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解梦自查
48494300000003

第3章 探索神秘的梦幻世界(2)

3.潜意识通过变形而形成梦

梦境形成的第五个途径,是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一位年轻人讲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父亲开着一辆新车。他开得很不自然,我对于他的这种笨拙情况十分着急。我坐在旁边,父亲开得很糟糕,车子忽东忽西,忽前忽后,期间还停了好几次车。最后,车撞在一堵墙上,车被撞得稀烂不堪、惨不忍睹。我气得暴跳如雷,大声咆哮,要父亲自我检讨。可是父亲只是傻笑,此时我才发觉,他已经烂醉如泥。

这位年轻人梦中的情节与现实完全不符,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梦者的父亲做事谨慎,开车技术十分娴熟,从不酗酒。并且,十分珍惜他的车。他对梦者十分关怀,父子俩的关系很好。梦者之所以会做这样一个梦,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亲所占的比重太大,儿子的作用受到压抑而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补偿自我本能发挥的不足,就在梦中出现了降低父亲的地位,提高自我身价的影像。这个梦所表达的潜意识语言是:批评自己的意识生活,指出不应把父亲看得太完美无缺,不应过分依赖,要多发挥自己的能力,独立生活。

4.对心中杂乱意识进行加工整理而成梦

梦境形成的第六个途径是指做梦者在梦醒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辑一些;或者将梦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反而置于次要与不显著的地位。

有一位女企业家,梦里经常看到已经去世的邻居老太,面目狰狞,当她想呼救时,却发现自己困在封闭的玻璃屋里,丝毫发不出声音。专家为她分析梦境时,发现当时她正好接了一笔很大的业务,但是和手下沟通时出了点问题,因此生意最后告吹,心中的郁闷就转化为梦中的失语。

人为什么会做梦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梦的讨论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很多人会讲述自己的一些有趣的梦境,“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没把我乐死,我梦见自己中了大奖,好几百万呢!一辈子没有见过那么多钱,堆得满屋子都是,数都数不过来,哈哈,结果醒来原来是个梦,让我空欢喜一场。”有人还会这样讲述,“我昨晚做的梦才吓人呢。你猜怎么着?我居然变成了古代的侠客,还会武功呢,说飞就飞。后来居然有一帮黑衣人把我围住,要杀死我,我边打边跑,还受了伤,差点死在乱刀之下!”

对于做梦,每个人都不陌生,没有做过梦的人是极少数的。对梦的研究和解释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但是很多说法都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把梦当成是上帝给人传递的信息或者寓言,或者把梦解释成什么凶兆和吉兆。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随着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做梦这一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来自何方呢?

科研表明,梦是由一些抽象的事物有机组合而成的,它的引发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脑的活动

做梦过程中,大脑里的电子活动是广泛而明显的。大脑里的能量和意象的传递是由一个神经细胞网指导的,大脑的基础材料构成了由电容器(电蓄积)和晶体管(电频道)组成的电子波网络。

有趣的是睡眠中身体活动和大脑活动之间的对照。睡眠时身体活动大大降低,呼吸的频率降低到清醒时的一半,心跳的频率降低到清醒时的40%~70%,新陈代谢和血压也大幅度地下降。然而,据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说,甚至在熟睡时大脑的电神经细胞活动也只减少了5%~l0%。

虽然整体的大脑活动甚至在熟睡时也只降低5%~l0%,但相对来说,大脑的某些特别部位却受到了更大的影响。这些受影响大的部位是那些管理注意集中、学习、信息组合和记忆的部位。在睡眠期的大部分时间这些部位的活动性都降低50%,而在眼睛速动阶段则完全停止活动。

梦醒状态大脑皮层深处的学习、记忆和注意等中心在积极工作,把大脑接收的信息归类为重要的或无关紧要的,并把这些信息相应地分配给记忆资源。

进入大脑的信息量总是超过我们大脑分门别类地处理每一条个别信息的意识能力,于是记忆资源往往是根据特定时刻的紧急程度来分配的。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大脑都有能力获取相关的记忆,以便判断当时情况的重要性。

