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用药有问必答
48489800000045

第45章 自我药疗除百病(22)

浓鱼肝油根据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比例分为2∶1、3∶1和10∶1三种。按婴幼儿每天营养供给量标准,每天需维生素A10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如2∶1浓鱼肝油滴剂,每毫升含维生素A10000单位、维生素D5000单位,给孩子服用时只需用制剂中配备的滴管每天服3滴,即可满足需求。若是用3∶1浓鱼肝油胶囊,每粒中含维生素A1800单位、维生素D600单位,每两天给孩子服用1粒就可以了。

预防佝偻病,给孩子选择2∶1或3∶1的浓鱼肝油为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鱼肝油当成补品,随意加大剂量让孩子吃。因为维生素D蓄积在体内,可导致维生素D中毒,引起持续高钙血症和多个脏器钙化,造成严重后果。

要想预防佝偻病,一般可从孩子出生后2~4周开始补充鱼肝油,预防剂量为每天维生素D400单位,服到2岁即可。若是让孩子服用鱼肝油滴剂,由于维生素D易发生氧化,所以打开瓶盖用滴管吸出鱼肝油后要随即盖紧,并做到每月换1瓶,以保证疗效。此外,经常带孩子到外面晒太阳,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这是不用花钱得到维生素D的好途径。

小儿便秘怎么办?

小儿在2天以上不排便、排便不完全、排便困难、粪便干硬者,可视为小儿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应从合理调节饮食,培养儿童规律性排便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肛裂)等方面着手,同时给予药物治疗。

对便秘严重者,可间隔给予一些促进肠蠕动和润滑药物,如睡前服镁乳10~15毫升或液状石蜡10毫升。但对婴儿便秘则尽可能不用泻药。

也可用开塞露挤入肛内或用小肥皂条润湿后插入肛内以促进排便;或用白蜜30克,微火煎熬,待黏稠即捏作锭,如小儿小指大,每次用1锭,纳入肛门。

中药可用郁李仁,每次3~5粒,嚼碎服,每天1~2次;或用栝蒌仁、郁李仁、火麻仁等量,用蜜调制成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2丸;外用大黄粉10克,用适量的白酒调成糊状,涂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敷10分钟,每天1次,对于小儿乳食积滞之便秘有良效。对于积粪较多的顽固性便秘者,应由医生采取灌肠疗法。

小儿尿床怎么办?

遗尿症俗称尿床。3岁前的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难以控制脊髓排尿中枢,常发生尿床,这不算病态。随着年龄增大,3岁以后的孩子大脑功能日趋完善,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也日渐增强,一般不再发生尿床。

绝大多数尿床患儿,是精神和心理障碍所致。治小儿遗尿的常用药有:①丙米嗪,此药用于睡眠时对膀胱充盈不敏感的患儿效果较好。体重在25千克及以下者每次服12.5毫克,在25千克以上者每次服25毫克,睡前1小时口服,一般服药1~2周即可见效。②氯醒酯(遗尿丁),用于睡眠过熟的患儿,每次服用60~100毫克,睡前服,如果有效可连服1~2个月。③利他林(哌醋甲酯),每次5~10毫克,睡前服。

中医常用桑螵蛸散或缩泉丸内服,外治以敷脐疗法应用较多。方如:

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包扎固定,24小时换药1次,7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同时,配合内服金匮肾气丸,3岁每次服3粒,以后每增加2岁加1粒,最多给8粒,每天3次。吴茱萸温肾益气,散寒止痛,且脐孔为人身之命蒂,又与十二经脉相连,吴茱萸敷脐,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穴位刺激作用,能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配服金匮肾气丸可补益肾气,温阳固涩。如此内外合用,补肾气而固小便,诚有良益。

取黑胡椒粉适量,伤湿止痛膏一张。每晚睡前将适量胡椒粉放在肚脐窝中,以填满肚脐窝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贴盖,并将其周围压紧,以免活动时将药粉漏掉。24小时后去掉或更换,7次为1个疗程。非器质性的小儿遗尿症,一般用药1~3个疗程可愈。使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局部皮肤微有热感,偶有大便干燥现象,停药即消失。

