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治疗是优势:抗生素无疑是西医最有价值的发明之一,对于临床常见的绝大多数已探明的细菌感染,抗生素的疗效毋庸置疑。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引起比较严重的细菌耐药和微生物环境破坏的副作用,但就目前看来,在细菌变异与抗生素产品升级的竞赛中,抗生素仍旧保持着些微的领先态势。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发明,促成了人类主要死亡原因的转变。近半个世纪以来,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谱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在此前的几千年中,主要致死疾病却是传染病和婴儿死亡,大约相当于传统所称的“发热性疾病”。人的平均寿命在很多国家地区能够从30岁左右增至今天的70岁左右,也与抗生素的发明有必然联系。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除去主要的病灶变化之外,人体的整个内环境都会受到影响,通常的显著变化就是抵抗力下降。即使最单纯直观的小腿骨折,也会引起全身的连锁反应。所以,即使最初得的不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但在生病之后,患者也会变得比正常人更容易遭受细菌感染,适当应用抗生素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对于外伤、感染性疾病等,应当肯定西医的价值,而且首选西医,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其他的病灶相对单纯的疾病、有明确诱因的疾病、适用外科或介入治疗等手段的疾病等,西医通常也有绝对优势。
另外有些疾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流感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即使西医目前没有足够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手段大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针对高血压症状应用降压药,针对高血糖症状应用降糖药,感冒期间应用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并发细菌感染等。如果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忽视西医,对患者是不利的。我们举例的四种疾病当中,前两种是多病灶慢性病,但主要症状的病灶比较明确;后两种是病毒感染,西医的抗病毒疗效不够理想,但这些疾病易发合并感染。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必须结合西医同时进行(流感患者虽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但也应重视合并感染问题,尤其当流感大发作时)。
(2)西医诊断的价值: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医院看作“药店”,以为“看病=买药”,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虽然挂号费较少而药物昂贵,但实际上医生的诊断同样有价值,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诊断比治疗更有价值。
诊断至少在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一个是指导医生用药,也就是明确判断病灶位置和病原体;另一个是排除疑似疾病,避免误诊。
从第一个方面讲,医生经过诊断就可以明确自己后续的治疗方案。诊断之后,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了诊断,而且医生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这种情况医生可以负责地向患者解释治疗进程和预估治疗效果;另一种情况是明确了诊断,但是医学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技术,或者就诊医院的设备条件不够,这种情况医生可以负责地建议患者考虑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建议患者转院治疗。
从第二个方面讲,医生经过诊断虽然不能明确患者的疾病是什么,但是可以明确不是某种病。比如神经官能症患者感觉心脏不适,虽然医生无法明确患者的病灶病性,但可以负责任地向患者确认不是心脏病。在这个基础上,患者就可以考虑心脏病以外的治疗,即使西医没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是患者可以放心地接受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保健,而不必担心延误了重大疾病。
总之,西医诊断是有重要价值的,患者应当重视。这种诊断价值的体现,通常就在于明确自己的疾病是什么、不是什么,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如果有,需要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没有,医生是否建议接受其他疗法)等。因此,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而同时不要忘了在诊断之后就以上问题咨询医生,先不必忙着买药。
(3)多病灶和慢性病:点对点的治疗是西医的优势所在,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治疗是其代表。但这种点对点的治疗模式,对于很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的疾病却不够理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干燥综合征等。类似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身性的并发症,诱因通常不明确,相关研究只能提示可能与某些诱因有关,病理过程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并且往往是进行性的。
西医对于这些疾病的复杂因素与多病灶难以逐个界清,因此难以应用全面有效的治疗。比如原发性高血压,西医临床的主要手段是降压治疗,但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病变,西医则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疾病所引起的繁杂多变的躯体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睡眠障碍、视物模糊、夜尿多等,西医也难以制定解决计划。而这些繁杂多变的症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却是现实的。
综上所述,对于许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疾病,西医显现了自身的不足。对于某些慢性病的重点症状的调控,西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疾病进程的总体而言,则缺乏明确诊断与全面控制能力。因此,在这些方面,应当考虑西医与其他医疗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西医治疗。
(4)功能紊乱与保健:这里所指的主要是无法确认病灶或者没有明确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比如功能性便秘、某些神经症、失眠健忘、某些精神疾病等。其中有些疾病在西医中没有明确的病种可以诊断;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但没有很好的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也具有治疗技术,但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如失眠症、抑郁症等;有些可以对症治疗,比如使用甘油(开塞露)通便,但不能治本;还有一些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但是价格昂贵或患者耐受性差,比如失眠症的某些时间疗法等。
