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那年那月那日
48509800000021

第21章 一点红

舞蹈编导:白金峰

舞蹈音乐:选自《班得瑞》

舞蹈服装:刘彤

舞蹈首演:2002年10月海南

首演演员:陈婵麦雪婵等

荣获奖项:

群舞《一点红》是我到海南创作的第一个舞蹈作品,也是为琼台师范学院庆祝百年校庆而创作的作品。创编这个作品,主要是想表现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品之所以取名叫《一点红》,有感于烛光的一点微亮,老师就像蜡烛心中哪怕是燃尽了只有一点红,都会发出一点光一点热。老师有多少知识都会传授给学生,不管老师怎么流动,学生跟着老师学都是有收获的。每个老师就是《一点红》,不同学科的老师传播着不同的《一点红》,学生们只要从不同学科的老师身上索取这《一点红》,就有了我们今天教育事业所追求的综合素质、综合文化知识,就有了一批批合格的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

四周是漆黑的夜色,那一点晕圆的灯光在寂静的黑夜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那么的耀眼。这让人想起那首歌熟悉的旋律:“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灯光由“点”迅速向“面”扩展开来,一个“大写”的老师伫立在夜色中,像雕塑一般托举着拿书的手,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本。这个形象似乎是老师在讲课,又似乎是老师在备课。这个舞蹈短句勾勒出老师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晚修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晚修后或不晚修老师总是在默默地为明天的课程准备着。随后,舞者迈向舞台5点高区,那双举起的手,始终没有放下书本,身后有一点红一直如影相随。老师翻动着书本的双手一直没有停下,从夜晚到清晨,从清晨到黄昏,多少个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校园里迎来了又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老师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恪守不渝地播撒自己身上的那一点红,任凭粉尘染白双鬓。这个舞蹈短句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造型法和叠化法,通过组织舞者用静的、动的、单的、双的,分组、流动地从舞蹈台5点和7点两侧直线来回穿梭,舞台构图形象、鲜明地再现了校园生活真实的场景。舞蹈以这两个短句开场,向观众展示校园生活的同时,又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主题思想。

《一点红》的创作基点着重于挖掘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为了充分表现老师对阳光下最光荣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感情,创编上着重在“教学”上做足文章,通过对“教学”的多层次描绘,把老师传播知识的高尚情怀层层渲染,舞蹈构图以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投入的场景造型突出情境。老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为传播人类文明而不懈努力的形象跃然出现在舞台上。作品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开“叙述”,开场的“总”是对老师校园生活情景的概括;中间的“分”是对老师教学过程,也就是教书育人细节过程地表现;结尾的“总”是对开场“总”的提升,是对开场总和中间分的高度概括,这个概括便是老师这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以开场“总”切入中场“分”时,以热闹的校园又归于平静,所有的学生都沿线回原位。

老师像是一个精灵,在空旷的舞台上舞动翻书的手,随着流水般的音乐,她迈开脚步,踮着脚尖轻轻地滑下“讲台”,她柔动的手臂交叉着放在胸前,轻盈的脚步沿舞台的5点、4点、3点画圈,双手重叠着始终没有离开胸前。这是个抽象的拟人舞蹈技巧动作,不管是起步时轻盈,或是划圆线奔跑,或是前进后退的旋转,任凭舞者肢体的动态千变万化,双手重叠交叉不离胸的姿势一直保持形成一个完成的舞蹈短句。然后舞者舒展开柔韧的双臂,舞动出展翅飞翔的姿势,把自己的心愿传递四方……这交叉重叠的双手不离胸前,象征着老师心怀远大志向,是从踏上讲台做老师的那一天起。尽管老师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是因为心中有志向,所以她没有退缩地向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从舞者前进后进,舞台灯光由暗到亮的特写,飞翔的姿势到自如传递心愿的表达,都丰富地再现了老师的崇高理想。此时,群舞恰到好处地出现,把老师传授知识,带领学生一起在求知路上探索的现实情境,形象地勾勒出来。

