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呵护200招
48541000000041

第41章 家庭篇(1)

1.家庭和睦有诀窍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家庭能够和睦相处,而有的家庭却战争不断、最终解体呢?有研究发现: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与否,在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程度。而怎样使家庭成员的感情融洽,如下所说的几点是不可少的。

(1)多和家人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常和家人共处,时空距离说明你们是亲密的,在心中惦念着对方。相处时的美好感受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会留下长久的记忆。

(2)尽可能地相互了解。心理学家认为,有时我们并不一定真正明白所爱的亲人们的想法,家庭成员之间可能缺乏交流,沟通也会遇到障碍。那么,一家人经常坐下来谈谈就是很有必要的了。说说看法,谈谈向往,让心中的苦恼得以表达,给委屈的情绪找个出口。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格外需要平等交流。

(3)分担忧愁。很多家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痛苦,对于家庭中发生的一切,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分忧解愁。包括孩子,也应该从小教育他们,理解父母的难处,视家中苦乐为自然,不抱怨大人,全家人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4)家人一起做游戏。游戏是人类感情自然表达的最好机会,在家庭中更是如此。游戏方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让一家人在一起尽情尽兴,体会到什么是亲情爱意,什么是温馨、和谐。可以想到,一个能嬉闹、有欢笑的家庭不一定没有愁苦和烦恼,但他们肯定不惧怕什么,因为亲情可以战胜一切。

(5)保持经常联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常相聚的家庭,其成员应利用一切方式保持联络。比如: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寄照片等,借以表达感情,传递思念,拉近心理距离。还可以让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了解父母正在从事的工作,甚至包括父母的成功和失败,这样做对其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所述几点算不上是什么真谛,但却能帮你塑造一个令人羡慕的和睦家庭,有心不妨试试看。

2.学会尊重孩子

请听听一个中年男子河山先生的心声:为人父母之初,曾在一本书中读到,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问题多发的年龄段。当我女儿一进入初中,我便时刻提高着警惕,谨防孩子走了邪路。

起初,我以为要把握住孩子的心理活动状况,就得从侦探她的隐私入手。于是每当有外来电话或信件过来时,我都设法偷听(看),以便及时发现孩子心中的秘密。一次,我怀疑女儿早恋,要女儿从实招来,但倔强的女儿一口咬定她根本没有与男同学谈恋爱。

我见女儿如此不老实,决定以事实说话,强行打开了她的抽屉,一阵乱翻后,我像侦探到什么"罪证"似的说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还有这么大的鬼心眼,私藏起日记来了。"

我决定当着女儿的面戳穿她的鬼把戏。于是我打开日记念了起来:"爸、妈,您们’窃听‘女儿电话已有好长时间了吧?每当我感到电话声音偏低时,我就知道你们在偷听了。难道您们没有觉察出我的许多电话总是以心不在焉或答非所问的方式草草收场吗?

同学们说我’变幻无常‘、’捉摸不定‘、’不好相处‘,其实她们不了解内情,不知我的苦衷呀!"读到这儿,我顿了顿,望了一下有些面露愧色的妻子,"妈,您下岗多年,虽几经努力仍求职无望,所以对女儿学习抓得更紧,怕我因乱交朋友分心而影响学业。您也知道来电话的是小姐妹,主要是谈学习,有时也讲讲悄悄话、说说小秘密,比如自己身体的变化、对某个男生的蒙眬感觉、崇拜的歌星影星的最新消息等等。"再往下念,我的声音似乎变调了:"不想让您们知道,不是不爱您们、不尊重您们,而是我们自己的这点小秘密、小’隐私‘,是我们长大、独立的标志……"

合上日记本,我投递过去的目光在与妻子的目光碰撞的一刹那,仿佛一种愧疚感直冲脑门,我们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们不相信女儿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孩子的隐私呢?再说,避免孩子出错,并非是掌握孩子的"隐私"就能奏效的,假如我们换种方法,坦诚地与孩子沟通,不断地与其进行思想交流,不同样能够知晓孩子的思想情况吗?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正是我们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欠缺的吗?