无明显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其发生发展机制大多不明确。从某种角度讲,也可以认为这些不是疾病,而是健康状态的波动或者生理功能的自然退化。前者如倒夜班睡眠障碍、高血脂,还有许多被称为“亚健康状态”的症状等,后者如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食欲减退、习惯性腹胀、腰膝酸软等。如果不从疾病角度,而是从健康状态的角度来考察,显然保健功能不是西医临床的特长。类似情况在临床上存在医患之间的观念差别,有时候甚至造成矛盾。医生有时会认为患者大惊小怪,“没病找病”,而患者本人被这些症状折磨得痛苦不堪,很难接受自己没有生病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最好能够尝试西医以外的医疗。有一种观念需要澄清,就是现代医学不代表人类医疗的全部,也不代表绝对真理。所以,在西医的疾病谱中无法诊断或治疗的内容,很可能在其他医疗范畴内是明确的病证,并且具有系统的理论与治疗技术,比如心理学、中医学。
2.如何选择中医
关于中医理论、中医临床的书很多,近几年关于“中医文化”的作品也骤然多起来,其中有不少时髦说辞,有些比较合理,有些比较牵强,但总的看来多数作品容易使普通患者或者缺少中医经验的爱好者越读越糊涂。诸如“天人相应科学观”“系统论”“超科学的时间医学”“宇宙医学”“全息医学”等名词,虽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对于普通患者来讲,可能还是简单朴素的解释更加实用,也不致使中医神秘化。而且,中医本身就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朴素的医疗体系,基本上与神秘主义无关。
(1)整体论的价值:整体论是传统医学的普遍特征,不只中医,包括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等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是整体论的。笼统地讲整体医学比生物医学高超,这不合理。但是反过来,认为整体论是被历史遗弃的落后学术,也不合理。何况整体论作为一种思维与实践模式,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如科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都存在整体论,而且一直作为重要内容发挥着作用。
整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与短处,通过了解这几个特征,希望有助于我们理解并适当选择应用中医。
首先是整体论的短处,主要就是不够精确。此前我们已经讲过,中医是对人体整体状态的一个笼统判断,比如是“热”还是“寒”,或者“湿”还是“燥”等;中医应用的很多术语容易使人误解为西医解剖学的内容,比如“心”“肝”“肺”等,但在临床实践上这些不是客观的人体解剖,而是对人体某些功能体系的模拟和比喻,是解释意义的概念。这些特点,导致中医的整体论只能保持在相对宏观的水平,它的最精细的诊断与治疗,(内科)通常也只能达到“功能系统”的精细程度。比如被称为“脾”的系统,不是客观单纯的解剖学的脾脏,而是将西医的胃功能、肠道功能、部分肾功能等归纳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概念。中医对这个“脾”进行治疗,意味着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调理,但具体是在调理解剖学所称的胃、肠,还是肾,却不能准确定位。因此,中医的整体论必然是笼统的、模糊的,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不能达到解剖学定位一个脏器的水平。所以,对于大多数病灶相对单纯或病原体单纯清晰的疾病,中医没有优势。比如心脏病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西医的定位、定性都精确到了比心脏更细化的水平,治疗手段也直接有效(如手术治疗);支原体肺炎,西医对病原体的判断已经细化到不同微生物的不同种类,相应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治疗,几小时后就可以控制病原体。类似这些疾病,显然不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接下来也要说明整体论的优势。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伤口缝合用的肠线固然比绷带精细,但在骨折石膏固定时显然不能用线,还是要用宽宽的绷带。整体论的基本特点是笼统、模糊,而这些特征应用在另外一些方面,就不是缺点而显出优势了。比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表现出发热症状,西医诊断没有明确诱因,既不是感染也不是中枢功能受损,如果单纯退热(使用中枢作用药物对症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如果不使用单纯的中枢作用药物退热,也没有明确的病灶和病原体可以处理。这种时候,整体论就显出了优势。在中医看来,患者的发热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医通过外在表现,有一套理论对此进行分析判断,并且有相应的治疗手段(如汤药)。中医所使用的汤药不是单纯退热,而是在退热的同时对机体整体显现出的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或者说通过整体干预起到退热作用。
整体论的价值是什么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春天天气回暖,麦苗开始生长,这时候就需要灌溉。开闸放水,一下就是浇灌几十亩地。至于几十亩地当中哪几棵麦苗长得快,哪几棵麦苗还没开始长,哪几棵缺水,哪几棵目前还不缺水,这些是不必考虑的,而且通常也无法检查清楚。所以,这种判断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和耕种经验进行整体判断,这种灌溉方式也是整体干预。
中医治疗对人体进行整体的干预,干预之后可以整体地判断疾病的变化趋势,但具体到体内白细胞怎样变化,体内各种微生物怎样变化等,中医没有这样的概念。有人因此认为中医的治疗过程是促进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这种观点虽不全面,但有一定道理。整体论的治疗,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发挥着作用。
①整体影响内环境:内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体内各种微生物的变化,比如体内酸碱度的变化,就会导致对酸碱环境敏感的细菌繁殖加速或者大量死亡。
②促进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内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机体相关生理功能的活跃或者变弱,这种变化一方面调整了失调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也可能促进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作用。中医除去影响内环境,还有些治疗技术是对机体直接加以刺激,比如针灸术。针刺治疗一方面是对机体直接进行刺激,引起机体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也在影响内环境,或者更直接地促进了某些生理功能的活跃性,比如免疫增强等。
③直接对病原体进行打击:最明确的例子应该是某些中药的作用。有些中药经过化学分析,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其有效成分,比如金鸡纳的抗疟疾成分。对于这些治疗,应当说其中有效成分对病原体的直接打击作用,或者有效成分对体内具体器官功能的刺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治疗,并不全是通过整体干预实现的。但如果据此就判断中医所有治疗都是“误打误撞,碰见了有效成分”,这是不合理的。比如针灸治疗在人体引起的经络循行效应,已经科学实验所证实,并且很多排除了与神经、血管的必然联系。因此,以上三个方面可能是在中医治疗中同时存在,甚至同时发挥作用的。
(2)治疗胜过诊断:中医诊断是联系临床症状与治疗的桥梁,是医生所使用的工具,就像木匠使用凿子。买家具的人不必知道木匠使用哪种凿子,买家只管买到称心家具就好了。对于看中医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是更加重要的。中医的诊断,对普通患者而言显然没有西医诊断更有价值。西医诊断“心脏室间隔缺损”,患者可以明确知道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医诊断“心阳虚”,患者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仍旧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