补骨脂30克,捣为细末,取0.3克放入患儿脐眼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天换药1次。

若小儿遗尿属脾肾两虚者,可用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补骨脂、桑螵蛸、山萸肉、仙茅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取药1克,以酒调敷脐,胶布固定,每天1换。

温馨提示

小儿遗尿应重视护理。平时要为孩子清洗阴部,避免尿路及会阴部的感染。对于孩子遗尿,千万别恐吓责骂,而应安慰宽容,耐心教育,鼓励患儿消除怕羞、紧张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夜间定时唤起患儿排尿1~2次,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脑皮质和脊髓的排尿中枢就会建立起正常的条件反射,遗尿就会顺利治愈。

小儿脱肛怎么办?

脱肛,又叫肛门直肠脱垂,是直肠或直肠黏膜外翻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病症。小儿脱肛多为直肠脱垂,发病率较高。

中医认为,脱肛主要是由于气虚下陷所致。内治的基本原则是补气升提、涩肠固脱,常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药如:黄芪10~30克,党参8~15克,升麻3~10克,炙甘草3~10克,枳壳10~20克,诃子肉5~10克。

加减法:久泻久痢可加金樱子10~15克;兼食积腹胀可加谷、麦芽各12~15克,神曲9~12克;便秘加大黄3~5克,火麻仁9~12克;咳喘气逆加桔梗9克,苏子6克,厚朴6克。上方每天煎服1剂,常规每天服2次。

配合中药熏洗有裨益。方如:

五倍子15~30克、明矾10~15克,黄芩10克,加水煎取药液500毫升,趁热先熏,待温洗浴局部。

皮硝30克,加入开水500~1000毫升,趁热熏洗患处。

白矾15克,石榴皮90克,煎水熏洗,每天2次。

外敷药可取龙骨、赤石脂、诃子肉各10克,共研极细末,用茶水少许调匀搽患处。民间有用乌龟头一个烧脆研末,或用蝉蜕10克研极细末,香油调搽脱垂顶部以治脱肛之单方,可供试用。

治小儿“水疝”有何简便方?

“水疝”指的小儿鞘膜积液,中医称之为“阴肿”,俗称“水蛋”。它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多表现为单侧阴囊逐渐肿大,肿物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坠胀不适,用手电筒照射肿物有透明感。水疝以外治法为主,下列验方可参考选用。

威灵仙熏洗法:威灵仙15~25克,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成500毫升,取药汁待降温至37℃左右泡洗患处,每天洗2~4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一般用药3剂可见效。

五倍子枯矾煎剂外用:药用五倍子、枯矾各10克,每天1剂。用时加水约300毫升,煎半小时,晾至微温,以不烫皮肤为宜。用药前先用温水洗净外阴部,再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洗,并用纱布湿敷患处,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如下次用药仍须将药液加温。

金黄散合乌梅炭外敷法:药用金黄散50克,乌梅炭20克,加水调匀成糊状,外敷患处。注意保持外敷药的湿润,可1天换药1次,数天可愈。

茴香橘核热熨法:茴香100克,橘核100克,食盐10克,置铁锅内微火炒热(勿令焦黑),装入预制之布袋内,干敷;药凉后可再炒再敷,每次敷4~5回,每天1~2次。用毕,将药倒在大盘内阴干,每剂药可用5天。

(5)丁香散敷脐法:母丁香40克,研末过筛,制成粉状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克放入患儿肚脐中(高于皮肤0.2厘米),然后盖上敷料一块,用胶布十字固定,每隔两天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可间隔5~10天行第2个疗程。

小儿服驱虫药有何讲究?

