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北望
48538400000040

第40章 汪金友

笔名海纳、梁岩等,男,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人。现为河北省杂文学会理事,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曾任滦南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司法局局长。自1980年开始杂文创作,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杂文、随笔等5000余篇,并先后有80余篇作品获奖。其中《“真抓”与“假抓”》一文,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言论一等奖。

不要总说自己好

有一位省领导,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非常诚恳地告诫全省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要自己总说自己好。有成绩,要让群众去说。作为领导干部,要更多地看问题、看不足,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有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有的是城乡面貌变化很大,有的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有的是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有的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有的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如果把这些成绩集中到一起,每个领导干部都可以说出一大堆。而且看成绩,讲成绩,总结成绩,宣传成绩,也可以坚定信心,鼓舞士气。

但宣传成绩也不能过分。现在有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总是自己说自己好。往下开会的时候,说自己好;往外宣传的时候,说自己好;往上汇报的时候,更说自己好。思路好、规划好、决策好、指挥好、措施好、方法好、态度好、作风好、工作成效好、社会影响好、个人能力好、群众反映好、比过去好、比别人好、比原来预期的好、比上边要求的好,总之一个字,就是“好”,好得不得了。因为自己做得好,所以就没有了问题。到开大会、作报告,非讲问题不可的时候,或者一笔带过,或者只讲抽象的、共性的、客观的、下边的问题。似乎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不但可以胜任现在的领导职务,而且还可以胜任更高的领导岗位。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没有人会百分之百的正确,更没有人会百分之百的优秀。一个人做了10件事,可能7件做得好,3件做得差。也可能8件做得好,2件做得差,或者9件做得好,1件做得差。如果光讲那些做得好的事,不看那些做得差的事,谁都是成功者。但不说,不看,不等于做得差的事不存在。

为此,在一些地方,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领导干部关注GDP,老百姓关注菜市场;领导干部关心财政收入,老百姓关心群众收入;领导干部热心上新项目,老百姓担心破坏环境;领导干部说发展成绩很大,老百姓说存在问题很多;领导干部说自己是为了造福一方而努力,老百姓说他们是为了个人升迁而造势。领导干部的话,老百姓能听到,越听越觉得离谱;而老百姓的话,一些领导干部却听不到。越听不到,越自我感觉良好;越听不到,离老百姓越远。

老百姓不是看不到成绩,而是他们更需要解决发展中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知道,任何成绩,都像山上栽的树、路上修的桥、地上建的楼,谁都看得见,你不说,它也跑不了。而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现在的生活。如果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而领导干部在宣传自己的政绩时,又掺杂进一些假大空和溢美之词,就更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反感。

1961年,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人和周恩来说:“总理,你给我们写一本书吧!”周恩来笑了笑回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一些人总说自己好,一方面,是希望别人都说自己好,以使自己的付出尽快得到回报。另一方面,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没有了私心杂念,才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自己说好不算好,让老百姓背后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权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无论法律还是政策,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说它复杂,是因为在公开的答案背后,还有一些不公开的答案。而且总有一些人,在开会、讲话和教育别人的时候,讲公开的答案。而转过身去盘算自己怎样升官的时候,又完全信奉和积极实践另一套答案。

权从哪里来?最标准的答案就是“权从民中来”。我们的法律和党章都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人民和党员的选举中产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再强调,“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来源是人民,权力的基础是人民,一切的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所以拥有权力的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最标准的答案,又经常遭到怀疑和挑战。你说“权从民中来”,可为什么在不少地方,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他说让谁当书记,谁就当书记;他说让谁当局长,谁就当局长;他说让谁有权力,谁就有权力。对一些贪污受贿和无德无能的官员,人民群众非常愤恨和不满。但只因上边领导看他们“顺眼”,所以仍然扶摇直上。理论和实践的错位,弄得人眼花缭乱。于是在这个很简单的问题上,引申出一些很复杂的答案。

有的人,相信“权从官中来”。这也许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关。在中国的历史上,依靠讨好上司而获得权力的,可谓数不胜数。南宋的赵师怿,为了让领导高兴而学狗叫。明朝的王佑,为了升官而拜大太监王振为干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典吏卜世仁,还总结了一套升官经验:“做官的第一秘诀就是巴结。人家巴结不到的,你巴结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如果上司叫你老婆去当差,你不要怕难为情,送了进去,马上就可以高升。”相信“权从官中来”的人,只会把“让领导满意”当做第一目标。

有的人,相信“权从钱中来”。钱的神通,的确不可小看。既可以“无翼而飞”,又能够“无足而走”。很多的时候,都是“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有个朋友,曾经跟我算过一笔账。他的结论就是买车不如买官。用想买车的钱去买官,得到的不仅是车,还有很多的权。我反问他:“有钱就能买到官吗?”现实中的权钱交易,虽然时有发生,但明显被夸大了。

有的人,相信“权从跑中来”。好像自十几年以前就有了这样的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向上流动。”还有些人,专门研究“跑”的学问和技巧。有一本叫做《侯卫东官场笔记》的小说,从头到尾讲的都是这种事情。书中的主人公侯卫东,不仅研究市委书记的所有讲话,而且研究领导的所有生活习惯。然后周密策划,投其所好,终于如愿以偿,青云直上。经常往领导身边“跑”的人,多为正直和能干的人所不耻。但就是这些人,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坐到了你的上边。让人怒不可遏,却又哑口无言。

最近在《瞭望新闻周刊》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初苏联的干部在开会的时候,主要就做两件事。第一是极力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第二是汇报自己如何一丝不苟的贯彻上级意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项权力,都是来自体制内的上层。这个“外已有之”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