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书信是人类交流信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从古到今,信函的往来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北宋词人秦观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比喻书信往来。唐朝诗人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表达了他急切盼望亲人来信的心惰。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把作者思念远方好友、以梅代书的真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把传递书信的人叫驿使或邮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雪漫蹄欲晓,为人作书邮”,宋朝诗人苏轼的“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都对驿使或邮吏的辛勤劳动作了充分的肯定。
早先的邮政部门只是传递官方文书,所以不存在邮递一封书信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后来随着人与人之间交往增多,处理私人邮件的业务也出现了,有些国家的邮政部门开始接受民间信件,有些国家则另设民信局办理,如何支付邮资的问题于是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开始邮资是根据路途远近来定的,并由投递人向收信人收费,这样不仅邮资多少不一,手续繁琐,而且容易出现漏洞,如收信人拒绝收信就可以不交邮资。再加邮资过高,寄信成了一件奢侈之事,平民百姓实际上被剥夺了使用邮政的权利。
人们不愿寄信或者寄不起信,这就使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英国的邮政也陷入了危机。
为了改变这种邮政收入日益减少的状况,英国教师希尔在1837年向政府提出了改革建议。他主张取消国会议员免费用邮的特权,信件不论远近统一收费以简化手续,邮资由发信人支付并在信件投寄之前就付款。这样,希尔就在实际上发明了邮票而被誉为“邮票之父”。
英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于1839年通过了“统一邮资和发行邮票”的提案。尽管贵族老爷嘲笑它是“一便士邮政”,但却得到了公众的拥护。当政府悬赏200英磅征集表示“邮资已付”的最佳办法时,人们提出了2600种设计和建议。负责这项工作的希尔总结其中48种的优点,终于绘出了世界上最早邮票的草图并付诸实施。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两枚一套:面值1便士的是黑色,面值两便士的是蓝色,图案是18岁时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
1840年5月1日,面值1便士的邮票首次公开发售,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大名鼎鼎的“黑便士”邮票。
改革后的英国邮政很快摆脱了危机,1841年的信件就比1839年增加了3倍。
接着,瑞士和巴西于1843年,芬兰于1845年,美国于1847年,俄国和法国于1849年……也相继发行了邮票。
小小的邮票真是了不起,有了它,信件可以周游列国;没有它,信件将寸步难行。邮票作为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已经渡过了150多年的岁月。当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小小的方寸纸片刚刚问世就成了人们喜爱的东西,并很快风靡世界,使数以亿计的人入迷。今天,邮票爱好者已经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集邮”大军,“集邮”活动遍及全世界。
邮筒比邮票问世的时间还早,1653年8月16日,法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邮筒。
邮筒和邮票的出现改变了邮政工作的面貌。过去人们写一封信,必须跑到老远的邮局去算帐、付钱,现在邮信的手续已极为简化,只要在信封上贴一张事先买好的邮票,往附近的邮筒里一扔就行了。
除了信件,还有更简单更方便的明信片。
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赫尔曼被认为是明信片的创始者。
1869年,他首先说服澳大利亚邮政当局发行一种廉价的明信片。在采纳赫尔曼建议后的头3个月内,投入邮筒的明信片就多达300万件。
过了不久,明信片在欧洲、北美洲也开始广泛流行,如今则已遍及世界。
传递信件的邮递员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靠跑腿已完不成任务,骑快马也嫌太慢。1807年富尔敦发明了轮船,1814年斯蒂文森造出了蒸汽机车,1886年本茨推出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首先驾飞机上天,千千万万的信件就通过这些交通工具传递到世界各地。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邮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首先有国内航空信(1911年)和国际航空信(1919年)的国家。
陆上、空中、海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信件传递的速度,缩短了信息流通的时间。
邮局是办理各种邮政业务的机构,社会通过邮局为工业化时代的通信打开了渠道。这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伟大发明,难怪当时有人称誉它是“仅次于基督教的我们时代文明的‘右臂’”哩!