2.现实的重新组合

梦的最普通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对现实进行重新组合而变幻出一个怪诞的世界。在一个单一的、似乎连贯的梦里,你的大脑可能构思出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里你的两个熟人成了婚姻伴侣。他们正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划凤尾船,虽然他们都是你的熟人,可他们二人彼此却是陌生人。也许有某个原因让这一切联系起来,但显然这个原因并不明显。因为一个梦就像一块马赛克地板,所以你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观察梦中的画面:为什么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出现在同一个梦里?也许它们在梦中的共存其实并不怪诞。

3.身体的反应

除了梦中的精神现实之外,还可能有一种物质的真实,这种物质的真实引起由躺着熟睡的身体做出的物质反应。例如,人们常常梦见他们躺在床上的时候,某种东西向他们走来,并压挤他们的胳膊。有些人说他们在睡梦中感受到了某种气味,尽管这是非常罕见的。另外一些人说疼痛的感觉是他们睡梦的一部分。这些感受通常出现在睡梦状态的早期阶段。

通常人们在做梦时的身体感受,并不进入梦醒后的生活。例如,如果你梦见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在梦中你经历了疼痛的感觉;然而你醒来之后,感受到在腿上有残留的疼痛感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做梦除了与抽象事物有机组合有关外,还与梦者的情绪变化有关。因为人在认识周围事物和与他人交往中,都带有七情六欲,因此往往会表现出相应的感情,而相应的感情又会引发相应的梦境。

梦是人类的生存要素之一

提起做梦,这实在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韵事,可以说男女老少没有不做梦的。不管你今天早晨是否意识到你在梦境中度过,但你每天晚上都会在五六个梦境中进进出出,这是一个科学事实,只不过是有的人感觉到昨晚做了梦,有的人则可能说我一年365天很少做梦。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就像是日落天黑一样,你仍然要回到今夜的梦中。既然这样,那么梦会影响睡眠吗?

不少梦的研究者认为,做梦,就像在黑夜里,我们虽然认为一团漆黑,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月圆月缺,也会在漆黑的夜里带来一片的光明,这些时隐时现的光亮,正如夜晚的梦境一样。我们在这隐约的夜晚,借着皎洁的月光,遥望远方,会发现有一片模糊不清、时隐时现的景象,这与我们所在梦中观望的情况是同样的感受。单从这点来看,做梦是必需的。

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和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连续地观察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这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四五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四五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有人用动物做实验,在进食、活动等均与正常情况一样的条件下,把狗分为两组:一组狗每当进入“做梦的睡眠”时就将其弄醒;另一组狗每当进入“不做梦的睡眠”时也将其弄醒。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被剥夺做梦的狗“疯”了并陆续死去。而另一组虽然总的睡眠比前面那一组少得多,但有机会做梦的狗依然活得很好,只不过有相当的困意罢了。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得知,梦是非做不可,并且是人类以及某些高等动物的生存要素之一。如果不让人做梦,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曾有科学家做过梦的剥离实验,即当睡眠者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立即将其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不让人做梦会导致人体的一系列不正常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如血压升高、脉搏加速、神经系统机能减弱,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产生记忆障碍等症状。由此可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睡梦和清醒交替,才使人们得以休息,使神经活动处于平衡状态。

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

有人总是觉得做梦让自己感到疲惫和恐惧,给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实不然。科学研究证明,做梦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正常的梦境活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调适作用,有利于人们保持身心的健康。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这种观点,有很多人不敢苟同,认为做美梦是对自己愿望的满足,那么做噩梦也是吗?

