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的神奇本领
48461000000002

第2章 动物的觅食技巧(2)

猫头鹰的非凡视力

猫头鹰经常在夜间出来活动,它是一种夜鸟。它全身的羽毛大多为褐色并夹杂有许多小斑点,羽毛柔软,飞起来轻盈得就像一阵微风。它还长着钩状的嘴和爪,嘴和爪都十分锐利。猫头鹰的两只眼睛也与其他鸟的不同,它不是长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猫头鹰的眼睛周围的羽毛呈放射状,在眼睛的视网膜里,有许多呈圆柱形的感光细胞,非常灵敏。由于白天光线非常强烈,猫头鹰什么也看不清,所以它只好在夜里出来活动。

猫头鹰集中的视野,有助于它清楚地确定景物的前后距离,在黑夜里能够成功捕捉目标。猫头鹰耳朵的耳孔极大,耳壳很发达,连地面上一些小动物活动时发出的极其细微的声音,它都能听得到。

猫头鹰主要以老鼠和田鼠为食,有时也吃兔子、松鼠和臭鼬等动物。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里能吃掉上千只田鼠,保护了很多粮食,所以对人来说,猫头鹰是一种益鸟。

猫头鹰与一般鸟类不同,它的羽毛柔软而轻,飞起来没有一点声音,头宽大,圆脸盘,1对大眼睛在脸盘上双双向前。有的种类在头顶的两侧有突起的羽毛,像耳朵似的,称耳突,面形似猫,故得名猫头鹰。

几千年来,人们都把猫头鹰当做有特殊意义的动物。原始人对猫头鹰有很多迷信,那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叫声非常特别。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当人们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时,会认为那是死亡的征兆。在古希腊,猫头鹰又被当成了智慧的象征。

猫头鹰是一种在夜间才真正活起来的动物。而且它全身的各个部位都特别适合这种生活。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猫头鹰的叫声。当猫头鹰在夜里发出那种奇特叫声的时候,它附近的动物都会被这种叫声吓得胆战心惊。如果猫头鹰的附近有动物走动或发出响声,猫头鹰那敏锐的耳朵就会立刻听到。

贴士:在非洲有种猫头鹰,眼睛可以发出像手电般的光,而且亮度可以调节,当地土著就利用猫头鹰来捕猎。更为神奇的是,猫头鹰眼睛里发出的光照在动物眼睛上,动物竟毫无察觉。据非洲当地人说,猫头鹰的眼睛射出的光可以让猎物呆立不动。目前并未知道其他地方猫头鹰是否如此。

猫头鹰的耳朵与其他大多数鸟的耳朵不同,是长在外面的。有些猫头鹰的耳朵附近还长了一种喇叭形的羽毛,能使它的听觉更加敏锐。在猫头鹰听到某个猎物在黑暗中走动的声音时,它的眼睛也能立刻看到那个猎物。猫头鹰的眼睛能有这样的特殊本领,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猫头鹰的眼球在聚焦方面有极大的伸缩性。不管是多远,多近的物体,猫头鹰的眼睛都能立即在它们身上形成视觉焦点,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是因为猫头鹰能在很大的范围内睁开瞳孔。这就使得它的眼睛在黑夜里能运用自如。猫头鹰眼睛的位置使得它只有转过整个头部才能改变视觉方向。

甚至连猫头鹰的羽毛都有助于它捕食猎物。猫头鹰的羽毛十分柔软,这使它能无声无息地飞翔。当猎物还没有任何觉察的时候,已经被猫头鹰抓在手里了。有些猫头鹰是农民的好帮手,因为它们以老鼠、昆虫等其他庄稼的天敌为食物。可也有些猫头鹰让农民损失不小,因为它们吃小鸡和其他家禽。

猫头鹰看起来很有智慧。这是因为它的眼睛眨动得非常缓慢,这使得它脸上比别的鸟富有更多的表情,而这种表情毫无疑问地使人们认为它拥有更多的智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猫头鹰的大脑里并没有储存更多的东西。尽管猫头鹰的头骨(去掉羽毛)有一个高尔夫球那么大,但是它们的眼球基本上和人类的一样大。因此,它的头部就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大脑。

猫头鹰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对夜间生活的适应。它的巨大的瞳孔可以捕获大量的光线,由于它的眼球不是一个球体,形状更像咖啡馆里的摇盐的小瓶,因而,这可以尽最大可能地给视网膜留出足够的空间。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视杆细胞,要多于比对光准确聚焦的视锥细胞,所以,即使没有光线,猫头鹰也能够看得见周围的东西。

猫头鹰的眼睛虽然很大,但是因为眼睛是长在头部的前面,因而不能移动。如果想改变视野,猫头鹰就必须转动头部。如果想要对一个物体的位置进行准确判断,猫头鹰就需要快速地来回转动头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辨别。