3.家庭融洽使人精神振奋

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老伴关系恶化。在1910年11月9日,一个阴霾寒冷的夜晚11点钟,这位82岁的世界文豪悄悄地离家出走,11天后他患了肺炎,在梁赞省偏僻的达阿斯塔堡小小的火车站,溘然长逝。

托尔斯泰35岁开始写《战争与和平》时,还允许妻子进入他的书房,为他抄写满是涂抹痕迹的手稿。在抄写中,有时妻子不同意托尔斯泰的观点,互相争吵。后来,托尔斯泰一早走进他的书房,就关上门,不准任何人打扰。他前后写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著。

在他写作年代中,他的妻子精神孤寂、压抑、焦虑、忧郁、怨恨、多疑,进入老年期时,情绪极易激动,有时用皮鞭抽打托尔斯泰,使托尔斯泰无法忍受,不得不离家出走。

恶劣的家庭关系,使人可能引起机体内部平衡失调及有害刺激的反应,在医学上称为"应激"。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生活,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抑郁症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2~3倍。托尔斯泰的妻子可能患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时若能劝他们夫妻互相关怀,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使家庭关系融洽,托尔斯泰或许不会离家出走,也可能多写几本文学巨著。

4.把家庭变成老年人的生活乐园

离休或退休后,家庭应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场所。如何把家庭变成一个充满生气和乐趣的生活乐园,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往往会产生寂寞、空虚、单调等一系列不良情绪,这些都需要从家庭中得到弥补和安慰。

怎样才能把家庭变成老年人的生活乐园呢?

(1)互相理解,保持家庭和睦。老年人由整日上班到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和家中人接触密切,繁琐复杂的家务、家庭的人际关系、金钱问题、房子问题等都会牵动老人的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少之间应互相理解。正视两种思想的"代沟"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要求一切都统一到老人的思想上来,强求一致。解决家庭问题要彼此谦让,注意方式,切忌"破脸",家庭关系才会和睦、融洽。

(2)布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应适合老年人喜静怕乱,喜明惧暗,喜就低怕登高,喜空气新鲜怕空气污浊等特点,尽量让老人居住在楼层不高,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室内家具摆放不宜过多,以清静淡雅、通风整洁为宜。还可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爱好选择室内装饰品,如字画、盆景、鱼缸、花草、工艺品等。室内的装饰、家具可根据季节或老人心情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以保持新鲜感。总之,老年人居住环境不宜豪奢,以赏心悦目,淡雅宁静为好,这样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合理安排家庭生活。老年人的生活忌大幅度变动,应该有规律。要想把家庭变成老年人的生活乐园,就要合理安排老人的家庭生活:早睡早起,晨起散步或锻炼,回家洗漱,早点定时,阅读书报,上街购物,午饭吃好,午睡不误,下午练字作画,晚饭少用,晚上不可娱乐过久,一天勿怒。总之,老年人的家庭生活不一定拘泥于一种形式,只要有规律、有计划,丰富有情趣就可以了。一天的生活应有动有静,有张有弛。

(4)选择合适的家庭类型。喜欢同堂之乐,子女儿媳团结得好的老年人可选择大家庭生活,几代同堂,老少互助互爱。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好又愿意照顾子女或孙辈的老人可选择老人核心家庭,以老年人一方为核心,老人可协助子女做家务、带孩子,共同组织管理家庭生活。而喜欢清静的老年人则应该选择老人独居家庭,家庭中只有老两口,子女时常过来照顾,这样老人虽然比较寂寞,但家庭矛盾较少。隔代家庭是指老年人留一个孙子或孙女在身边,陪伴、照顾自己,祖孙相依,关系也容易亲切、融洽。总之,老年朋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家庭类型,但无论哪一种家庭,都需要老少之间的共同努力,才会美满、幸福,使家庭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乐园。

