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开始了,孟获仗着兵强马壮,地形熟悉,并没把蜀军放在眼里,诸葛亮利用他的这种心理,采用佯攻战术,几次冲锋都装作大败而回,等孟获放松警惕后,一举将孟获的军队打散,生擒了孟获。
捉到孟获后,蜀国的士兵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希望能早日处决孟获,警告一下夷人反叛者。不料丞相见了孟获,笑容非常亲切,亲自为他解开捆绑的绳索,然后设宴招待他,孟获觉得丧气,席间也不说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饱喝足准备等死。哪知诸葛亮又提出带领他去参观蜀军军营,参观的时候,诸葛亮亲切地问孟获:“你觉得蜀国的军队训练得怎么样?战斗力强不强?”
孟获做了俘虏,很不服气,就怒气冲冲地对诸葛亮说:“这样的军队算得了什么!我的军队比这强多了!”
诸葛亮知道这是他的气话,也不生气,笑着反问道:“你的军队强,怎么还被打散了呢?”
孟获不假思索地说:“这是第一次交战,我还不太了解你们军队的真实情况,你又用了诡计,所以我才打败了。如果有机会再打一仗,我一定会胜利!失败被抓的可能就是丞相您了。”
听了这一派胡言,诸葛亮毫不在意,对孟获说:“那好吧,现在我就放你回去,好好作准备,咱们再打一仗。不过咱们说好,你要是再被抓又将怎样呢?”
孟获虽然生性鲁莽,但也有几分狡猾,听诸葛亮这么一说,马上就接道:“要是再打一次你还能俘获我,我就心甘情愿地投降你!”
诸葛亮二话不说,立即唤人,将孟获送出了军营。
孟获说什么也没想到,还能如此顺利地走出蜀军大营。他既意外又兴奋,快步如飞地回到自己的营地。他的手下见他回来了,都是既吃惊又高兴。孟获也懒得跟他们说实情,只是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准备与诸葛亮再战一场,挽回自己的面子,给蜀军点厉害。
第二次战斗进行得更快,诸葛亮利用孟获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孟获又被捆绑着带到了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还是像上次一样对待他,只是问他:“这次又是什么原因打败了?”孟获低头不语,因为他也觉得实在已没有什么道理可说,但内心还是有点不服气。
诸葛亮见他那副样子,就知道他虽然不说话,心里却没服。于是,又像上次那样,提出放他回去,让他准备准备再打一仗,以决胜负。
孟获憋着一肚子的气又回去了,他性格倔犟,真的又着手准备第三次战斗了。可这次更惨,战斗刚开始,他的手下就丢下武器,纷纷逃走了,他们已无心再与蜀军交战。孟获见到诸葛亮,不说话,但还是不服气。诸葛亮也不着急,再次放他回去,约他再战。这样又一连四次捉住了孟获。
尽管孟获的性格比较倔犟,但经过七战七败和七次被擒,他还是被诸葛亮一让再让的做法感动了,终于说出了发自内心的话:“诸葛丞相,我不回去了!蜀国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服气了。您有了不起的智谋,了不起的品格,实在让我佩服,从今以后,我们这些南方人再也不造反了!你可以放心了!”
诸葛亮见孟获再也不肯回去了,而且态度诚恳,比以前恭敬、顺从多了,断定他已经是心服了,于是就对他说:“我们南征到这个地方,并不是为了打败你们,欺压你们,只是想今后能相安无事,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无事。你现在既然不想打仗了,那么我就正式委派你做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其他各级头领,也都由你委派你们民族的人来担任,我们马上向北撤军,回到蜀中。”
孟获和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没想到诸葛亮发大军到这里,最后会是这么个结果,都十分高兴,决定立即把这一带的金、银、丹、漆等物产收集起来,交给蜀军,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从此,蜀国南部的安定局面形成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不仅安定了蜀国的南疆地区,缓和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就连后世的人们对此也津津乐道。唐朝诗人胡曾写过一首名为《泸水》的诗,赞美诸葛亮:
五月驱兵入不毛,
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
岂惮征蛮七纵劳。
从这四句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一让再让的做法,“七擒七纵”的功劳,受到了后人的赞扬与肯定。
慧远买酒
东晋时期,庐山西麓有座驰名中外的古庙,名叫东林寺。著名的和尚慧远禅师就住在这里。寺的大门南面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名叫虎溪。慧远与虎溪,在历史上还留有一段佳话。
慧远禅师除了主持寺内的一些事务外,主要精力用在了《华严经》的翻译上。三十余年来潜心于此,身不出山,足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崖上的老虎就要吼叫起来。于是,虎溪就成了慧远送客不能越过的禁区。
慧远心性淡泊,不理俗务,但他却喜欢与有节操的名人雅士交游,尤其是对栗里的陶渊明、南山的陆修静倾慕不已。他很想和他们交个朋友,但又感到自己是一个和尚,有些不方便。陶渊明、陆修静对慧远禅师也深为敬仰,总想登门拜访,无奈僧家的戒律森严,禁区多,自己又都是无拘无束的闲散之人,所以也只有在心里向往罢了。
一天,慧远正伏在案上翻译《华严经》,一个小和尚送来了一封信。慧远打开一看,禁不住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起来。
寺内的僧徒从没见师父这么高兴过,都觉得奇怪,便问慧远:“师父,多年不见您这么高兴过了,今天是谁的来信,让您这样开怀呢?”
