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的神奇本领
48461000000020

第20章 动物的生活轶事(1)

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大家庭里,我们这个大家庭因为有了各种动物才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可是在动物界也会机场发生一些奇怪的事,对于动物世界一些成员所表现出的怪异行为,一些最聪明的人即使抓破脑袋,也猜不透其中的玄机。所谓的怪异现象其实只是我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缺乏了解造成的好奇心,自然界的动物差不多都有自己奇特的方面。

拥有非凡视力的老鹰

老鹰有准确的识别能力,即使是在几千米的高空,老鹰也能辨别出地上的动物,就连蛇、田鼠这样的小动物也逃不脱它的眼睛,这是因为老鹰的眼部结构非常特殊。它的眼睛就像一台望远镜一样,有两个中央凹:正中央凹和侧中央凹。正中央凹可以敏锐地发现前方的物体,侧中央凹则能够监视旁边的物体,这样即使很宽远的地方,老鹰也可以看到。

贴士:雕是大型猛禽,体形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扇翅较慢,常在近山区的高空盘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形哺乳动物,也嗜食鼠类。

老鹰可以看得这么远,要归功于它的“中央凹”,人类每只眼睛的视网膜上,都有一个凹槽,叫做“中央凹”,而老鹰的每只眼睛里却有两个中央凹,它们分别集中在眼睛的不同区域,发挥不同的作用。

鹰眼的视野近似于球形,能看到非常宽广的区域,并可以在保证飞行的同时在地上搜寻猎物。除此之外,老鹰的每个中央凹用于看东西的细胞非常多,比人类的视觉细胞高出6~7倍。同时鹰也和别的鸟一样,眼内有梳状突起,它好像一个过滤器,能起到减弱眼内的散射光的作用。所以,鹰的眼睛不仅比其他动物看得远,而且看得更清楚。

信鸽的磁场感应

信鸽亦称“通信鸽”,是我们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人们培育,发展,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

信鸽的本领可高强了,无论主人让它飞多远去送信,它都能够准确无误地送到,而且在信回来的时候,从来不会迷路。那是因为鸽子具有识别天的能力,可以依靠太阳和星星识别方向和地理位置。同时鸽子两眼之间有一个突起,它像指南针一样,能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为鸽子指明方向。这些特殊的构造,让鸽子拥有送信的本领,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贴士:鸽子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

鸽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和平的象征。鸽子象征和平的典故来源于《圣经》:上帝降洪水灭世前,命令诺亚造方舟,让他携带全家和地上留种的各种动物一起避入。40天后洪水退落,诺亚放出一只乌鸦去打探消息,可是这只乌鸦却一去不复返。于是诺亚又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鸽子口衔一枝橄榄叶飞回,诺亚便得知地上洪水已经退去,平安无事了。

鸽子的腿上有一个小巧而灵敏的感受地震的特殊结构,每当地震即将来临的时候,鸽子总能及时发觉,不停地飞来飞去提醒人们,根据鸽子这个特殊的本领,人类已经仿制出一种新的地震仪,使地震预报更加准确。

人们利用鸽子归巢的性能,先后用于通信和比赛,一直沿用着信鸽这个名称,已不再局限于“通讯”这个单一的含义,并且主要指用于飞翔竞赛的鸽子。

最后,在通讯技术和应用非常发达的今天,信鸽已经退出传递信息的历史舞台。当今社会,无论外国还是中国,信鸽已经是另一场“战争”中的主角。那就是信鸽竞翔比赛。

借窝育子的杜鹃

关于杜鹃的神奇传说很多,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有许多关于杜鹃的诗文。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说的是蜀国的杜宇做了皇帝后称为“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杜鹃鸟的名字,大概就来源于此。

历代诗人对杜鹃的描写甚多。宋代的蔡襄诗说:“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陆游诗中也说:“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诗中描述的催耕的布谷鸟,就是杜鹃鸟。南宋词人朱希真的“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充分说明了为催人“布谷”,杜鹃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无私精神。

贴士: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在所有的鸟类中,杜鹃是典型的巢寄生鸟类,它不喜欢筑巢,不孵卵,也不哺育雏鸟,所有这些工作全由小杜鹃的义父母去做。关于这些,有许多有趣的秘密。

杜鹃是怎样把卵寄生在别的鸟巢中而又不会被别的鸟发现呢?

雌杜鹃在春夏之交产卵前,会用心寻找画眉、苇莺等小鸟的巢穴,当选定目标后,就会充分利用自己和鹞相似的特点,从远处飞来。杜鹃飞翔的姿势极像猛禽岩鹞;杜鹃飞得很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急剧转弯。有时会响亮地拍打着翅膀,以吓跑正在孵卵的小鸟。小鸟看见低空翱翔而来的杜鹃的身影,会吓得弃家逃命,杜鹃就达到了占领巢穴的目的。

杜鹃又是怎样把把蛋产在别人的巢中的呢?有的蛋是杜鹃直接产下的,而对于太小的或是不容易钻进去的鸟巢,杜鹃就会先产下蛋,然后用喙小心地把蛋放到别的鸟蛋中去。但是在放自己的蛋之前,杜鹃会把别的鸟蛋吃掉或扔掉。