世界上自从有了邮局,邮局的业务就在不断扩大,现在除了办理信函、报刊、印刷品、包裹、汇款等邮件传递业务外,还为政府部门递送文件,发放工资、养老金和家庭津贴,发给电视接收执照和游客护照,更换汽车牌照,承办邮政储蓄,向工商业部门提供专门服务以及印刷邮票,制作信纸、信封等。
山高路远,到处都有“鸿雁”的踪影,邮件总量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传统工业水平的现成指标。
据不久前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的万国邮政联盟公布的一份资料,估计现在全世界有64万个邮局(所),邮政官员和职工共500万人,每年通过邮政部门交换的信函和邮件为3200亿件。
全世界的信函量是平均每人每年40件,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很大。美国的信函量最多,平均每人每年400—500件,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天要寄一封信还多。马来西亚是12件,哥伦比亚是4件,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也只有几件。
尽管早在14世纪就已经有了城市邮政,但是也有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国家,至今全国街道还没有门牌,也没有邮政服务。谁要同国外保持联系,就必须到邮局用高价租赁信箱。
在那里,拥有信箱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能收到一封信更被视为无尚光荣,足以使人自豪好几个月。有不少人一生中从未寄出或收到过一封信,只是见面的时候才有机会相互问候,交流信息。
当然,邮政这样落后的国家太少了,绝大多数的国家还是有相当发达的邮政业。比如,印度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邮局,1986年统计为12.53万个。
数以亿计的邮件,由千千万万个寄件人交寄到邮局,经过分拣、封发等一系列处理,再通过运输、投递送到收件人手里。
由于交通运输日益发达,邮政网路四通八达,邮递员遍及穷乡僻壤,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邮件的传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迅速、安全、方便的邮政服务。
在发达国家中,信函一般都用飞机或专用汽车运送,传递时间可控制在一两天之内。有些国家在城镇之间实行快件邮递,当天送到,如不按时送到,要退回全部邮费。由于邮政枢纽拥有自备的专列或专车,有的还有自备站台和铁路支线,所以慢件传递也很迅速。
拿发明邮票的国家——英国来说,它的邮政始于1635年,最早也是专为皇家服务,后来才面向公众的。现在英国每天大约要处理5000万个邮件,邮局自己拥有3万辆邮政汽车和40节邮政车厢,可以边运行、边分拣,沿途收发;另外还有25架包机,35个机场交换点。一些大宗包裹,甚至铁床、地毯也能邮寄,邮局可以派车上门取件及送件。
投递员投递信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过发达国家用机动车辆投递信函已相当普遍。
信函的投递方式也逐渐由分散投递向信箱群集中投递过渡。新的投递方式对居民区特别合适,若干用户集中在一个地方设立投递中心信箱群,投递员按信箱地址投递邮件,收件人很快就能收到。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自己服务邮亭”,有自动出售邮票、明信片等设备,还有自动寄信机,这就大大简化了收寄邮件的手续,提高了邮政服务的效率。
剩下的问题就是邮局内部操作处理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了,包括分拣、发运、登录、稽核等等。邮件局内处理技术的发展要比邮件传递技术的发展慢得多,尤其是信函的分拣,一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随着信函业务量的猛增,人工处理已难以招架,于是有人提出了机器自动分拣的设想。
已经出现了多种信函自动识别分拣机,特别是出现了光电阅读式的全自动分拣设备。
为了实现信函自动分拣,就要搞好邮政编码,也就是要根据各国的邮政或行政区划,按照科学的编排方式,用数字或数字与字母混合组成能代表邮件寄往地点的地址代号。
实行邮政编码后,事情就好办了:信函被送到信函自动分拣机,经过扫描阅读,很快接邮政编码分开,1小时就能分拣几万件,要比人工分拣效率高10倍。
1990年8月,日本第一大邮局——具有21世纪水平的新东京邮局开张。从首都和全国各地区运送来的信函,先由6台自动分拣机分拣,每台每小时能分拣3万件。分类后的信函被集中在塑料筐里,然后每20个一组装载到台车上。把台车运到卡车场去的是8辆无人搬运车,这种车由设置在地板上的传感器引导,在邮局里来回运行。
整个邮局有职工2100人,三班倒,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人影,只有一些运输、分拣、发送的高技术设备在默默地自动运转,每天能处理300万个普通邮件,从首都地区投递来的明信片第二天就能分送到日本全国的任何地区。
没有邮局,没有四通八达的邮政信网,人类的文明就不可能发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和发挥出如此有效的功能。
即使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电信业日新月异,邮政也将永远存在,遍布各地。
我们这样说有很多理由:
邮政网点建设比较容易,投资少,设备简单,很快就能形成通信能力,邮政通信的价格也特别便宜;邮政传递的是载有不同信息量的实物(信函、报刊等)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如包裹),国外甚至还开办了邮寄小孩的业务,这是电信业务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邮政通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只有邮政才能安全可靠地传递机密文件、试卷、机密性的商业信息、恋人之间的书信等;邮政通信的感情色彩比电信浓,一个人收到一封亲笔信要比收到一份电报感到亲切得多——邮政是“生活的安慰剂”。
因此,随着现代化运输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的邮政通信系统必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传统地位,不断地挖掘潜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