慧远边笑边答:“是陶渊明先生,当今节操最高尚的人!这真是难得呀!难得!”
众僧徒又问;“陶先生来信干什么?他与我们寺没什么关系啊!”
慧远笑眯眯地说:“他决定邀南山的陆修静先生一同来看我。陆先生也是当今名士,隐居南山,品性高洁。”
众僧徒也知道师父平日对这二人十分仰慕,今天二人居然要一同上山看望师父,也都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件突如其来的大好事。
原来,陶渊明和陆修静二人对慧远禅师仰慕已久,却始终无缘相见,每次交谈起来,总觉得这是一大憾事。于是二人决定试一试,由陶渊明给慧远写一封信,表达见面的愿望。
慧远见了自然高兴,也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桩心愿。不过,让慧远禅师哈哈大笑,那还另有一个原因。
正当众僧徒纷纷向师父祝贺时,慧远却话头一转:“不过,陶先生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
“提出了什么要求?”众僧徒忙问。
慧远说:“陶先生在信中间我;佛殿上能否让他喝酒?”
众僧徒听了这话,都吓了一跳,七嘴八舌地劝开了师父:“师父呀!这可不能答应他们,庙堂乃是清静之地,怎能让这些世俗之人饮酒作乐呢?再说,师父的人望、学问、佛法,在华夏和西域都是备受敬仰的,不能因此而让人说些闲话,损坏师父的名誉呀!还望师父三思。”
慧远禅师哈哈大笑,说道:“陶渊明、陆修静是当代名人,相约来见我,便是我的客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况且,这二位品行高尚,也是与佛门有缘,饮酒只是个人的爱好,我们不必过于苛求,不在庙堂饮酒的人未必就慈悲为怀,在庙堂饮酒的陶渊明也未必就与佛无缘呀!”
众僧徒觉得师父说得在理,但还是放心不下:“师父,您说的很对,可这样做是不是破坏了佛门戒律呢?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呀!您是不是再与二位商量商量呢?”
慧远耐心地解释说:“僧家戒律只适用于我们出家人,助我们清修。陶、陆二位乃尘世高人,虽未入佛门,但品性超拔,气质绝俗,这也可见出佛缘的广大。既然有了佛性佛心,我们又何必要违背人家的意愿,把僧家的戒律强加于他们呢?”见众弟子不再反对,慧远又语重心长地开导说:“有容有让,才是我佛慈悲呀!”
为了表示对陶渊明、陆修静二人的尊敬与欢迎,慧远越过多年不曾越过的虎溪,亲自到山下的村镇上去打酒。慧远虽多年不下山,但很多人在东林寺中见过他,都知道他是个令人敬佩的高僧,如今见他下山打酒,都觉得非常奇怪,远远近近地打量、议论,猜不透其中的原因。众僧徒虽然已被师父说服,但见到师父肩头扛着禅杖,禅杖头上挂着个酒葫芦,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去的时候,都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只好站在山上摇头叹气。
酒打来没几天,陶、陆二人如约而来。慧远亲自到庙门外迎接,他与二人是初次见面,但一见如故,一手拉着陶渊明,一手拉着陆修静,开怀大笑,不住声地说:“欢迎!欢迎!”
陶渊明对慧远说:“禅师,我多年来一直想来拜望您,就是不敢,怕佛门不容我这个闲散俗人。”
陆修静也不客气地摸着慧远挂在脖子上的念珠,高兴地说:“长老,今天终于见到了您,真是一件快事!”
慧远呵呵笑道:“我与二位神交多年,也一直有心去看望你们,劳你们今日先来了。”说完,邀请二位游寺看山,边走边谈。
陶渊明讲了他不做县官,过隐居生活的乐趣,并把一些诗作读给慧远听。慧远很欣赏陶诗的意趣,开玩笑地夸奖:“你悠然所见的南山,怕也是贫僧一心向往的,你已见到,贫僧却还在五里云中呢!”
