚,我们又正需要多用人,当然就可以原谅、接纳他。”

向大坤说罢,就命人将董昌带进来。

须臾,几个待卫将董昌反剪着手押了进来。

向大坤道:“董知县,过去我们之间的恩仇就不提了,我现在只问你,你是愿死,还是愿活?”

董昌道:“此话怎讲?”

向大坤道:“愿死,我立马可以杀了你,愿活,只要你想明白肯投诚归附于我,我不仅饶你一命,还可封任你为我的大臣。”

董昌道:“人谁愿死不愿活,只是你没当天子,怎么封我当大臣?”

向大坤道:“三日之后,我即登天子之位,请你想好。”

“啊!你真要当天子皇帝了?”董昌道:“既然如此,我愿意投诚归附你。”

“好,一言为定,将他的绳子解了!”向大坤命令道。

一个待卫当即将董昌的绳子解掉了。

“从今起,你当我的御史中丞,好好干吧!”向大坤宣布道。

“多谢皇上!”董昌受宠若惊,立刻叩首表态道:“臣一定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