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明明白白降血脂
48508300000006

第6章 高血脂饮食疗法及中医调养——药食同源,医食相通(1)

第1节高脂血症饮食疗法

一、饮食原则

(一)高血脂饮食治疗的主要内容

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总胆固醇升高者,必须首先进行饮食治疗。通过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摄入,有利于对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及时防治,并增加心血管的保护因素。即使服用调脂药物,也应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否则药物的疗效也将被无严格节制饮食所降低。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可使血脂下降10%甚至20%,轻度血脂异常者,不一定要服药也可能使血脂降至合适水平。

膳食治疗的主要内容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和增加体力活动来达到热量平衡,同时为防治高血压还应减少食盐摄入量。这是治疗血清胆固醇升高的第一步,同时也要贯穿在降脂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全过程。

(二)合理控制热量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从事劳动,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热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即使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心跳、呼吸、体温等重要生理功能,也需要热量。饮食营养,热量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体内各种营养素也很难发挥它们的作用。

在我国,热量的单位一直用卡(cal)或千卡(kcal)来表示。目前,国际上已将热量的单位统一用焦耳(J)来表示,我国现已将热量的单位由卡改为焦耳。但为了照顾习惯用法,本书还是用卡(cal)表示热量单位(1cal=4.184J)。

对高血脂者来说,热能的供给应合理,要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有无并发症来确定。通常,男性每日需要1400~1800kcal 的热量,女性需要1200~1600kcal 的热量。

摄入热卡量=标准体重×活动强度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了解活动强度分等级。

体型胖的人和老年人多采用25kcal,体型瘦的人可以采用30kcal。

例如,一位身高160cm 的公务员,平时走动较少,体型偏胖。

标准体重为:160-105=55kg。由于属于轻体力劳动,所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25~30kcal。再由于体型偏胖,所以选取25kcal 的级别。结果是:55×25=1375。为了计算方便,对于后两位数值可以四舍五入,所以最终结果为1400kcal。

当限制热能摄入时,体内储存的糖迅速分解,组织蛋白质也开始消耗,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机体能迅速调节、动员脂肪,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若每日消耗1kg 脂肪,则可提供3500kcal 热量,平均可使体重减少0.5kg。若每日减少1000kcal 热量,每周可累积至7000kcal,大约可减轻体重1kg。但是应注意,不能一味地减少食物的摄取,合理限制热能的前提是合理的饮食结构。高脂血症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膳食调配。

(三)避免摄入过多糖类

从化学结构来所,糖类是一大类由碳、氢、氧3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糖的分子内氢、氧两种元素的比例是2∶1,所以又把糖类叫碳水化合物。其家族成员有:各种粮食和薯类,各种食糖和甜味食品,以及某些蔬菜和水果,如甘蔗、草莓、西瓜、香蕉、葡萄等。

在上述各种可供给糖类的食物中,应尽量以粮食和薯类为主要来源。因为粮食和薯类除富含糖类外,还含有其他一些营养素,例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各种粗粮,不仅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多,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在三大营养素中,糖类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吸收入血后,立即进入需要能量的细胞,以解燃眉之急。还有一部分血糖被暂时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如果此时血糖还有剩余,就会变成脂肪而被储存。所以糖类是体内最好的能源。高血脂时应注意糖类的摄取,避免摄入过多糖类。通常糖类应占每日总热能的55%~65%。同为糖类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控制糖类摄入实际上就是控制能量摄入。

(四)保证蛋白质供给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神经、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甚至指甲和头发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补也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每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

高脂血症者应保证饮食中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建议高脂血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

总体而言,动物性蛋白的营养价值优于植物性食品。但在大豆和豆制品中,除了蛋氨酸比例较低,其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很高,也可以算是优质蛋白。高脂血症者应该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

(五)合理摄入脂肪

1.控制脂肪总量高血脂患者必须减少脂肪摄入,即低脂肪饮食。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健康人每天摄入脂肪的合理数量是:脂肪提供的能量(供能比)占总能量的20%~30%。高血脂患者的低脂肪饮食要求脂肪供能比应该比健康人低。脂肪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两类。动物性脂肪为禽畜水产类,如猪、牛、羊、鸡、鸭、鱼等的体脂,以及乳、蛋、肝中的油脂。除鱼类外,动物性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应少摄取此类食物。植物油固然能提供不饱和脂肪酸,但它和动物油一样能提供较高的热量,有些植物油也含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故植物油也不应摄入过多。

要做到低脂饮食,给您3条建议:

“减少烹调用油。油脂是高热量的食物,这是毫无疑问的。吃油过多还可导致肥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常烹饪用油在25g 左右为宜。但调查表明,大城市居民用油量已达每日80g。因此,应该在日常饮食中逐步减少食用油的使用,但对于高血脂者来说,一下减到25g,可能会很不适应,可以采取先减1/3,再减1/3的方式,逐渐适应淡油的烹饪方式。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以导致胆固醇沉积于动脉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则有抗血栓作用。但是不饱和脂肪酸若摄入过多,可产生“衰老因子”,降低组织的功能,因此,也不是一味地吃植物油就好,可以以植物油为主,搭配动物油。