比如,老师(领舞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学生(群舞演员)都模仿着,老师一伸手,一个抬腿,一个抡臂膊,一个低头转身,一个舒展四肢,一个顺地滚爬,一个起跳,一个转身“跑龙套”……学生总是有样学样,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老师是起表率作用的,所以老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才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榜样。这一组组的舞蹈动作都通过形象、生动舞蹈构图来展现。其中,有些舞蹈动作以反复、重复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主要是表现出老师的耐心,对一些问题总是需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同时,重复更能使舞蹈词汇的力量饱满,而反复能够把舞蹈展现的主题内容推向高潮,这都是为了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而在舞台构图上,通过对画面、音乐、灯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错落有致的舞台造型,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突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内涵。在场面的调动上,运用交织法,创造性地使用民间舞的动律和元素,通过演员连绵不断、变幻无穷的动作所酿造出的意境、情绪,构成比较复杂的场面,并且通过舞蹈表演性技巧组合的方法,调动各种比较多样的舞蹈动作,充分利用舞蹈的空间,把多种舞蹈词汇通过舞蹈技巧、风格和舞者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中有“舞”,“技”中有“情”,也使舞台构图呈现多层次的立体,从而达到烘托出老师孜孜不倦地工作,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崇高思想意境,在观众的心中产生共鸣。

比如,舞台画面随着音乐节奏的不同,场面动态也随之变化。音乐轻柔、节奏单一时,舞台人物队形也单薄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五个的舞者分散在舞台3点、4点和7点、8点的位置;音乐节奏感稍强时,舞者动作提速、旋转,一排舞者从舞台6点斜线出场到舞台的中央,使整个舞台画面速迅丰满,此时灯光由暗渐亮把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让观众脑海里出现那首歌所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下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而一组组的画面不断变化,更是把这更深层的意境提升、扩展。如摔倒后缓慢爬起的画面、参差不齐或是拧身向前或是跳跃的画面、三五一组垂手拧身聆听的画面、一个两个三个……汇聚追随老师的画面、集体单腿跳画面、或聚集在舞台5点或7点立起及独舞的画面、反复摔倒和爬起的画面、动的和静的组合画面、独舞和群舞对比的画面……通过一组组的画面构图,浓缩出老师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高尚情操。

结尾部分,通过灯光调度出红灿灿的舞台画面,讴歌老师育得桃李满园香的喜悦心情。其实,做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道具小红花象征学生获取的文凭,概括性地表现达出经过一次次地摔倒、滚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欣慰的收获,学生只要追随着老师的脚步,总会获得知识的回报。尽管老师也有流动的时候,但不管是哪一个老师,她都有自己的优点,学生只要学到每个老师身上的那一点点红,十多门功课,十多个老师,那一点点红凝聚起来就可以成为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指明灯,而每个获得知识的学生再把从老师身上综合的那一点点红播撒向社会,社会必将变得姹紫嫣红。

《一点红》这个作品,主体风格是以当代舞的手法来表现,但其中也糅合了现代舞的抽象元素。如道具小红花的运用就是借用现代舞的抽象元素,象征着文凭;还有服装的设计,老师和学生袖中都多出一块四方形的布,象征着老师和学生手中的书本。《一点红》之所以会考虑以当代舞的手法来表现,主要基于当代舞在创作和表演风格上,广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和外来艺术素材,在时间和舞种上比现代舞容纳的东西更加广泛。这种风格使作品追求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较能反映出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性的精神风貌。而当代舞的动作语言风格不从某种历史舞蹈的风格模式出发,而是依循当代人客观生活的动作逻辑,吸纳他们的日常生活动态,来建构人物的精神生活,并进而塑造作品人物的形象。此外,当代舞采用舞蹈语言特有的“模拟”手法,以“摹写生活”状态来展示人物的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这使作品《一点红》在表现老师形象上能够兼收并蓄了传统的古典舞、民间舞等“具象性”特点,形象地再现老师生活状态的真实面貌,使得老师的形象更亲切、饱满、真实、生动,正如著名舞蹈艺术家冯双白老师所说,“当代舞在形象、动作、语言上更加贴近民族舞和古典舞,不像现代舞一样较多的借鉴国外文化。它更加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容易理解,因此更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