陆修静喜爱游历山川,他也畅述了饱览山河秀色的情景,慧远也向二人讲述了三十余年潜心清修、翻译《华严经》的甘苦滋味。
游完山、寺,慧远设斋饭招待陶、陆二人,二人见到慧远早已备下了好酒,都不禁佩服慧远的宽宏雅量。慧远不喝酒,真诚地举空杯向客人祝酒,陶渊明、陆修静开怀畅饮,喝得非常痛快、尽兴。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陶渊明、陆修静向慧远告辞下山。慧远送了一程又一程,话总也说不完、说不尽,走着走着,就听到背后有人喊:“过虎溪了!过虎溪了!师父,快停下!”三人一愣,才知道是慧远送客越过了禁区,僧徒们着急了。三人互相望望,又是一阵开怀大笑。然后互道“珍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
现在东林寺的大殿内还留有两副对联:“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语;莲池开一叶,一叶一如来”,就是当时情景的写照。
这段小故事流传至今,慧远禅师不违背别人意愿,不把僧规戒律强加于人,表现出了这位高僧的宽大胸怀与修养。
御史让位平民
唐朝长安年间,有一个深受武则天信任的监察御史张循宪,他为人正直,敬重人才,曾主动将自己御史的官职让给一位平民出身的有才干的人。
一次,张循宪受命到河东一带视察,遇到了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他苦思冥想了好些天也找不到一个好办法,心里很犯愁。于是召集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帮助自己出谋划策,可大家坐到一起面面相觑,谁也没什么好主意。张循宪无奈,只好又向官员们打听:“本地可有一些善于出谋划策的人士吗?”官员们一听这个问题,马上不约而同地回答:“这里有个叫张嘉贞的人,多谋善断,远近闻名。”张循宪听了又高兴又奇怪,心想:“这么有才能的人怎么没被朝廷选用呢?咳!不管怎么样,先把他请来谈谈吧,也许真的能帮我解决问题呢!”
于是,官员们马上派人把张嘉贞从家里请了来。张循宪亲自出衙迎接,恭恭敬敬地把他让进府内。叙谈片刻,张循宪就一五一十地把请他来的原因告诉了他,接着就讲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恳切地向他请教解决的办法。
张循宪深知事情不好办,所以告诉张嘉贞不必着急,什么时候有了主意,就什么时候告诉他。哪知张嘉贞略一思索,就给他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张循宪大受启发,两人交谈了不大一会儿,就把这一困扰张循宪好些天的难题解决了。
张循宪又惊又喜,知道官员们的话果然不错,张嘉贞真的多谋善断。为了进一步测试张嘉贞的才学,张循宪又特地请他替自己给朝廷起草一份奏章。奏章很快写完了,张循宪看后又是一惊,这份奏章写得文笔犀利,说理透辟,其中高超的见解和精当的建议,都是自己平时连想也不曾想到的。张循宪高兴极了,握住张嘉贞的手说:“像您这样的人才是难得的,应当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出力。请您跟我一道回京吧,我一定竭力向朝廷保荐您,让您好好发挥自己的才干。”
就在张循宪高高兴兴准备带张嘉贞回京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官员却纷纷来劝阻他这样做。原来,张嘉贞祖籍范阳,他的先辈在这里做隋朝的地方官时落了户。他本人也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平乡县尉,因犯有过失,被贬官为民。虽然很有才干,但终因犯过错误,始终没被地方官府启用。如今这些地方官员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劝阻张循宪带张嘉贞进京。
张循宪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对这些官员们说;“犯点过失有什么可嫌弃的?只要以后不再犯,并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做事,我们就不能让他的才能埋没掉。”各位官员听御史大人这样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张循宪带着张嘉贞回到长安以后,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家里住着,然后抓紧时间把张嘉贞代写的那份奏章呈了上去。武则天接过大致浏览了一下,觉得有点不对,于是就半信半疑地问张循宪:“这份奏章是你自己写的吗?你平时好像没有这么好的笔法和这么高的见解嘛!”
张循宪早就料到武则天会这样问他,于是笑着说:“我这次到河东巡察,最大的收获倒不是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是发现了一个叫张嘉贞的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说着,就把张嘉贞如何帮助他解决难题,自己又如何让张嘉贞代拟奏章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讲了一遍。然后向武则天推荐张嘉贞:“我今天见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荐张嘉贞。我和他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我觉得他做御史会比我更合适,请您把我的官衔让给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