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与邻里和睦相处,近邻尤其需要近交、密交。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只要你住在小区内,就与近邻形成了某种联系,在某些方面甚至成为利益"共同体"。有些人以为自家过日子,可以万事不求人。于是,无视邻居的存在,甚至把邻居当成敌人,与四邻发生摩擦。可见,思想认识偏了,情感就远了。所以,近邻要想近交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比邻而居是一种缘分,要珍惜这种缘分。从内心把邻居当成朋友,真正珍惜这种友情。这样一来,人们才可能产生与邻居友好交往的积极动机,才会主动表达善意。事实证明,邻里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你把近邻当朋友,近邻就会成为你的密友;你把邻居当路人,邻居就会装作不认识;你把邻居当敌人,邻居就会对你充满敌意。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应该促成邻里间的良性互动。比如,新搬进一个小区,要主动和邻居见面,把自己介绍给邻人:"我是新来的,在某某单位工作,请多多关照。"在楼道里与邻居见了面,主动问一声好,说:"我住××室,欢迎光临。"这样做,看似客套,但却体现了善意,也是邻居间来往的开端,具有积极意义。
要利用一切机会认识和接近邻居。当邻里之间还陌生时,切不可视而不见,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抓住每一次机会,主动说话示意,沟通感情。户外交往常常是加深友谊的起点,要格外重视。比如,在小区晨练,下棋,跳舞等,近邻很容易相遇,那么你就应主动打招呼,伸出你的手,微笑着让彼此认识。小孩子是邻居相识的媒介,带孩子在楼下玩,孩子最容易聚在一起,这样也就把大人牵在一块儿。大家从小孩谈起,会找到共同话题,越谈越深。如此一来二去,邻里之间就认识了,从陌生到熟悉,最终成为朋友。
善待邻居是长久友好交往的关键。要与邻为善,尽量为邻居做好事,这样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我们小区里,有位干部是养花能手,他常把邻居叫到家里赏花,还把自己培育的花送给邻居,分文不取。一位教师喜欢养猫,有五六只。他干脆在楼道里贴了广告:有喜欢养猫者快来领猫。如此免费赠送,很受邻居好评。
向邻居求助也是一种接近。日常生活中谁家也难免遇到一些难题,常有人因事情不大,怕麻烦人,不好意思求人。但是,从邻里交往的角度看,求助于邻居也是密切彼此关系的方式。如果你万事不求人,人家也不好意思求你。反过来说,你求邻居,邻居十分热情地给予帮助;邻居遇事也会求你帮忙,这样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比如,邻居大嫂会做衣服,你主动求上门去,请她为你的小孩儿裁件衣服,对方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过了几天,邻居大嫂也不客气,拿着毛线,请教你如何织毛衣。如此这般,你求了人,也就欠了人情;人家有事求求你,你也会全力帮助。有来有往,关系自然密切起来。所以,不要怕求邻居,从一定意义上说,求邻也是邻里密切交往的起动器。
总之,不管你职位多高,多么富有,一旦住进小区就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与邻里和谐平等相处,甚至称兄道弟,亲密来往,那你就会受益匪浅,乐在其中。
10.说出烦恼
当你情绪低落时,当你感到痛苦时,当你灰心时,当你热情衰退之时,你想寻找智慧,你想找到忠告,你需要指导,那么你就必须付诸行动,这就是向别人说出你的烦恼,找到一切可能的帮助。
让别人知道你的处境,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能帮助你的地方是那么的多。大都会歌剧院的男中音罗伯特·梅里尔,当他与陌生人诉苦后,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5年来,梅里尔专为RCA维克多公司灌录唱片,但突然间,他们决定不要有任何专属的合约,他的合约因此终止。梅里尔觉得很难过,因为RCA是家大公司,他和他们合作得很好。得知这个坏消息后,梅里尔离开办公室,走到俄罗斯茶室,坐在那里,在友善的气氛里,仔细思量自己的命运。坐在梅里尔旁边的是伦敦唱片公司的一位画家兼戏剧家。"鲍勃,鲍勃!"他叫道,他们坐下来聊天。梅里尔把他的悲惨处境告诉了他。"你知道吗?……有一件好事,"鲍勃说,"我们和琼·萨瑟兰正在合作制作《拉莫姆的露琪亚》专辑,你要不要参加?""当然好,我乐意之极。"梅里尔告诉他。于是开始参加录音,之后又为伦敦公司灌录了一些专辑,都成了畅销之作,其中包括与曼托瓦尼合作的《基斯脉》和已出CD的《美国》以及《露琪亚》专辑。
当你陷入失意彷徨之中时,你自己只会朝消极的一面去想,于是你便觉得自己浑身缺点,一无是处,但此时别人则会告诉你优点在哪里!
