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明明白白降血脂
48508300000009

第9章 高血脂饮食疗法及中医调养——药食同源,医食相通(4)

拔丝:是将经过油炸的半成品,放入白糖熬制成能起丝的糖液内,沾裹挂糖成菜的烹调方法。待成品挂好糖液后将其中几块相互粘结的菜肴拉开,随即拔出糖丝。拔丝呈琥珀色,具有明亮晶莹、外脆里嫩、口味甜香的特点。

凉菜:又称冷菜、冷盘、冷拼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制凉吃”,指经烹调成菜静置晾凉,再进行调味装盘;或加热熟制晾凉,装盘调味成菜。另一类是“凉制凉吃”,是指原料不加热熟制,仅经过腌制调味装盘而成的菜肴。

2.选择低脂烹饪高血脂患者安排饮食或外出就餐时应多选用蒸、煮、炖、拌、炝等用油少、热量低的烹饪方式。下面推荐几款适合于炖煮食物的厨房小家电,高血脂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1)慢炖锅:又叫电汤煲,以紫砂煲为多。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预约定时。晚上临睡前设定好,第二天早上就可以享用了。也可以上班前设定,下班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另外,还有缓慢升温,熟后保温,保留营养,原汁原味,可以煲粥、煲汤、蒸炖,无须看管等特点。

(2)焖烧锅:食物烧开后自动焖烧,无须看管,8小时保温,早晨做上,下班就可以吃到热饭菜了。

(3)此外还可以自备酸奶机。自己做的酸奶不含防腐剂、增稠剂、调味剂、色素,喝着放心又健康。有些酸奶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原料,还可以制作各种奶酪。

(十六)控制体重,合理减肥

肥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无须多言,对于肥胖者,减肥是必须的。目前,大多数的肥胖疗法都能减轻一定体重,而大多数减肥者体重又在5年内回复到治疗前的水平。盲目追求理想体重,既难达到又难坚持。因此,减肥必须要更新观念,不是减轻体重,而是控制体重。控制总热能的摄入和增加运动同样重要。具体说来,可遵循以下几点。

1.长期改变饮食习惯减肥不意味着节食,以往提倡的每天提供极低热能的饮食疗法,现已不被采用,而是强调长期改变饮食习惯。注意是“习惯”,而不是一段时期内的节食。应采用科学方法,逐渐过渡到健康安全的饮食方式。比如降低脂肪和单糖类如肥肉、荤油、油炸食品、糖果、含糖饮料等的摄入;增加蔬果、粗粮等谷类食物的摄入等。

2.尽量不用减肥药没有医师处方也可买到的减肥药,且不说服用后是否有害,但从效果来说就不可靠。目前市场上的减肥产品五花八门,推广手段无奇不有。许多产品成分不明,疗效和安全性未经大医院临床研究证实,不少含有违禁成分。例如抑制食欲的氟苯丙胺等药物,就可导致广泛性的瓣膜性心脏病。因此对于减肥药,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减肥方法。

3.减肥的“三大纪律”

其一,减肥不能不吃。主张减少主食和高脂饮食,补充低热量的副食,而不等于不吃。很多人为了减肥,每天只吃一餐或两餐,甚至连做运动的力气都没有,这不但不能减肥,反而对身体有害。

其二,减肥莫减维生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本身不含热量,是维持身体各项功能的必需的物质,缺少维生素会引起许多疾病。同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体对抗氧化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的需要也随之增加。

其三,减肥不宜冒进。尤其是中年人,身体功能开始衰退,心脏可以承受的压力减低,剧烈的减肥方法会导致危险。1年减掉5kg 体重最为理想,既能达到减肥目的,又能保持身体健康。

4.杜绝使人发胖的习惯

(1)不吃早餐:吃早餐后的8小时内,身体脂肪会迅速燃烧。不吃早餐,或是吃过于简单的早餐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可能会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对其他两餐造成影响。如此一来,1天内的进食反而会增多,导致肥胖。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头晕、乏力,天长日久会引起抵抗力下降、贫血、营养不良、容易感冒。高血脂患者要吃高质量的早餐,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取以及各种营养素的比例。

(2)狼吞虎咽:下丘脑发出吃饱的信号,使人不再进食。但是大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有20分钟延时,也就是说,人体在已经吃饱了20分钟后,才会感觉到这一点。因此,吃得越快就会吃得越多。

(3)只吃素:完全不含脂肪的饮食不利于健康,因为某些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可以增加饱腹感,缺少脂肪反而会让大脑发出饥饿的信号,促使进食。

(4)饮水不足:新陈代谢离不开水分,饮水不足同样会使人发胖。

(5)饥饱不定:经常大吃一顿,再挨饿一顿,身体反而会形成储存食物的惯性,导致发胖。

第2节高脂血症日常膳食选择

一、饮食基础原则

日常饮食的基础是均衡饮食,这一点可以形象地用“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来说明。平衡膳食宝塔主要内容是:利用宝塔图形,将人们日常食物分为5大类,形象的告诉人们饮食平衡的各种食物比例。由于每层都是提供部分而不是全部营养素,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能用其中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需要层层选择食品,而且品种越多越好。