除了眼睛与众不同外,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殊,猫头鹰的耳朵非常灵敏。猫头鹰扁平、由羽毛形成的脸盘,就像卫星的碗状天线一样,有助于接收到声波,并传导到耳孔里。耳孔是一条宽大的垂直裂缝,可以通到头骨的两侧。有时候两只耳孔是不对称的,一只耳孔比另一只耳孔的位置高。猫头鹰的耳羽是可以控制的,能够使耳孔产生不同尺寸的缝隙。这样猎物发出的响声就可以到达两个耳孔的微小间隔,猫头鹰就可以据此判断出猎物的准确位置。这种利用耳朵对猎物的位置进行判断的方式非常精确,所以,猫头鹰能够在黑暗条件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捕猎。

猫头鹰还进化出了一种在飞行中不发声的独特体系,这和它具有的非凡的视觉和听觉是一样的。在它的身体上和腿部长许多绒羽,在其飞羽的边缘还有锯齿状的缘缨,这使得通过它身体的气流逐渐减弱。因此,猫头鹰的身体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大许多。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鸟类学者被猫头鹰的这种无声飞行所吸引,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种鸟具有如此隐秘的行为。猫头鹰的羽毛异常柔软,在它的翅膀羽毛上,密生着天鹅绒般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要小于1000赫,而一般哺乳动物的耳朵很难感觉到如此低的频率。猫头鹰这种无声的出击在捕食时具有“闪电战”的效果。

猫头鹰能成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飞鸟,这完全依赖于它独特的羽毛结构。它的夜行对于猎物来说可以说是无声的。现在航空飞机工程师正在致力于对猫头鹰羽毛的独特结构的研究,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制造出声音微小的航行器。

会“悬飞”的隼

隼是飞得最快的一种鸟,它就是利用自己的飞行速度来捕食的。很多鸟、鸦都是丧命在它们的速度之下。隼在展开猎捕行动时,会采用俯冲的方式,它们将身体收合起来,形成一个子弹的形状,飞快地把猎物撞落在地面上,然后再抓起被撞昏死过去的猎物,美美地饱餐一顿。

隼的头很小,翅膀末端呈尖形,这种体型非常适于捕获猎物。它们拥有强壮的腿、锐利的趾爪、极好的视力与速度,一旦发现猎物,就猛扑过去,将它们踢死。隼的嘴巴又粗又坚硬,前端还是钩形的,很适合撕裂、折断猎物的肉和骨头。

隼的家族成员在捕起猎来又快又准又狠,很多同类都怕它们。可是隼却害怕人类,因为人类大量使用各种农药,使它们的食物受到污染,导致它们的身体越来越差。这些直接影响了隼的繁育生殖,有时候,隼宝宝刚生下来就死了。现在,隼家族的成员是大大减少了。

有一种形体小巧的灰背隼,被称为“女士之隼”。在一些国家,有的女士还经常带着自己养的灰背隼去教堂呢。灰背隼以不规则的路线飞行,发现猎物就以全部的速度出击。红隼的飞行特别有技巧,它经常逗留在空中的一个定点上飞翔,这种飞行方式称作“悬飞”,虽然这样比较辛苦,但能使它监视到草丛里正在移动的猎物。红隼发现目标后,会先慢慢下降,然后猛扑过去把猎物抓住。燕隼的视觉非常敏锐,它能在光线很微弱的地方捕食蝙蝠、蜻蜓这样的昆虫,捕到猎物后它还能在飞行中将它们吃掉。

贴士:隼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常追捕鸽子,所以俗称为“鸽子鹰”,有时也在地面上捕食。

游隼也是隼家族的成员,它捕食时会快速飞过鸟类的头顶,再快速俯冲下去,用脚撞击猎物,然后反转身体抓住掉落的猎物,并将它带走。如果游隼抓到一只野鸡当晚餐的话,它只会吃肥嫩的鸡胸肉,而把剩下的鸡肉留给别的动物,并且它在吃之前,会先拔掉野鸡的羽毛。

游隼的时速可以达到360千米,超过某些飞机的速度。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全世界,现在数量已经很稀少了。游隼喜欢栖息在岩石、树林里,经常可以看见它们在空中疾飞,掠捕野鸭等鸟类为食。

一旦发现猎物,游隼会突然加速,贴近猎物时迅速地伸出强健的脚掌,狠击猎物的头部、背部,当猎物被击昏或击毙从高空翻滚坠落时,游隼会快速轻盈地跟着猎物下降,在半空中把猎物抓走。它们的力量极大,有时竟会打破乌鸦的头或是在苍鹭背上打出一个鸡蛋大的洞。

游隼的个头和乌鸦差不多,背部多呈蓝灰色,腹部是白色或黄色,上面有黑色的条纹。它们喜欢在靠近水边的悬崖峭壁上筑窝。一窝产2~4个红褐色的蛋,小鸟在孵化5~6个星期后出壳。游隼孵蛋是轮流进行的,因为,在孵蛋的过程中温度必须保持恒定,一旦出现停止的情况,鸟蛋可能就永远也孵不出小鸟了。所以夫妻俩总是轮流捕食,轮流坐窝,它们还经常把蛋翻过来,以使每个部位都能够达到温度。蛋中的小游隼孵化以后,会用长在喙尖的特别的“牙齿”啄破蛋壳。出生几天以后,它们的这个牙齿就会消失。蛋中的小游隼孵化以后,会用长在喙尖的特别的“牙齿”啄破蛋壳。出生几天以后,它们的这个牙齿就会消失。

