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习是最高的善”。在犹太人眼里,知识是使一个人不断上进的积极动力,一个人可以没有钱、没有地位,但是不可以没有知识。
在学习效果方面,犹太人也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靠两种东西的积累:物质形态的成果积累与观念形态的成果积累。在第一种积累上,犹太人有很大的贡献;在第二种积累上,犹太人的贡献更大。犹太人的学问也在人类认识自身、开拓自身、约束自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它被译成多种语言,广泛地影响着世人。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外国商人想在大街上雇一辆马车,他环顾了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排犹太人的马车。当他走近一看,发现马在吃草,却找不到车夫。他觉得很奇怪,就问路人:“车夫去哪里了?”路人回答说:“他们在车夫俱乐部。”于是,这个外国商人就来到街道深处的车夫俱乐部。在那狭窄昏暗的屋子里,他看到一群车夫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
尽管是车夫,但是他们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只要有空闲,他们就会抓紧时间去学习,以此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不论身份尊卑、地位贵贱,每个犹太人都会尽力去学习,学习是他们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传统犹太人的真实写照。
犹太人纽特·阿克塞波就是一个把学习当做一生追求的人,他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侧面反映了犹太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热情,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去学习。
早在青年时代,纽特·阿克塞波就非常渴望学习语言和历史,还渴望阅读各种名家作品,他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更加聪慧与博学。
刚从欧洲来到美国时,他找到了一份工作。白天在一家磨坊干活,晚上就读书。不久,他结识了一个姑娘,然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农场的各种开销与养儿育女的负担中。生活的重压使他每天劳累奔波,他的学习也因此中断了好几年,他感到很遗憾,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的梦想。
有一天,他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感到轻松而快乐。他的农场土地肥沃、六畜兴旺,让人羡慕不已。可他已经60多岁了,一辈子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来了,而如今没有人再需要他,他感到很孤独,便在山上修建了一间小屋,开始料理自己的生活。
他经常去公立图书馆借书看,感到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过。他很快发现,好多事情完全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去做,而学习却是每天不变的习惯。现在,白天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劳累,夜晚也可以出去散步。清闲的生活使他有充分的时间阅读书籍,使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纽特·阿克塞波阅读了一本现代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一名耶鲁大学的青年学生在学业和体育方面取得成功的方法,以及他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读完这本小说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上大学。他一辈子都梦想着上大学,可是却没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现在终于可以去实现这个愿望了。
为了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他每天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学习。他认真地读了许多书,熟练地掌握了好几门学科知识,但拉丁文和数学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困难。他又继续奋发读书,常常学习至深夜。对知识的热情追求常常使他废寝忘食,虽然已经64岁了,但他还是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依然很充足。
后来,他终于做好了入学考试的准备,于是他购置了几件衣物,买了一张火车票,直奔耶鲁大学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他的考试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已经及格了,顺利地被耶鲁大学录取。从此,他住进了大学学生宿舍,过着一种别样的生活。
上大学后,总有学生取笑他。因为,当大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一个年龄比他儿子还小的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觉得很滑稽。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把他当做另类看待,因为他上大学的目的与众不同。其他同学选修一些科目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挣钱,而他却对有助于挣钱的科目不感兴趣,他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尽管同学们非常排斥他,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渴望,他的目的是要了解人们怎样生活,了解人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他想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他想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由与乐趣。
纵观犹太人的历史,犹太人把学习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永不改变的职责。
犹太哲言
如果把生活看成是在自己前面无限延伸的、漫长的、渺无尽头的道路,那么学习就是前行中的指路灯。只要不断地坚持学习,不断地努力向前走,就不会在路途中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