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团结互助的观念是很强的。对于自己的同胞,犹太人会尽力帮助。富人会尽力帮助穷人,并且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犹太人每次向国王交纳税款时,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犹太人形成了周济自己同胞的习惯,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在一些犹太社团,设有一种“吃饭日”的制度。每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犹太社团里一定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捐助来维持的。
犹太人帮助自己的同胞尽心尽力,富人帮助穷苦犹太人的方式是为他提供一个礼物或贷款,接受他作为商业伙伴,或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总之,希望他今后能够无须别人的帮助就能维持生活。
他们更从心灵的深处帮助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同胞。古代犹太人在神庙中有一个保密大厅,犹太人把他们的礼物秘密地放在那里,穷人们来到这里后会秘密地得到帮助,让给予者不知道给的是谁,接受者不知道是谁给的。在施舍时,犹太人很注重让穷困的人在接受帮助时保持尊严。
这是犹太商人常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对姐妹争抢一个柠檬,她们的父母为了公平对待,决定把柠檬一分为二。姐妹两人各得一半,彼此都还算满意。妹妹拿到自己的一半后,把皮剥下扔掉,用果肉榨了果汁;而姐姐却把果肉去掉,把柠檬皮留下去烘蛋糕。
他们的父母看到上述情况,就对姐妹俩说:“你们两个争论一番,却只得到了你们本能够得到的一半,真是太可惜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呢?
其实,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其根源在于双方没有沟通各自的利益所在,被表面相抵触的利益所迷惑,进行了无谓的竞争,使双方都受到了损失。其实,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利益和想法必有差异,这可以使某一件对你有很大利益的事情,对另一方也有同样的效果。找到并利用利益上的差异而消除对立变为互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犹太商人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对财富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对利益的争夺。如果在利益场中从不顾及他人,也从不权衡得失,那么就很难平息纷争。因此,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要尽快进行协调与沟通,减少双方的差异,力争既不损人也不损己。
犹太的法律规定,富人要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让穷人来拿。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上的庄稼也属于穷人。团结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宝和经久不衰的民族意识。
犹太人对自己同胞的这种团结和帮助,让其他民族羡慕不已,有人问犹太人为什么要这样帮助自己民族的人,他们会回答:“我们自己不帮助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帮助我们吗?”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犹太人才能在历经磨难之后反而更加繁荣兴旺,在生存的恶风险浪中幸存下来。
犹太人在商战中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强双方的力量。正因为犹太人深知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非常看重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为此,《羊皮卷》有句名言说:谁是最强大的人?是化敌为友的人。犹太人认为,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是最好的待人之道,这样就能得到理想中的回报。为此,犹太拉比高度赞美那些受到侮辱却不侮辱别人、听到诽谤却不反击的人。
犹太人是十分团结的,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消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这个时候,那个人肯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
有的时候,如果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见了面都视而不见、互相躲避,那么,与他们很熟的老人就会主动上前,使其中一方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平息怒气,甚至握手言和。
在新的移民地区中,虽然犹太人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了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他们也要体现集体特色,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这样在发生意外时,可相互援助。
正如金属和金属之间会彼此影响,人和人之间也产生同样的作用——人是相互影响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长或独自堕落,所以在犹太人的一生中,他们把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走进香水店,就是什么都不买,也会沾上芳香的气味。”——有了良友,自己也会进步,这就是犹太人交友的至理名言。
犹太哲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对财富的争夺,实际上也就是对利益的争夺。如果在利益场中从不顾及他人,也从不权衡得失,那么就很难平息纷争。因此,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要尽快进行协调与沟通,减少双方的差异,力争既不损人也不损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