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满了的时候,就会从眼睛里溢出来。
——《塔木德》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犹太人认为如果对欲望不加控制,就会沦为欲望的奴隶,而这就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1.三天喝一次的酒就是金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喜欢喝酒,但是,他们又不断地禁酒。
犹太人认为酒是一种好东西,但是对于喝酒,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早晨的酒是石头,中午的酒是红铜,晚上的酒是白银,三天喝一次的酒则是黄金。”犹太人们一面介绍饮酒的乐趣,一面告诫饮酒之害。
酒和犹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犹太人的小孩子从小就清楚葡萄酒的味道,酒是安息日不可或缺的欢悦之一。此外,《圣经》上也反复说明酒的功用,并且还时常用之比喻事情或丰饶的物产。但是,相对其他民族来说,犹太人酩酊大醉的概率要小得多。
犹太人是把酒当作生活一样慢慢地品尝。
因此,很多犹太人能在适度的饮酒之后,翻开书本来充实自己,或是倾听优美的音乐,来松弛一天紧张的生活。
犹太人并不主张禁欲,但却十分强调对欲望的节制。从饮酒这一点上,完全可以看出犹太人性格中崇尚节制的一面。
在《圣经》中有一个关于酒的故事和告诫:
当诺亚种葡萄园的时候,撒旦出现在他面前。
“你在种什么?”撒旦问。
“一个葡萄园。”诺亚回答说。
“它是什么样子的?”撒旦问。
“它的果实总是很甜蜜,不论新鲜的还是晒成干的,可以用它来酿酒使心快乐起来。”诺亚回答说。
“让我们在葡萄园里找个伴吧。”撒旦提议。
“很好。”诺亚说。
撒旦干了什么呢?
他牵来一只羊羔,在葡萄树下把它杀了。
然后他又带来狮子、猪和猴子各一只,都杀掉,他们的血滴落下来,渗进了葡萄园土壤里。
在这则故事中,犹太人通过撒旦在人面前的做法,暗示出喝酒之前人就像绵羊一样简单,像羊羔一样安静;当他喝了适量的酒,他就感觉像狮子一样强大,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和他一样强大;当他喝更多了一些,他就像一头猪,在污泥里打滚;当他彻底喝醉,他就变成了猴子,四处跳窜,散发着猥亵的气息,一点儿也意识不到自己在干什么。
但是,犹太人并不因为这些,就一味反对喝酒。在《塔木德》中有这样的教诲:“如果饮酒适量,有很多好处,可以使身体保持健康,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想喝醉,醉酒导致损害。少量有用的酒须在胃里空了的时候喝。小孩子要远离酒,因为酒会对他们的肉体和灵魂带来损害。对于年龄大些的人,酒是有好处的。老年人最需要它。”
适度饮酒,坚持平衡适度,是犹太人对待酒精的态度和生活智慧。
2.靠理智对待热情
犹太人把人的热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情所煽起的热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所支持的热情。
犹太人认为,感情所煽起的热情是很危险的,因为感情时而高昂,但却绝不能持久;理智则可贯彻终生。
在犹太人看来,人的热情,要靠理性来支持。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都充满着热情,并以理智为基础,理智促进了热情,使热情向困难挑战,终于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
同时,在犹太人心中,凡是经不起时间折磨,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价值的东西,都不珍贵,感情便是这种不堪时间折磨的东西。
在犹太人心中,同情是一种感情煽动起来的热情。
犹太人称同情为“雷赫姆”,“雷赫姆”是“母亲的子宫”之意。
拉比们说母亲怀胎10月时,不管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她都一定会流露出深切的母爱,“同情”的语源就是这么来的。
《圣经》上说:神本来打算让这个世界成为只有正义才可以统治的地方,但是没有成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把“同情”给了人,使人能继续生存于世上。
犹太拉比告诫人们:绝不可因过度的热情而引火焚身,毁灭自己。因为这种热情会使人生的齿轮狂转,恋爱就是其中的一项。犹太人很少有激烈的热恋,虽然他们也会恋爱,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恋爱只不过是为建立家庭预做准备而已。
犹太人很重视“中庸”的观念,而不喜欢偏激,这也是犹太人强调理性处世的原因之一。
虽然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不重视感情。
《塔木德》中有一句很美的话:“心满了的时候,就会从眼睛溢出来。”可见《塔木德》是肯定感情的存在。但是,当犹太小孩哭时,他们的父母就会以“笑是风力、哭是水力”这句谚语来耻笑孩子,教导他以理性的态度来停止感情的释放。
总之,在处世的智慧中,犹太人作为整体的民族来说,它是比较偏重于理性,而少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