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呵护200招
48541000000026

第26章 励志篇(4)

18.多走一步

有一所大学邀请一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到学校演讲,在自由提问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参加多次校园招聘也没有获得一次签约机会。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这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自己登山的经历。

一次,这位企业家攀登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由于登山经验不足,加上高原反应很强烈,没有控制好呼吸,氧气消耗得很快。当他爬到8300米左右时,突然发现有些胸闷,原来氧气已经不多了。此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一边往下撤,一边向半山腰的营地求救,生命应该没有危险,但登顶机会就只能留到下一次;另一种选择是,先登上顶峰再说。不肯轻易认输的他选择了后者。当他爬到8400米时,发现路边扔了很多废氧气瓶,他逐个捡起来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个路口,他捡到了一个有半瓶以上氧气的瓶子。靠着这半瓶氧气,他登上了顶峰,并安全撤回到营地。这位企业家的登山经历告诉我们,干事业,就像登山,受挫时,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要轻易放弃,很多的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会,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而有的时候,你觉得迷茫,是因为你还未悟得要领,只要再坚持一会儿,掌握了要领,就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29天过去了,他一部车也没有卖出去。最后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到各个单位去推销,到了下班时间,还是没有人订购他的车,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辞退他。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到晚上12点,我还有机会。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是一个卖锅者,身上挂满了锅,冻得浑身发抖。卖锅者是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推销员看到这个人比自己还落魄,忘掉了烦恼,请他坐到自己的车里来取暖。两人开始聊天,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推销员又问:全部卖完以后呢?卖锅者说:回家再背几十口锅出来卖。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起……两人越聊越起劲,天亮时,这位卖锅者竟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五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三个月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推销员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同时,从第一份订单中,他也悟到了一个道理,推销是一门双赢的艺术,如果只想到为自己赚钱,是很难打动客户的心的。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成长或解决客户的烦恼,才能赢得订单。秉持这种推销理念,15年间,这位推销员卖了一万多部汽车。

当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时,请对自己说:"我还有机会。"因为,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19.早年受挫是动力

公司破产后,职工都失业了,一位老职工对忧心忡忡的年轻职工说:"与我比起来,你们是幸运的。"年轻人不解:"年纪轻轻就丢了饭碗,有什么幸运的?"老职工继续说:"是的,你们很幸运,因为你们可以鼓起勇气重新做起,开辟人生的新通途。不像我,多年来运气一直很好,到了五十出头却突然失业了。就算我要重新做起,年纪也已经太大了。"

这位老职工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在我国的企业家队伍中,不少人年轻时都受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有的甚至遭遇过灭顶之灾,几乎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然而,正是年轻时一次次的挫折,使他们获得了一个个重新奋起的机会,并在一次次绝地重生中增长了才干,创出了大业。一帆风顺的人有没有?有。但可以肯定地说,所谓一帆风顺,只是相对而言,就其本人来说,一辈子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磕磕绊绊。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年轻时遇上它总比年纪老了要好。早年受挫回旋余地大,即使是在重新做起中再走几回弯路,时间也来得及。而年轻时一路坦途,到了年老时却突然灾祸临头,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心理准备而一下子被击垮,即使心理素质好,有重新做起的勇气,时间、条件也远不如年轻人优越了。为什么下岗再就业并成大业者几乎都是年轻人,而下岗老职工就很少有自己再创业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此。

众所周知,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在处处顺心如意时,开拓新路的意识不强,时间一长,就会丧失创造的欲望。而挫折使人无法安逸下去时,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克服惰性,勤勉地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而进入新的创业领域。"树挪死,人挪活",在早年受挫后而不得不进行的"挪位生存发展"努力中,说不定就会找到一块最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年轻时遇上挫折,被逼"挪位生存",正是创新自我、发展自我的绝好契机。而到了一定年龄时,一切已成定数,再想"挪位生存发展",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正因为此,讲早年挫折是一种幸运,是很富有哲理的。

当今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生存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可以肯定地说,遭遇挫折将会是家常便饭。挫折是块人生的磨砺石,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既然这样,年轻的朋友们,就让我们将挫折当作人生的幸运,勇敢地微笑着面对吧。

20.善待机遇

有一位年轻人,25岁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已是一家电脑公司的首席工程师。许多人都非常羡慕他,说他真是机会好,连他那些读过大学的初中同学也这样认为。

他16岁念完初中,由于家境贫寒,跟着别人来到广东打工。起初,是干泥瓦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重活实在吃不消,他又找了一家电脑公司当保安。时间久了,员工们对这个小老弟非常友好。

他想学电脑,但公司有严格的规定,保安不允许碰电脑。可他又没钱也没时间上电脑班。

后来,他发现每天都有人加晚班,而老板并不来。他想,这正是自己学习的好时机。这天晚上,他来到工作室,正在考虑该怎么提出他的请求,有个员工随口问:"你会电脑吗?不会就跟我们学吧。"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又难得的机遇。于是,他每天晚上都来学电脑,大家都非常乐意教他。他也十分刻苦,每天都学到很晚才休息。三年下来,他把基本的东西都学会了。

他于是向老板提出辞职,想找一家电脑公司干技术,老板说:"既然你会干,为什么不在我们公司干呢?"于是他跟其他员工一样,坐在了电脑前工作。这又给了他继续学习的机会。两年后,他还是辞职了,来到了一家小公司。