杜鹃的个头比别的小鸟大得多,可是它产的蛋却非常小。杜鹃的蛋与巢主鸟的蛋无论是形状还是色彩等方面都惊人地相似,简直可以鱼目混珠,这样别的小鸟也就难辨真假了。

杜鹃蛋虽然个头小,但是发育却很快,常会比巢主鸟的蛋早孵化或者与其同时孵化出来。

小杜鹃刚出世就忙着做搬运工:背着另一只小鸟(或者鸟蛋),用它那还没有发育健全的翅膀支撑着,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巢边爬去。小鸟低下头,用额头顶着巢底,忽然快速地向后仰去,把伏在“肩”上的小雏鸟(或者鸟蛋)向上一扬,小雏鸟(或者鸟蛋)就被翻出巢外。接着,这只小鸟很快滑到巢底,又开始继续它的搬运工作。小杜鹃孵化出来几个小时后,就会把巢中所有的东西都甩掉。当义母回来,看见巢中只剩下小杜鹃时,就会把这个凶手当自己的宠儿来疼爱,会更加精心地哺育这只小杜鹃。小杜鹃羽毛长丰满后,就会不辞而别,远走高飞。

杜鹃虽然育雏习性不好,但它是著名的嗜食松树大敌松毛虫的鸟类。松毛虫是许多鸟类不喜欢吃的害虫,而杜鹃却偏喜欢其美味。有人观察过,一只杜鹃每小时能捕食100多条毛虫。另外,杜鹃也食其他农林害虫,所以人们又称它是“森林卫士”。

猫从高空掉落不会摔死

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现在,猫成为了全世界家庭中极为广泛的宠物。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趾行性。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他动物,大多能攀缘上树。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捕鼠时不会惊跑鼠,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防止爪被磨钝。

贴士:猫的视觉最灵敏。因为长在头前方的猫眼睛视野广度达到285°,而猫咪的脖子也可以自由转动。猫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采取各种攻击和防御的架势。

如果猫从高楼上摔下来,你不用为它担心,它会安然无恙地落到地面上。猫善于攀爬跳跃,它体内的各种器官的平衡功能比其他动物还要完善,当它从高处跳落下来时,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它的眼睛不仅能感觉到,内耳的平衡器官也能很快感觉到。内耳的前庭神经支会立刻把这种感觉迅速传输给延脑,这一信息迅速通过延脑传达到大脑,脊髓接到通知后,脊髓神经立刻就把感觉冲动传到四肢骨骼肌。骨骼肌快速地牵动肌肉的运动,使失去平衡的身体及时调整到正常的位置。就这样,猫下落时,它的四肢就已作好了着陆的准备。猫的尾巴也可以调节身体平衡。因此,当猫从高处落下时,就不会因失去平衡而被摔死。

如果你仔细观察猫的脚底,就会发现,在猫的脚底下长有发达的肉垫,这种肉垫既柔软又有弹性。猫在行走时就把脚爪缩在肉垫里,不会发出太大的声音。当猫从高处跳下时,弹性的肉垫着地时就会起到防震的作用,这也是猫能从高处安然落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猫是灭鼠能手,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善待它们吧!

长臂猿也是“飞行”高手

密林深处,一只白长臂猿和一只黑长臂猿正在树上追逐打闹。只见白长臂猿伸臂一搭,疾速“飞”上一根十余米高的树枝,然后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黑长臂猿也不甘示弱,迅速从低枝上跃了起来,稳稳地落到白长臂猿的前面。它的动作优美、轻巧,如同飞鸟一般。像它们这样用长臂在林中“飞翔”,是长臂猿们每天的生活内容之一。

贴士:所有的长臂猿地盘意识非常强,但并不发生伤害。成年白眉长臂猿体重仅7千克。长臂猿是一种非常喜欢喧哗吵闹的动物。

长臂猿体形纤小,站立时身高不足1米,是猿类中最小的一种,同时,它们也是猿类中体形行动最灵活的一种。它们穿林越树,如履平地,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都在树上进行,过着一种罕见的空中生活。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们的长臂。长臂猿的前臂特别长,两臂伸开时可达1.5米,比身高要高得多。它们每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可达3米,可以连续飞跃8~9米。雌长臂猿还能将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抱在胸前,带着它一起在空中飞速前进。

小熊猫很注意“个人卫生”

小熊猫,与熊猫一点都不像,确切地说,从外形上看,它更像小浣熊。小熊猫全身长着长而蓬松的红棕色毛,因此小熊猫也被称为“火狐”或红熊猫。小熊猫体长70~120厘米,四肢呈棕黑色,前肢又短又大。小熊猫长着圆圆的脸,黑色的鼻子,耳朵直立,脸上还有白色斑纹、唇、耳缘,这使得小熊猫分外惹人喜爱。在小熊猫毛茸茸的长尾巴上,还长有9条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

小熊猫白天喜欢躲在树洞里或者树枝上休息,到黄昏才会出来活动。小熊猫对温度异常敏感,17~25℃,是最适合它活动的温度。小熊猫喜欢在树上单独进行活动。

贴士:熊猫的爪骨有一部分凸起成趾状,可作为第六个脚趾辅助抓握东西,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个第六趾在进化史上曾帮助小熊猫的祖先“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