凯蒙斯·威尔逊1915年创立了第一家假日饭店,建成了世界上的旅馆连锁体系。1991年他退休时,他的公司在50多个国家拥有1759家饭店,年收入10亿美元。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有些人能说出你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意识到的种种优点。我的妈妈,罗比·劳埃德·威尔逊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多人都叫她洋娃娃。我刚出生9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妈妈18岁就成了单身母亲和寡妇。我成长的那几年,妈妈常常只有一点点钱,一周仅靠几磅干扁豆充饥。虽然食物非常少,但富足的是妈妈的爱和奉献。每天晚上她让我坐在她的腿上,对我说着将来改变我生活的话:‘凯蒙斯,你命中注定就是大人物,只要你愿意努力奋斗,你必将无所不能’。"我14岁时被一辆车撞了,大夫说我再也不能走路了。那时妈妈在肉制品包装厂工作,她请了假搬到医院照看我。每天她都用慈爱而温和的语调安慰我,向我保证无论大夫怎样说,如果我想重新站起来,我就一定能再次走路。她把这种信念深深地灌输到我的心中,使我最终相信了她。一年后我又回到了校园——-是我自己走进去的。"在17岁那年,经济大萧条突然袭来,妈妈和成千上万的工人一样,失去了工作。我违反了妈妈的意愿离开了学校,去挣钱养活我们这个家。那时我的使命就是要为妈妈取得成功,我发誓永远不再受穷。
"多年以来,虽然在生意上我取得过大大小小的成功,但真正的转折点却发生在1951年。那年,我与妻子及五个孩子正在度假。我对旅馆为家庭度假提供的二等客房非常不满,尤为愤怒的是他们收每个孩子两美元住宿费。对一般美国家庭来说,这种价格实在太贵了,我决定改变这种状况。我对妻子说,我将为众多家庭开一种汽车旅馆,使用同一种名称,让大家一看到旅馆的牌子就相信它对孩子从不额外收费。我计划建400家旅馆,目的是驱车在一天之内行驶大约150里,就可以从一家赶到另一家。我的这种想法在当时是从来没有人有过的,所以许多怀疑者认为我必将失败。
"毫不奇怪的是,妈妈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第一批投入此项工作的人之一,她站在服务第一线,甚至还设计了首批100家旅馆的房屋陈设。像做其他生产一样,我们也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开始几年,由于资金短缺,我们每年在圣诞节给雇员赠送奖金时都是‘打白条’。但妈妈的话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灵魂之中,我从不怀疑我们会取得成功。15年后,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旅馆连锁体系,并在生意界声名显赫。"
感觉烦恼,不知所措时,找一位知己好友,或专业辅导员,或有经验的长辈,说出内心的恐惧和问题以及烦恼,经过倾吐、发泄,或听听别人的意见,理清烦恼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方法,即可豁然开朗。
11.接受他人,承认他人
人是最容易产生情感变化的动物,而世界也正是由人类所主宰着,如果学不会与人相处,善待他人,接受他人,一切都会陷于无秩序的混乱之中。
好人缘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善待他人的重要条件。在我们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人特别吸引朋友与顾客。对于这样的人,你可能感叹地说:"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了!"这真是一句妙语,一语而言中。人并非是强迫他喜欢谁,他就会喜欢谁。山姆·史特威特或许是我们目前为止碰到过的最优秀的人,但是我们不见得会选他做个人的朋友。如果要问理由,那只有一个:我们和山姆在一起觉得不自在。因为他所发出来的优秀气质,让我们感到自卑。下面列举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两大基本渴望。利用这两种渴望,就能与人很好地相处。
(1)容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一个人若是能让你感到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所以,要让你身边的人轻松自在,让他人觉得你在善待他们,就要容纳、接受他人。一位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任性或残暴的人,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很多优秀的人往往能影响本性善良的人,接受他们,使他们更好,但是对于任性、残暴的人,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这怎么能让对方变好呢?一位著名的精神科医生曾说:"如果大家都有容纳的雅量,那我们就失业了!精神病治疗的真谛,就在于医生们找出病人的优点,接受它们,也让病人们自己接受它们。医生们静静地听患者的心声,他们不会以惊讶、反感的道德式的说教来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讲出来,包括他们自己感到羞耻的事与自己的缺点。当他觉得有人能容纳、接受他时,他就会接受自己,有勇气迈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鲁斯·哈比博士指出,如果每对夫妻都能牢记结婚仪式上的誓言:"我不计较这个男人(或女人)的一切,我接受对方所有的行为。"就会挽回很多家庭的不和睦。很多大企业家都说:"我们要想提升某某人时,会先调查他的妻子。"并非调查他们的太太长得是否很漂亮,或者是否很会做菜。而是她是否能让他的先生充满自信。某些企业的老板说:"做妻子要接受丈夫的一切。要让丈夫生活愉快,拥有满足感。当丈夫回到家里时,要替他装上自信的弹丸。这样做了,丈夫就会想:‘她这样喜欢我,可见我在她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并非一文不值。’做妻子的若能爱丈夫,信任他,他就会拥有‘我一定能做好一切’的自信。所以第二天出门时,他不怕任何困难的考验,会充满自信地接受挑战。"相反,丈夫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只会唠叨、抱怨不停,那他的斗志就会完全消失。一个能容纳自己丈夫的人,她必会得到丈夫的更加怜爱。人们愿意和能够容纳自己的人和睦相处。假如是因为妻子的缘故,让丈夫对自己失去信心则讨厌自己,那么,丈夫会随着自己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对妻子不耐烦,彼此会因为吹毛求疵而感情低落,这样的结局就大煞风景了。
(2)承认。每个人的第二渴望就是承认。承认比容纳更深一层。容纳,实际上是消极的做法。我们容纳对方的缺点和短处,伸出友谊的双手接受他们,这只是消极的做法。倘若是积极的做法,就是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温馨之中。从这里也可发挥它的特性。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到心理医生那里去。那个孩子已经被严重灌输了自己没有用的观念。刚开始,他一语不发,怎样询问、启发,他也决不开口。心理医生一时之间也无从着手。后来心理医生从孩子的父亲所介绍的情况和所说的话里找到了医治的线索。他的父亲坚持说:"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指望,无可救药了!"心理医生开始应用承认的方法,找出他的长处。他发现,这个孩子很喜欢雕刻,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聪颖的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他家里的家具被他刻伤,到处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惩罚。心理医生买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给他,还送他一块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给他正确的雕刻方法,不断地鼓励他:"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会雕刻的一位。"从此以后,他们接触得频繁起来,在接触中,医生慢慢地找出其他事情来承认他。有一天,这位孩子竟然不用别人吩咐自动去打扫房间。这个事情,使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回答说:"我想让老师您高兴。"善待他人,就要在心里承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