又干了三年,小公司成了一家比前一家还大的公司,他成了这家公司的首席软件开发工程师。

按理说,他是挺不走运的,初中毕业就辍学,不能像别人一样可以继续学习。但是,他会善待机遇,抓住了身边的每个学习机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最后,从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保安到电脑公司的职员,再到另一家大公司的首席工程师。这个过程,与其说是他职业的转型与提升的过程,还不如说是他利用每个机遇,改写自己人生轨迹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羡慕别人遇到那么多好机会,而从未想过自己又放弃了多少好机会。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机遇都是有的,就看你怎么对待它了。善待机遇,拼搏进取,你就会拥有殷实富足的人生。

21.做该做的事

做该做的事,这是一个连小孩都明白的生活常识,可在现实工作中,不少人却偏偏将这个常识忘得一干二净。在一些单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机构健全,但很多应该解决的事情却无人过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不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去解决的问题,结果一天从早忙到晚,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倒是做了一大堆。

据说某单位招聘总经理助理,经过严格挑选,有三位应聘者进入面试。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应聘者进了总经理办公室,刚刚坐下,就碰到了"停电"。总经理于是笑着对应聘者说:"停电了,空调也关了,你们能不能说个笑话给大家解解闷?"其中的两个应聘者不知有诈,均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说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笑的笑话,只有一位应聘者没按总经理的话去做,而是拿起总经理的电话找公司的电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结果这位应聘者被录用了。

总经理助理对于总经理来说犹如左右手,能称职将使总经理如虎添翼,不称职则是一个包袱。衡量一个助理是否称职有两个标准,一是看他是否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去做的,那些事情是不应该自己去做的,也就是说既不能越权,又要做好分内的工作;二是看他办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停电这个突发事件,应该解决的问题当然是尽快找到停电的原因,并尽快恢复供电。可惜的是那两位应聘者抓不到问题的实质,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该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人招来又有什么用呢?

面对突发事件,不要被眼前的情景所迷惑,要迅速弄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面临的问题。

(1)视面试为第一天上班。大多数人将面试看作是雇主提问,自己回答。这是面试的一大误区。美国著名的猎头专家科迪洛斯给应聘者的忠告是:"你应该把自己当作雇员,正在那里讨论一项新计划,而不应把自己看作是渴望获得录用的求职者,并因而表现得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如果你真的是一位总经理助理,你当然该知道面对突发事情自己应怎样做,因为你应明白:总经理花钱请助理,是用来做事的,而不是用来逗乐的。

(2)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总经理助理",处理停电事件有两种方式:一是亲自去查找问题的原因;二是向电工了解停电的原因,并根据问题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

第一种方式有越位之嫌,因为查找停电的原因和修复电路应该是电工去做的;第二种方式才是总经理助理处理此类事件应有的方式。

22.挖掘潜能

中国古代医书《医部全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年间,一位山村姑娘因为发困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两个上肢竟然再也放不下来了。面对如此怪病,家人万分着急,只好从外地请来郎中为她诊治。郎中一边说此病必须用艾叶敷炙脐下的丹田,一边便动手去解姑娘的裙带。姑娘羞得赶忙用手掩护,不知不觉中两个胳膊都放下来了。

无独有偶。在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可惜她是一个哑巴,并且已经不明原因地哑了20年,虽然四出求医多方治疗,却没有丝毫效果。一天,媒婆领来一个50岁的老头,姑娘的父亲逼着女儿嫁给他。情急之下,姑娘脱口而出:"不,我宁死也不嫁给他!"姑娘的哑症竟因此不治而愈。

这些令人称奇的趣事轶闻,昭示着一个奇特的医学现象:一个人如果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给他一个特别的刺激,往往会激起体内潜在的一种神秘力量,使原先的"症状"彻底消除。这就是潜能的神奇作用!也即所谓的"老虎追来无跛子"。

潜能,是每个人身上固有的却未被开发和挖掘的内在能力或能量。研究生命科学的专家发现,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未曾得到挖掘开发。美国一名心理学家曾经运用整体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功经验,如杰斐逊、林肯、罗斯福、卢梭、弗洛伊德、歌德、爱因斯坦等,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水平地承认自己,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自动力和创造力,是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那些所谓超常的自动力和创造力,恰恰是一般人所共有的。

潜能虽然人人都有,但绝大多数人往往一无所知。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以为十分清楚自己能力的大小和极限,其实,他们往往不知道或并不完全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能耐"。正是对自己潜能的无知,才使许多事情不能做成,许多目标不能实现。德国科学家卡费尔德指出:"对自己超限制作用的错误感觉是创造高水平业绩的最大障碍。"古往今来,无数有着辉煌成就的杰出人物原本并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特别才能,但无不具有超越常人的发掘自己潜能的特别功力。他们勇于挣脱潜能的束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放手大胆地去拼搏、卓有成效地去努力,直至发掘出自己的最大能量,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创造出事业的最佳成果。

23.克服惰性

惰性常常是阻碍潜能发挥的一大羁绊。人是惰性极强的超级动物,有些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与生俱来的惰性;有些人之所以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原因也在于走进了惰性这个死巷而难以折返,结果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潜能。这是人生的悲哀。假如我们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勤奋,多一些敢为人先的尝试,多一些勇往直前的干劲,或许就会造就一个威力无比的自己,许多事情我们不但会做,而且会做得非常出色。

一位生命科学家说:人的潜能犹如一具尚未启动的引擎,看上去似乎毫无特别之处,可一旦点燃启动,就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自动力和前驱力。是的,在一个人奔向成功的道路上,外力的推动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清楚地认识自己,勇敢地超越自己,自信自励,自强不息,善于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钥匙去开启潜能的引擎,使自己的"内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志者事竟成",奇迹往往就在引擎启动、潜能发挥的刹那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