驱虫药是能将肠道寄生虫杀死或驱出体外的药物,驱虫药可麻痹或杀死虫体,使虫排出体外。一般常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药物。使用驱虫药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家长可定时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大便,确定有无寄生虫,是哪种寄生虫,并有针对性地用驱虫药。因为有的驱虫药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只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切勿自认为孩子有虫,盲目服驱虫药,以免影响孩子健康。

驱虫药一般在空腹时服用。可在饭后两小时服用,这时胃肠食物已基本排空,药物易与虫体充分接触,驱虫效果更好。油脂、酒精可增强驱虫药的吸收,加剧药物毒性反应,故服用驱虫药前1天及当天要禁食油腻食物并戒酒。如果服药前1小时食用适量酸醋,有助于虫体的驱除。

如果服药后较长时间不排便,应适量服些泻药促便排出。

服药剂量要适量。剂量不足,虫体没有被麻痹,驱不出来,如果虫体受到药物刺激出现游窜,易引起腹痛、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等。剂量过大,还易中毒而损害肝脏。因此,要避免常服或过量服用驱虫药。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应慎用或禁用驱虫药。

用药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左旋咪唑(驱钩蛔)、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等咪唑类广谱驱虫药,极少数患者在服药后10~40天逐渐出现缄默少动、情感淡漠、思维抑制、记忆力障碍和计算力锐减等精神呆滞症状,有的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国内曾发生一例服用两粒驱虫药导致半身瘫痪的。因此有咪唑类驱虫药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者慎用该类药物,应向医师说明。

2岁以下的幼儿慎服驱虫药。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因此应慎用驱虫药。

如何选药疗小儿蛔虫症?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治疗蛔虫病的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种。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儿童按体重计算150毫克/公斤/天(每天总量不超过3克),睡前顿服,连服2日。驱蛔灵糖浆最宜于儿童,每天1毫升/公斤,总量不超过20毫升。六一宝塔糖每粒0.2克,小儿每岁1粒。

左旋咪唑(驱钩蛔):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效。可抑制蛔虫窜动,避免蛔虫窜入胆道。儿童按体重计算,2~3毫克/公斤,连服两天。

复方甲苯咪唑(速效肠虫净):为广谱驱虫药,4岁以上儿童200毫克顿服,连用1~2天。

阿苯哒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适于多种寄生虫感染。12岁以下儿童每次200毫克,顿服。

中药也有治蛔虫药,如:①使君子,炒黄,每岁每天1~2粒,但最多不超过20粒,连服2~3天;②干苦楝根皮,每天15克,煎汤服,连服1~3天;③化虫丸、乌梅丸、乌梅安胃丸等成药,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怎样安抚“夜啼郎”?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突出表现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民间俗为“夜啼郎”。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腹部中寒而夜腹作痛)、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治婴幼儿夜啼选用中药外治法较为便捷、安全、有效。

脾脏虚寒啼哭时哭声低弱,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外治可用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天。

心经积热啼哭之声响亮,见灯火哭更加剧,面赤唇红,烦躁不安,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可用青黛研成细末,睡前以灯心草10克煎水,送服青黛粉0.6克。外治用敷足心法:吴茱萸、栀子各5克,共研细末;鸡蛋1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2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布带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次晨除去,此法对由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有良效。

暴受惊恐夜间突发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脉来急数。治宜镇惊安神,可用蝉衣焙干、研末,每晚用温开水或钩藤10克煎汤,送服蝉衣粉1.0克。外用生枣仁10克,捣碎,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易惊夜啼。

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夜啼儿的预防和护理。尽量保持居室安静,调节室温,避免受凉;乳母注意保养,饮食少吃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之食物;脾寒夜啼者要保暖,心热夜啼者勿过暖,惊恐夜啼者要保持环境安静。

有何妙方治小儿夏季热?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多见。

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临床表现为渐起发热,持续不退,无固定热型,体温常在38~40℃之间,一般午后较高,早晨较低。其体温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天气愈热,体温愈高;天气转凉,体温亦随之下降,病程可达两三个月,甚则更长,但秋凉后多能自愈。患儿长期发热,毕竟有损健康,故必须妥为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