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亲的责任: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
48537600000002

第2章 品德是受用一生的财富

13.人生的意义(梁漱溟)

[赏析]

关于人生的意义,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这本无可厚非,因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造就了这个千奇百怪而又个性十足的人类社会。

梁漱溟在文中对中学生人生意义的指导,重点指出了创造性的价值所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能够更好地改造这个社会,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方向,是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这种进取精神也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所在。

梁漱溟在文中的最后提到了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势在必行,他希望用一种新的文化来代替过去那种僵硬落后的封建文化,而担当这一历史重任的,自然会落到新生的一代身上。

14.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赏析]

冯友兰作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在世界哲学界亦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他的《中国哲学史》成为西人了解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最好的窗口。

关于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提到了四个层次的说法,这四种层次逐级而上,依次提升。从最初的层次达到最高的层次,需要人生境界的不断的提高,这种提高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和个人情操提升的过程。而道德和情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以来都占有重要地位,“立德在先,立言其次,立功最后”的排序法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德行的重视。只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德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便成了为人父母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程。

15.论诚意(朱自清)

[赏析]

诚实是天底下最基本的一个做人准则,却又是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诚实与伪诈是根本对立的矛盾体,却似乎是合二为一的孪生兄弟,有如太极的阴阳互包,诚与伪也相互紧挨,互相包容。

生活本身是复杂的,生活在中国更是如此,谦谦君子的外表之下,常常是包藏着另外的目的,因而人成熟以后便有许多张脸,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使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发明了许多词儿,如“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等等,都是做人“必备”的秘密武器。

朱自清在《论诚意》中对诚与伪的辩证分析,似乎部分的指示了做人的一些原则和忌讳,总的来说,在道德的名义下,诚意的标榜与着重似乎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值得人们去尊崇和效仿。

16.论气节(朱自清)

[赏析]

气节一直是中国古人为之尊崇的人生理念,自古以来为气节而献身的人不在少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可法的“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便是很好的写照。

朱自清在《论气节》一文中阐述了“士”与“节”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封建王朝维护其固有道义的一种牺牲精神,在破除封建传统的过程中,旧有的“气节”有必要被新时代的“正义感”所代替,这种代替是对其原有精髓的保留和对糟粕的剔除,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造是实现现代精神的关键所在。

17.奋斗即是生活的方法(张伯苓)

[赏析]

但凡在社会中有所成就者,多是通过自己艰苦的奋斗得来,当然起点是有高低,家境有区别,但奋斗的历程却都不会太平坦。

张伯苓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一手创立的南开中学,开近代教育之先河,为时人所效仿。他创办南开中学的历程,便是一部历尽千辛万苦奋斗的历程,为了自己的教育救国理念,张伯苓费尽心思,成就斐然。

对于青年人,张伯苓最大的愿意是希望他们充满朝气,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虽然前面有挫折和失败,但那都是人生的插曲和注解。这种对青年充满期望与热情的希冀,与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繁荣呐喊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老一辈教育家充满了太多的关注和希望。

为人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教育子女以奋斗为自己的使命,以自立自强为自己的坐标,以成就一番事业为人生的目标便是其对于子女和社会的双重贡献了。

18.明耻(杜重远)

[赏析]

人都有羞耻之心,只是这种羞耻之心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譬如说,上世纪五十年的中国,以家庭成份为富农地主为耻,而到了现代,却似乎又“笑贫不笑娼”了,这种历史的变迁确实让人有点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人类有没有终极的道德准则?答案似乎是没有,基于公认的现代公德,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个体的自由,权利的均等,成了一条普世的价值体系,由此而产生出来的一系列观念,成了今天我们比较尊崇的道德准则。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生逢乱世,中西文明的融合,外敌的入侵,内部的混乱,给这种纷乱的社会增加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逝去的岁月已远,眺望将来,道德体系的重建与塑造却似乎更加重要,责任也更加重大。

19.信用(邹韬奋)

[赏析]

中国过去有名俗语,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信用就很重视了。对于信用的尊崇度,小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大到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信用档案,如果一个人出现不良的污点,那么他几乎在以后的岁月中寸步难行了,因为银行对他的贷款会异常谨慎,生意伙伴会对其思量再三,这个人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人对信用的监督更多地还存在于经验和直觉上,因而实现信用的合理调控还有待时日。

20.诚于中而形于外(叶圣陶)

[赏析]

讲礼貌似乎是从小学时代就开始的一种教育目标,叶圣陶在文中提出了“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概念,自然,“诚于中”是“形于外”的基础,而“形于外”是“诚于中”的表露。

按照唯物主义指哲学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加强自身的修养是因,自然中流露出礼貌便是果了,因果不能倒置。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风气,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又能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两全其美”的事,值得所有的父母去实践。

21.伟大与渺小(臧克家)

[赏析]

诗人写的文章,的确有诗的味道。关于伟大和渺小,臧克家在文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骑在人民头上作为威作福的,即使一时高高在上,一呼百应,却迟早要住进自己挖好的坟墓,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伟大”只会成为历史的注脚,希特勒如此,墨索里尼亦是如此。而看似不起眼的“升斗”小民,只要聚沙成塔,成为一个强大的集体,便能变渺小为伟大,成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力量。

国首百年中国,伟大与渺小在不停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那种弃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即使当时看似强大无比,在若干年后却成为了反面的教材,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若干年前,北岛的一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道出了世间的复杂与无常。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诗人的理想依然在负重前行。也许等到一天,伟大的终究伟大,渺小的不再渺小,诗人的追求和希望才会真正的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