有位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心理变化研究的空腹实验,他让36名大学生绝食数天,试验过程中,有很多人梦见自己狼吞虎咽地吃摞得很厚的食品和牛排。更称得上是杰作的事,在研究这些受试者刚一睁开眼时的谈话内容时,发现与食物有关的话题与空腹饥饿程度成正比,绝对压倒其他话题。许多受试者平时根本不感兴趣的烹调技术、食谱之类,这时也成了饶有兴趣的话题,其中有的人甚至还表示实验结束以后相当厨师,或者在农场工作等,其人数比例占1/3以上。很明显,他们的梦,直接反映着受试者当时的需要和欲望。

有些梦对愿望的反映会稍微曲折一些。其方式是比较隐蔽的,具有伪装性。因此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深层心理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例如:某女士梦见自己心爱的外甥死了,躺在棺材里双手交叉平放,四周插满蜡烛,其情景和几年前另一个外甥死时一模一样。表面上看是不合理的,不是对其愿望的满足,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原来这位女士爱着一个男人,但是由于家庭反对而最终不能在一起。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只有几年前她外甥死时,那个男人来吊唁,才得以相见。因此,这位女士的梦境反映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外甥死了,自己就可以再次看见自己心爱的男人。

这样的解释,人们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总之,梦境的产生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做梦有时候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抒发和宣泄,对人的健康是有所帮助的。

有一次,一位女病人讲了自己一个梦来反驳弗洛伊德关于“梦是愿望的满足”的观点。她的梦是这样的:我梦见我想准备晚餐,但手头却只有熏蛙。我想出去采购,又偏巧是礼拜天下午,所有商店都关门休息。想打电话给餐馆,偏偏电话又断了线。因此,我最后只好死了这个做晚餐的心。

弗洛伊德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对女病人作了细致的调查后发现,病人在前一天拜访了她丈夫经常称赞得使她多少有些妒意的女友,同时看到那位女友瘦多了。正好她丈夫喜欢身段丰满的女人。而女友偏对她说:“我恨不能长胖些,不知你几时邀我吃饭呢?你永远做得一手好菜!”了解了这些,弗洛伊德对那位病人解释:“其实在你那女友要你请客时,你就心中有数:‘哼!我才不请你到我家去吃好菜!果真你长胖了,再使我丈夫动非分之想,我宁肯晚餐都不做呢!而你做的梦,正反映了做了晚餐的情境,从而满足了使你那女友不长胖的目的,而且,熏蛙也是你那女友最喜欢的一道菜。”弗洛伊德接着指出:“在这个梦中,这位女病人取代了那位朋友,是由于她朋友抢走了她丈夫的欢心,而她自己内心非常期盼能争回丈夫对她的宠爱。”

所以,这个梦也说明,梦的情节是遵循着“一个愿望未满足,其实正象征着一个愿望的满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少人包括一些心理学家都认为,梦是延续到睡眠状态的思想,我们对此是极易理解的。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心头想”便是基于此而言,一般来说这类梦常见于小孩或心理单纯的大人,但正常成年人如果思念某人或想着某事,晚上也会在梦中反映出来。有时梦中会出现一些支离破碎的情景,做梦者本人常感到莫名其妙。弗洛伊德以为,白天生活经历进入晚上的梦境,往往是有所寄托,有其寓意的,并且常常经过乔装改扮的,这其中又有显梦、隐梦之分。弗洛伊德指出,显梦的内容是由白天生活的残迹构成的,而隐梦的内容则必须从其寓意中找出。

如有一位小伙子,他所居住的集体宿舍中,有人丢了几十元钱和一台录音机。他与同屋的其他人都被列为嫌疑者,三番五次地受到调查,询问核实有关情况。他虽然没有偷这些东西,但一时又说不清楚,真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心里很委屈、冤枉,又得忍受着,等待着早日破案。这期间,他常常梦到“屎”,梦中有时上厕所,便池都是屎,他用水冲洗,怎么也冲不干净。醒后心口发堵、郁闷,非常难受。其梦的情况和所遇到的事情的处境很相似。比喻被怀疑为“小偷”,就像被屎玷污了一样,想洗清又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