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民俗
48514400000007

第7章 宁夏汉族民俗(1)

宁夏汉族是宁夏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汉以来,宁夏历次大规模移民屯垦,都首先使一批又一批的汉族人从中原和江南来到这里。宁夏俗话说:“宁夏有全国人,全国没有宁夏人。”正道出了宁夏人口的移民特征。正是大批移民宁夏的汉族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也带来了中原和南方的文化习俗,加速了宁夏本土文明发展的步伐。宁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回族和睦相处近800年,汉族自身虽历经无数次社会变迁,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

受到汉族移民特点的影响,宁夏汉族民俗体现出对各地民俗兼收并蓄的特征,同时又显现出宁夏的地域特色。

沿袭传统的汉族节庆习俗

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外出者一般都要回家欢度佳节。历来有腊月下旬起至除夕清畜圈、扫屋尘、擦拭家具摆设、门窗玻璃、打扫院内外、拆洗被褥、衣服、搞清洁卫生的传统。

农历年三十准备过年。家家户户挂年画贴对联,置供品香火,敬神祭祖。下午全家同桌就餐称为“团圆饭”,长辈上座,子女相陪,酒菜丰盛,满桌肴馔,全堂欢喜。除夕之夜,室内外灯烛通明,全家要“守岁”,长辈给小孩“压岁钱”。

正月初一到初三为“春节”,传统叫岁节元旦,男女夙兴肃衣冠,燃烛烧香,祭拜天地、农神。大年初一不出门。初二一早,卑幼拜见尊长后,出门给亲友拜年。旧习路途遇亲友,相互叩头拜年。继而玩社火,鸣放鞭炮、迎春赛贺、士女竞观、尽情嬉游。旧习初一不动刀、不扫地、不淘米、不提水、不泼水、不食粥、不讨债、不干活、不借钱、不打人、不骂入、不倒垃圾,后又定为不出门。

腊八粥“腊八”即农历腊月初八,古称腊日。又因远古时“猎”“腊”同为一字,所以“腊”也是一种祭礼。其时,人们向天地神灵“报功”,让天地神灵和人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那么腊月初八为什么又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呢?因为这一天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佛门弟子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以米和果品煮粥供佛,并施舍给人们。所熬制的腊八粥除糯米、红豆外,还有红枣、栗子、核桃、莲子、瓜子仁、白果、白糖等。多种成分的互补,可谓营养丰富。

送灶亦曰“祭灶”,又叫“过小年”。以前绝大多数人家烧饭做菜都用大灶大锅,因而送灶习俗盛行。每至腊月二十三日前,许多人家将印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套色木板画贴于灶上,有的还将大灶吉祥彩画和印有“善”“恶”字样的罐子出新等。到了二十三日,家家户户在灶前摆上元宝糖、炒米花和欢喜团。让灶王爷吃了嘴甜,目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即使再穷的人家,也要摆上一碟灶糖和一副香烛,祷求“灶王”保佑儿孙健康。然而“送灶”的习俗在江心洲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做灶粑粑供灶王爷。到了这天,家家户户先用糯米和籼谷各半磨成粉,搓成粉团,再用腌菜、雪菜、豆腐、粉丝和猪肉剁成馅,放入粉团内,压成面饼,放在油锅里煎,后浇水焖熟,用碗装六块或八块,供在灶壁前,让灶王爷品尝。供毕后,当晚一家人以灶粑粑做晚餐,父母告诉儿女吃了送灶粑粑表示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快来了,你又要长一岁了。除尘腊月二十四为除尘日,家家户户忙除尘,因为民间有年初一至初五不动扫帚、不动刀剪的禁忌,所以除尘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因“尘”与“陈”谐音,除尘更深的含义是除陈、除旧,在除尘的过程中把过去一年的“穷运”“晦气”扫地出门。除尘内容包括掸尘:其时主妇以巾裹头,长杆缚帚,先掸后清,条件好的则用吸尘器。然后再将家里用具、玻璃窗、门、灯具等擦洗一遍,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剃头洗澡:就是打扫个人卫生,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年三十前也要剃头(也称“理发”),否则来年“从头晦气”。然后再去澡堂洗澡,让水冲走污秽,带来好运;洗衣缝补:这是节前必做的,主妇把家人及子女的内外衣服换洗一次,及时晒干,并逐一检查,如发现掉纽扣、脱线、破损,及时补好钉上。如衣服来不及洗,只好藏起来放到初五以后再洗了。

