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给“电子陷阱”加个“开关”,控制带光电子爬出陷阱的速度,不就形成长时间发光吗?来自童年时期萤火虫的灵感,终于使肖志国找到症结。
于是,肖志国重复探索-失败,再探索-再失败的漫长过程。他要从成百上千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中,寻找出可以控制电子陷阱放光速度的材料。这时,他又要像居里夫人一样,搅动一口大锅,无数次地重复着蒸发、分离和提纯工作。不同的是,肖志国的工作是在实验室瓶瓶罐罐和自动仪器中进行,先进完善的设备,使实验研究周期大大缩短。
那是一个难忘的傍晚,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肖志国,已经十分疲惫。同学和同事们早已离开实验室去吃晚饭了。肖志国太累了,他趴在实验桌上,用手臂支撑着沉重的头,强睁着昏昏欲睡的眼睛,守护着反复实验得来的粉末。天色已近深黑,突然,一片耀眼的绿光惊醒了肖志国。那一刻,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玻璃瓶中的闪光,难道就是追寻十几年的梦中之光吗?他起身奔向窗前,从玻璃反光中看到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做实验溅上的粉尘也都发出绿色荧光……
“啊!我成功了!”肖志国激动得大叫。此时他再也压抑不住兴奋,抓起一把发光粉末,涂在自己身上,跑出实验室。人们惊奇地发现,有-个浑身闪烁着绿光的人影,手舞足蹈地飞奔在夜色中……
那一刻,是1988年夏天,世界上第一个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的稀土“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在中国诞生了。肖志国梦“光”成真。
六、推广道路不平坦处处篱笆处处墙
1988年底,肖志国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他谢绝导师挽留,决心带着自己的实验室成果,到社会上打拼实干,使它变成工业化产品,为人类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要想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还真不容易。新产品都要经过中间试验和工业生产试验,需要大量的投资,更何况那时候人们对于国产科研成果大多持怀疑态度。
肖志国在许多部门、企业之间奔波,遭到的都是白眼和礼貌性拒绝。任凭他百般推荐,就是没人肯支持这个项目。
1992年,终于有了转机。那时,正值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连市政府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决定支持20万元贷款,作为成果转换启动资金,成立了大连高新技术商业研究所。肖志国开始拥有自己的发光材料科研和中试基地。
20万元,并不是一笔巨资,但对于肖志国,不仅是雪中送炭,简直是雪中送宝;更重要的是,它饱含大连市领导对国产高新技术的关心和支持。正是这20万元,搭建发光事业起飞的平台。
肖志国挑选几个志同道合的助手,精打细算,快速建成一条中试线。不久,生产出完全可以商品化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经过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新型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特点是:白天花10~20分钟,吸收储存外来光,包括日光和各种灯光;夜晚,或者在暗处,它能连续发光12小时以上。这种新材料的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是传统发光材料的30~50倍,性能稳定优良。此外,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环保型自发光材料。尤其重要的是,这项发明是中国人研究成功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它填补了国际上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空白。
因为它,肖志国成为世界发光史上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带头人;因为它,中国开始引领世界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新潮流。
面对性能优良的具有商品价值的产品,肖志国大大松了一口气。他想,这么好的发光材料,该不愁没有人要了吧!无情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当时,肖志国并没有想到个人名利,也不想一鸣惊人,他只想赶快把技术推广出去,让企业得利,让百姓受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把这种材料用到国产手表上。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带上自己的发光粉末南下,到天津和上海两家最有名的手表厂登门拜访。
在天津一家手表厂,一进门就碰到麻烦。厂方听完介绍,看到发光粉末,赶紧把他推出办公室,喝道:“这么亮的材料辐射有多厉害,你知道吗?赶快拿走。”肖志国反复解释,一点儿没用。最后,肖志国一横心,哀求地说:只要你们肯用,我白送你专利,分文不取。对方仍然不为所动,把他轰出厂门。肖志国坐在厂门口,抱头大哭一场。
上海手表厂遇到的情况,更令人哭笑不得。那位厂领导听说有人推广新型夜光粉,连办公室门都没让进,叫嚷着:“这东西有毒,赶快把它送走。”肖志国跑遍大江南北,与发光材料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公司,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接受。“处处篱笆处处墙”,无路可走。
七、一口吞下新材料墙内开花墙外香
1992年,就在肖志国走投无路之时,传来一个好消息,北京将举办“国际发明博览会”。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机会。没想到,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产品。一天,来了两位著名大学的教授,详细询问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原理后,仍然不相信这种材料没有放射性,并认为肖志国的解释缺乏理论依据。情急之下,肖志国抓起一把粉末放进水杯里,一口气喝了下去,坚定地说:“我希望你们相信这是真理。”肖志国的举动,终于打动了两位教授。他们亮明身份,每人要了一份样品,带回去测试。几天后,两位教授打来电话,向他表示祝贺,认为他的发明确实是发光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希望赶快推广,尽快占领市场。
即使这样,国内大多数人仍然不接受,半年过去了,还是四处碰壁。肖志国没有泄气,他想:国内不行,就到国外去,墙内开花也许墙外香呢!