鹈鹕高效率捕鱼

许多生活在水中的鸟都以捕鱼为食,鹈鹕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鹈鹕也叫塘鹅,最大的体长有2米。与众不同的是,它捕鱼的方法非常有趣,它的嘴下有一个皮质的捕鱼“网”,也就是喉囊,全靠它,鹈鹕才能每每大获丰收。

鹈鹕大多成群地生活在海洋、河川和湖泊等处。虽说是水鸟,可它们每天在水中活动的时间并不长,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岸边晒太阳,或者钻进树荫下睡大觉。有时,它们也会飞到空中去散心,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鹈鹕的眼睛非常锐利,即使是在15米的空中飞行,它也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一旦有大的鱼群经过,它们就好像接到命令一样,个个伸长脖子和尖嘴,整装待发,俯冲下去。更为有趣的是,当鹈鹕发现鱼群时,马上会几十只排成整齐的一队,个个张开大嘴向前游动,包围圈愈缩愈小,最后将鱼群赶到浅水处“歼灭”,宛如准备充分的“舰队”。

这种捕鱼方式效率之高,使其他鸟类望尘莫及。每次,它们都会有极大的收获,几乎很少落空。捕鱼时,鹈鹕张开大嘴,兜水前进,鱼和水就会一同进入它渔网般的喉囊。然后,它会立即闭嘴,收缩皮囊,挤出多余的水,并将鱼儿吞食,要是吃不完,它就暂时储存在喉囊里。鹈鹕在岸边岩石上晒太阳时,就会把喉囊缩起来,大嘴藏进背羽,闭目养神。

贴士:鹈鹕的求爱和育雏方式特别有趣。鹈鹕常集大群繁殖。雄鹈鹕向雌鹈鹕求爱时,时而在空中跳着“8”字舞,时而蹲伏在占有的领地上,嘴巴上下相互撞击,发出急促的响声,脑袋以奇特的方式不停地摇晃,希望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得到雌性对自己的垂青。

鹈鹕在陆地上行走很不方便,因为它的腿很短。可是它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但是不能潜水。游水时,鹈鹕的双翅紧闭,放在背上,用带蹼的脚缓慢划水,身体在水中缓慢前进。可是,如果鹈鹕想飞起来,却要花多一点儿力气。在陆地上,鹈鹕要经过助跑才能起飞;在水中,鹈鹕需要踏浪前进,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才能起飞。一旦起飞,鹈鹕就可以自由地飞翔。

有时候,鹈鹕捕鱼时,会飞来一群也是捕鱼能手的鸬鹚。这样一来,鹈鹕在水面上追,鸬鹚在水下面赶,迫使鱼儿向一个地方集中。最后,它们会一起分享捕获的鱼儿,真是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鹈鹕的家庭生活向来不被外人所知。研究发现,鹈鹕夫妇情深意厚,居然比鸳鸯还要恩爱。每到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那里用树枝和杂草筑成巢穴。通常情况下,鹈鹕每窝产3枚卵,卵为白色,大小如同鹅蛋。

清晨,雄鹈鹕替妻子在巢中孵卵,雌鹈鹕出去捕鱼,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回家瞧瞧自己的丈夫。等到中午时分,雌鹈鹕捕鱼归来,它会在丈夫身边,用长嘴巴轻柔地啄它的羽毛,表达自己对它的关怀和喜爱。而雄鹈鹕则纹丝不动,继续孵卵,它不舍得让妻子受累。

等孩子孵化出来后,鹈鹕夫妇会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长大一点后,它们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进它们的喉囊中取食食物。

燕千鸟无惧鳄鱼

鳄鱼是凶残的动物,各种鸟类惟恐避之不及,但是,有一种小鸟却能和鳄鱼和睦相处,并且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这就是燕千鸟,它充当着鳄鱼的“牙签”,所以又叫“牙签鸟”。

原来鳄鱼吃完东西后,牙缝就会被肉屑残质塞满,并且会慢慢地腐烂生蛆。燕千鸟经常会给鳄鱼打扫口腔卫生,它把鳄鱼牙齿间的残羹冷炙清理干净的同时,它自己也能饱餐一顿。

有时,鳄鱼睡着了,燕千鸟就会飞到它的嘴边,用翅膀拍打几下,鳄鱼就会主动张开大嘴,让小鸟飞进嘴里。有时,鳄鱼不小心闭上了嘴,燕千鸟只要在里面拍拍翅膀,鳄鱼就会张开大嘴,让它飞出来。

贴士:“牙签鸟”的大小跟鸽子差不多,长着黑、白、灰、浅黄4种颜色的羽毛,远远望去,特别醒目。这些小鸟特别勇敢,只要有同类或猛禽入侵它们的“领地”,燕千鸟就会展开双翅进行攻击,就算是老鹰,也会在燕千鸟的顽强攻击下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