宝塔底层,为各类主食,要吃得最多,每人每天需摄入300~500g;第2层,为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400~500g 蔬菜,100~200g 水果;第3层,为动物性食物,每人每天畜禽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25~50g;第4层,为奶制品及豆制品,每人每天奶制品100g,豆类及豆制品50g;第5层,为油脂类,要吃得最少,每人每天25g。

二、高血脂膳食控制

在保证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并归纳为下表,便于查阅。

(1)主食的吃法:控制总量,减少精米、精面比例,增加粗粮、杂粮。避免各类油炸主食,如油条、油饼、麻花等。

(2)蔬菜的吃法:蔬菜摄入可增加,种类、颜色搭配选择,可用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代替水果。避免腌制或不新鲜的蔬菜。

(3)水果的吃法:水果并非多多益善:最好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食用,且每次只吃一种,尽量选体积中等,甜度不是太高的,比如梨、苹果等。

(4)豆类的吃法:推荐各种豆类与主食搭配食用,如绿豆、红豆、豌豆、黑豆、芸豆,以及各种简单加工过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皮、豆腐泡、豆腐干、烤麸等。可适量食用豆腐卷、素鸡,避免食用油炸过的豆腐泡、油豆腐。

(5)薯类及淀粉制品的吃法:薯类,属于根茎类蔬菜,含淀粉、纤维素较多,具有润肠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推荐食用红薯、魔芋、山药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可适量食用粉丝、藕粉;避免油炸薯类及淀粉类食物,如薯片、薯条、土豆泥等。

(6)菌藻类食物的吃法:菌类,蔬菜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营养,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天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抗炎、抗癌的某些成分的健康食品。多数食用菌都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B12和一些微量元素。推荐食用各种蘑菇、木耳、紫菜、海带、裙带菜等菌藻类食物。

(7)坚果类食物的吃法:坚果含蛋白质丰富,但同时大多数也含有较高的脂肪,所以要控制总量,避免食用各类油炸坚果。

(8)禽肉类的吃法:可适量食用瘦猪肉、瘦牛肉、排骨、鸡肉、羊肉等,避免动物内脏、肥肉、肉松及各种油炸肉类,如炸里脊、炸小排等。

(9)鱼类和海鲜的吃法:可食用各种常见鱼类、虾类、贝类、海参、海蜇等水产品。避免油炸鱼类和海鲜,比如油炸小黄鱼、油炸鱼子,避免含胆固醇较高的鱿鱼等。

(10)蛋类的吃法:每天最多1只鸡蛋或鸭蛋,可蒸、煮或水煮蛋、蛋羹,避免油煎蛋。

(11)奶类、饮料的吃法:推荐脱脂奶、酸奶,避免食用奶油、黄油、炼乳等含脂肪多的食物。睡前别喝奶,以免导致热量过剩,可把牛奶或豆浆放到早餐时饮用,切勿把乳品当饮料。多饮茶水,喝咖啡不要加奶和糖,少喝果汁和含糖饮料,不喝酒。

第3节高脂血症中医治疗及调养

一、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环境3方面的内容。

观念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的有机整体。就形体结构而言,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密切相连;就基本物质而言,各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就功能活动而言,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彼此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亦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的整体病理反应。主要体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如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均可通过经络的感传作用而相互影响,发生疾病的转变。因此,通过观察分析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就可判断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所以,中医的诊法是通过察脉、验舌,以及观察体表的变化,测知内脏及全身功能活动的识病方法,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创举。

整体观念也融贯于中医学的治疗用药之中。对于局部的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如齿龈红肿疼痛可以通过清泻胃火治愈,因为足阳明胃经循行于此。

观念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在生理方面,中医学认为人体通过内在的调节功能,保持着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的阴阳气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昼夜晨昏、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对任何疾病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联系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运用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全面地了解病情,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等,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在具体处方用药时,还应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观念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之一,社会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人们身心功能上的某些差异。社会地位的不同,经济状态的差异,可使身心功能产生诸多的差别。社会的进步,无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但同时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另外,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会改变,一些新的身心疾病就会产生,如焦虑、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等病症。所以,社会的变迁可造成人群体质和发病的差异,这就是中医学诊治疾病非常重视社会环境的原因所在。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这一识病方法就是辨证。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医生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并以此反映疾病本质的思维过程。所谓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指导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原则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要重视一病可能出现的多种证候,又要关注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性质的证候,因而临床实践中常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

总之,中医治病注重于病机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指相同的病机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病机体现着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是该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疾病在此阶段所表现的证候。显然这种针对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进行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二、中医食疗保健概述

(一)概述

中医食疗保健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膳食在人体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食物疗法和药膳疗法。“食疗”,顾名思义,即以饮食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或称饮食疗法。药膳是借助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将中药、食物和调料三者巧妙搭配,精制成的膳食。食疗中的“食”的概念远比药膳广泛,它包括了药膳在内的所有饮食。故食疗不必一定是药膳,但药膳必定具备食疗的功效。由于历代食养、食治所涉及的膳食主要是药膳,所以中医药膳基本上涵盖了古代食养食治的范畴。药膳既具有食物的美味和营养,又有药物治疗的功效。它既不同于一般药物方剂,也不同于普通膳食,而且有药膳兼备,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效果益彰的特点。因此,药膳是防病保健,辅助治疗必不可少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