离退休老年人对长期的家庭生活,需要有个适应期。这就需要老年人和年轻一代共同创造温馨、和谐、幸福、祥和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欢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5.老年人要淡化儿孙观念

退休干部李志明的独根孙子李小山,因父母当年响应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扎了根,而出生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农村。李志明疼爱孙子,没让小山在父母身边生活太久,就把他接到省城里。由于有爷爷的钱包,有奶奶的精心看护,一年四季,孙子的吃穿用和应时玩具,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李小山上学以后,爷爷不仅满足孙子的一切用钱需要,而且把金钱变成刺激孙子学习兴趣的动力。只要孙子在校表现好,考试成绩优良,爷爷总是慷慨解囊。李小山也不知从爷爷那里得到多少奖金。到了小学毕业前后,李小山心目中开始有了这样的模糊认识,只要有钱,就可以有一切。他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要钱、花钱上,有钱时,就带上几个"小兄弟"到饭店里大吃大喝,痛痛快快地玩电子游戏机。可爷爷对孙子的这一系列变化毫无察觉,直到有一天,已升入初中的李小山,为结交"新朋好友",从爷爷手提兜里拿了500多元,爷爷发现后既伤心,又愤怒,将孙子痛打一顿后赶出家门。

被赶出家门的李小山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大街上,昔日的酒肉朋友纷纷赶来。从此,他有学不上,浪迹社会不到半年,就在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唆使下,连续多次入室盗窃而锒铛入狱。

俗话说:"隔代人更亲"。按照传统的家庭观念,孙辈是一个家庭传宗接代的根苗。很多老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盼望他的孙辈成为理想的人物,光宗耀祖,从而走进爱孙的误区。有的是娇宠的爱,对孙辈过分溺爱,无原则的迁就和袒护,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非常任性;有的是放纵的爱,任其自流,没有任何要求,奖惩不严,随随便便,听其自然。使孩子养成散漫习惯,而且容易染上许多坏习气;还有的是奢望的爱,不适当地强求孩子去实现过高的要求。例如除了繁重的功课压在孩子的身上,还要练钢琴,学唱歌等。有些孩子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就会感到不安,害怕和焦躁,缺乏自信心和成功感。这种对孙辈的爱,其结果只能是危险的爱。

当今社会提倡优生优育,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个非常重要的家庭问题,也是科学问题。因此,只能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老年人应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思想偏于保守固执,接受新鲜事物较慢。而且,很多老年人重养轻教,这些都是对教育孙辈不利的因素。所以,要淡化儿孙观念。在培养儿孙的独立意识,不要把孙辈拢在身边。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奔波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应寻找自己生活的乐趣,从疲劳而又繁忙的家务中解脱出来,自得其乐。

6.做一位宽容的长者

老年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长者,就要有长者的情操、风范和气质。而这一切皆源于一种优良的品质——-宽容。老年人要学会宽容,就要学会宽容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同志。同时也要学会宽容自己。

要宽容别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原因是有许多老年人认为宽容是软弱可欺的表现。老年人本身就属于"弱小的社会群体",如果对别人的"冒犯"和"伤害"一忍再忍、一让再让,那岂不是要别人永远把自己"踩在脚下"?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这是老年人自身的一种心理障碍。那么,怎样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会宽容待人呢?

对于当前的侵害,老年人一定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如果对方有一定的道理,自己就应心平气和的给予理解;倘若对方毫无道理,自己也应该一笑了之,不予理睬,做到心胸宽广、宽容大度。对于别人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痛苦的往事,老年人同样要采取冷静分析的态度,要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奇迹,抚平自己的心灵创伤。反之,如果自己对往事耿耿于怀,对对方永远怀着仇视的心理,会使自己成为恶劣情绪的俘虏,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对。

俗话说:宽容别人难,宽容自己更难。老年人的痛苦往往产生于对自己所犯过失的不宽容,而总要想尽办法折磨自己的情感和肉体。老年应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会宽容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