除尘是一种好的习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些不合时宜的习俗已弱化或消失,但全民讲卫生、讲健康的文明新风得到了发扬。贴春联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历史上贴春联之风盛行,始贴“神荼”“郁垒”二神像避邪,后贴“字联”颂平安、咏吉祥、祝好运等。北宋王安石诗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是对贴春联的描绘。人们根据家庭地位、行业特点,选择不同内容的春联张贴。如书香门第则贴“清新隽永诗歌意,朴素天真翰墨情”;经商人则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而农村贴春联则更讲究了。从大门贴到二门、角门、厢房门,从谷屯贴到水缸、猪圈、牛栏,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而内容多是吉祥、喜庆之言。如谷屯上贴的是“五谷丰登”,圈栏上贴的是“六畜兴旺”。贴”福”字要倒过来,意寓“福”到。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其雅俗共赏的特性,成为春节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

吃年夜饭大年三十,是阖家团聚的日子,而吃年夜饭则显得比任何一餐都重要。一般在晚上八点钟左右用餐,之前先要祭祖,然后按照长幼之序围坐,即首席;人数多的则在首席下方再摆一桌或两桌,谓次席。这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年夜饭,菜要成双,至少六个菜,鱼是不能少的,鱼以鲢鱼为好。上桌后,不动筷子,要留到初三之后方可食用,以寓年年有余;另有一道菜就是圆子,或肉圆,或萝卜圆,以寓圆圆满满,来年顺利。沙洲、双闸农村还讲究吃年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现在已有不少家庭到饭店办家宴,尽情享受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

除夕守岁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在门前燃放鞭炮,先放天地响,放双不放单,再放长鞭,可一串,也可多串。鞭炮碎屑铺满地,不打扫,以取满地红之吉意,主财运;也有的在中堂内燃小串,关上正门,至凌晨十二时前不打开,意关财气。此时主人点燃家中的所有灯烛,满屋通亮至次日天明,意满堂红。其间,家中小孩有的摸门头,有的摸柳树,嘴里还唱道:“柳树爹、柳树娘,我跟柳树一般长。柳树长大当柴烧,我长大了做栋梁。”随后守岁,其时晚辈给长辈拜年,过去是磕头,现在是祝愿。祝词很多,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等等。长辈则要给晚辈压岁钱,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压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时下守岁除了聊天、打牌,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看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夜十二点)之时,烟火璀璨,火光闪闪,轰鸣阵阵,在热烈的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拜年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重要、最普遍、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它始于汉高祖时,开始只是过节“朝贺”,历代相传,遂成习俗。后延续成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岳母,初三拜亲戚,朋友互拜的习俗。

拜年的形式有很多:有团拜,每年春节,区、街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各级领导与下属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祝新春,并通过他们向其家属表示节日的问候;也有用贺卡拜年,卡上写有:“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等不同的祝愿之语。如今,已进入信息社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越来越时兴。拜年内容除了送去吉祥如意的祝词,还送去轻松幽默、温馨浪漫的祝福,形成春节拜年民俗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登门拜年的风俗仍很盛行。无论哪种拜年形式,或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社火表演包括舞龙、舞狮、划旱船等。龙是远祖伏羲氏部落的图腾。因此,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始于战国时期,传说老龙王违背天意降雨,被贬至凡间。为了赎罪,每年新春之际,许诺新年风调雨顺,后人据此创造了龙灯舞。领舞者身着对襟彩服,头扎色巾,腰扎彩带,手持带球长杆,不断变换方向位置,使长龙上下摆动,由低渐高不断翻滚,显示出表演者高超的舞龙技巧。

舞狮始于战国时期,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才传到民间。人们相信狮子能驱邪镇妖,因此,老百姓以舞狮庆贺新年。舞狮分南狮、北狮。南狮则由两人合扮一只狮子,另有一人身着武士服,随着锣鼓声响起,持彩球引逗,使勇猛威武之狮,挪腾转跳,营造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划旱船又称“旱龙船”“跑旱船”“采莲船”。汉族民间舞蹈,是陆地上模仿水中划龙船之舞。旱船多用竹、木片扎制而成,外蒙彩布,贴有福语,船中有一女,身着或红或绿对襟短衫,两手提船,扭起秧歌,船外一老翁持长篙前仰后合,似行船于水面,边歌边舞,逗人欢乐。

元宵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又称灯节。关于“元宵节”,一说:汉刘恒为帝,于元月十五日,戡平“诸吕之乱”,出言与民同乐,定为其节。又一说道教天、地、水三官于正月十五降至人间赐福、赦罪、解厄,人们张灯结彩迎接,形成了正月十五元宵灯会的习俗。过元宵合家欢聚,享受亲情之乐,晚餐必吃汤圆,象征团圆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