“不吃煎炸食品,减少零食摄入。

煎炸食品如油条、油饼、炸薯条等,食物应多采用蒸、煮、炖、焖等烹饪方式。烧烤时,不用铁板烧,而用烧烤架或烧烤网,会使肉中多余的脂肪从”网“间流失,这样反而会减少脂肪的摄入。电烤箱可以烤蔬菜,肉类、鱼类,各种面包、点心。最大的好处是处理各种原材料不必另加油,而是充分利用了肉类本身的油脂。还要少吃含油脂较多的各类零食,如汉堡、糕点、方便面及其他零食等。

“减少肥肉摄入。

尽量选择瘦肉类食物,如鱼虾类、海鲜类、瘦猪肉、瘦牛肉、瘦羊肉等;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吃鸡蛋时弃掉含胆固醇高的蛋黄等。

常见油脂的营养价值

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是最常见的食用油,其特点是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特别是含亚油酸比较多。

芝麻油:又称香油,其味香,从营养价值讲和普通植物油一样。

橄榄油: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营养物质的油脂。无论是对婴幼儿,还是对老年人来说,都是最佳食用油,还可以直接作为美容护肤品使用。橄榄油加热即膨胀,所以用量比其他油少。橄榄油带有橄榄果的清香,特别适合于凉拌,也可用于煎炸烧煮。因其中的果香容易挥发,保存时不要与空气接触,忌高温和光照,不宜久存。

玉米油:甘、平、无毒。调中开胃,益肺宁心。玉米油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体的植物油,营养价值很高。

色拉油:色拉油是为了阻止油脂的酸败,延长保存期,用油脂氢化加工工艺生产的。但近期研究表明,植物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经过氧化,成为反式脂肪酸,其结构发生了改变,性质与饱和脂肪酸更加相似,因此色拉油不宜过多食用。

猪油:又称荤油或大油,用来炒菜比等量素油香,做出的糕点也酥松可口,炼好之后室温下呈固态。猪油含胆固醇,但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消化率比植物油略低。

牛油、羊油:牛油和羊油是牛、羊的体脂,其熔点比猪油还高,其消化率也就差一些。用牛油做炒面热量高,作法简便,风味独特,一直被认为是冬令补品。作为生活调剂,可适当食用。

黄油:即精制的牛油,色泽黄白,质地细腻,是西方餐桌的常用食物。

它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热炒、烘烤食品。

奶油:从牛奶或羊奶中提炼的油脂,不是动物脂肪,也是提炼黄油的原料之一。色泽白皙或微黄,有特殊的乳香味,常用作糕点甜食。奶油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很高,可达95%以上,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油,所含脂肪比例小于黄油,较适合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食用。

2.脂肪酸摄取平衡食物中的脂肪(三酰甘油)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成的。进入消化道后,被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转运、处理,被有组织摄取利用。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中,脂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脂肪酸来实现的。在天然脂肪中,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在食物中比较常见的有七八种,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α-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等。

(1)饱和脂肪酸(SFA):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胆固醇合成,具有显著升高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膳食因素。高血脂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是棕榈酸(又称软脂酸)和硬脂酸,主要来自禽畜肉类、内脏、蛋类、奶类等动物性食物以及猪肉、牛油、奶油等荤油。此外一些加工食品(如方便面、饼干等)由于含有棕榈油而含有较高比例(41.5%)的饱和脂肪酸。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的建议,高血脂患者每日摄入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总能量的7%。如每天摄入肉类超过75g、蛋类每周超过4个,或食用油类煎炸食品每周达5~7次,或食用奶油糕点每周5~7次者,都应视为不合理的膳食,应予以改正。

(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多见的是油酸。油酸在橄榄油、茶油、葵花子油(高油酸型)中含量较高,其他常见油脂(如豆油、色拉油等)含量较低,花生油中油酸含量略高。

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此同时,却不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对心脑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比多不饱和脂肪酸更佳。《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建议高血脂患者应该在控制脂肪总量的前提下,增加MUFA摄入,达到总能量的12%~14%。为此建议高血脂患者应该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等代替一部分常用的豆油、花生油,混合或交替食用。橄榄油无色无味,可煎、可炒、可炸,也可用于凉拌,故适合烹调各种食物。

(3)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常见的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广泛存在于日常油脂(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色拉油、葵花子油、南瓜子油、米糠油等)和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花生、大豆、葵花子、南瓜子等)中。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摄入,一旦膳食中缺乏它们,就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病,所以又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根据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不饱和双键的位置,又分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如红花油、玉米油、葵花子油、大豆油等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降低。尤其是ω-3脂肪酸不仅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也能降低三酰甘油,并且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促使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故ω-3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栓、降血压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也有副作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建议高血脂患者每日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8%~10%。

3.少吃反式脂肪天然食物中绝大部分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很少。反式脂肪一般由植物油经”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价格便宜等优点而受到餐饮业的青睐。含反式脂肪的食物有:①烘烤起酥食品,如烘烤的各类点心、面包、酥饼、酥糖。②油炸快餐食品:炸薯条、炸鱼、洋葱圈、炸鸡块等快餐食品;巧克力、沙拉酱、咖啡伴侣、膨化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