不久,在香港举办的大连市招商会上,肖志国的环保型自发光材料引起外商的兴趣。德国和日本两家小公司提出,如果资料属实,他们愿做国外代理。
事后,他们对拿去的材料样品进行测试,确认可靠性和先进性后,向肖志国发出第一批订单。拿到这批订单时,肖志国高兴得泪流满面。十几年奋斗拼搏,终于有了结果。
这批订单数目并不太大,但是对于肖志国和他的公司太重要了。有了这批订单,说明世界上终于有人承认他的新型自发光材料国际领先;有了这批订单,可以使他的公司免于破产,继续实现发光的梦想。
更重要的是,这批订单几乎是救命的稻草。那一刻,肖志国的公司弹尽粮绝,不仅用完了政府的贷款,就连父母给他结婚用的1万元也搭了进去,公司发不出工资,工作人员吃饭钱都没有,只能揽一些打字工作,买方便面吃。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比较顺利了。肖志国马上用订金改造生产线,修订生产和检测工艺,向外商提供合格产品。事后,德国人在中世纪城堡式豪华宫殿里,盛宴这位来自东方的发明家,并达成协议,把这种材料用在消防安全指示标志上。日本代理公司把这种材料当成宝贝,在肖志国赴日访问时,该商社全体员工到公司门口列队恭迎。对照在国内的遭遇,肖志国感慨万分。看来,墙内开的花,真要在墙外香了!
消息传出,国外厂商纷纷提出合资、合作,或购买专利。有家日本公司提出月薪2万,给车,给别墅,给股份。美国一家公司愿出2000万美金购买专利技术。这些条件在当时是十分诱人的。它可以使公司摆脱困境,可以一夜致富。
在这些利诱面前,肖志国差一点儿动摇。在和日本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后,回到家里,他就后悔了。他彻夜未眠,回忆起童年的梦,研究工作的艰辛,推广路上的坎坷……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不就是为实现中国人的发光产业之梦吗?不行!专利不能拿出去,与外国合作不能进行!好在正式合同没有签。第二天,他找到日本公司,客气但果断地谢绝合作。
回顾世界发光产业的发展历史:100多年前,美国人爱迪生发明钨丝白炽灯泡,法国人克劳特发明霓虹灯,直到1938年美国人伊曼发明荧光灯,所有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如今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发光专利,怎么能轻易转让给外国。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主要原料是“稀土元素”。我国稀土矿藏储量占世界80%,现在有了新型自发光材料专利,完全可以自主开发,形成领先世界的自发光材料产业。中国人也能扬眉吐气!
八、世贸大厦两次爆炸路明公司扬帆起航
有人要问,本章开头就提到,“9·11”美国世贸大厦遭袭,使肖志国名扬全球,怎么变成“世贸大厦两次爆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在“9·11”事件发生前8年的1993年,世贸大厦发生过一次汽车炸弹袭击。恐怖分子将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停在世贸大厦地下停车库,随即引爆,炸毁了大厦的供电装置,使大楼陷入一片黑暗,几十部电梯全部停运。人们涌向安全疏散通道和楼梯间逃生,由于楼梯间一片漆黑,惊慌的人群乱作一团,发生拥挤踩踏,很多人头破血流。紧急赶来的消防队员,足足花了6个小时,才把全部人员安全撤出。在这次事件中,死6人,伤1000余人。
事后,安全消防官员四处寻找能在无电情况下黑暗中发光的材料。最后通过德国那家代理公司,从大连路明公司订到两吨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改造了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就连楼梯扶手和台阶都涂上这种自发光材料。正是这一亡羊补牢措施,才使1.8万人在“9·11”事件中,仅花两个小时,从燃烧的世贸大厦中成功逃生。路明公司因此名扬四海。
接着,各国订单接踵而来。首先是被恐怖分子飞机撞坏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在修复时,全长28公里的楼道、楼梯,全部采用路明的发光材料标志。采用这种自发光材料的还有:波音、麦道、空中客车的5000架飞机,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美、英、法、德、日等国大型国际机场和地铁,国际船运巨头挪威船级社认可的千百艘船只……
路明公司在国际市场取得骄人业绩,引起国内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公安部与建设部决定将路明公司“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列入新审定的国家消防规范,予以实施。天安门广场、人大会堂、三峡工程、上海和北京的地铁及机场、金茂大厦、奥运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率先使用。
肖志国没有满足。他知道新型LED半导体照明材料和器件是节能的重要方向,它比白炽灯节电90%,比节能灯节电60%。如果中国的照明灯有1/3用上LED半导体照明灯具,一年将省下长江三峡的发电量。
于是,肖志国当机立断,收购美国第二大半导体LED材料公司——AXT公司。在大连组建世界上最大的新型发光照明集团公司,资产总值达3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两种新型节能照明光源——稀土自发光材料和半导体照明光源,占国内外60%以上的市场,为我国和世界照明节能做出重大贡献。
肖志国终于实现了童年时代的梦:为人类提供廉价的照明光源。这个梦也为中国和世界“节能减排”树立榜样。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在,肖志国在大连建成一个发光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大批人才。肖志国决心和他的团队继续努力,团结奋斗,把路明集团公司打造成一艘发光材料的巨轮,继续引领世界发光材料新潮流。
今天,肖志国可以骄傲地说,他终于实现童年的发光之梦,让“萤火虫闪光”像一只只明亮的小灯笼,照亮祖国各地,照亮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