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肝脏胶原合成和促进胶原降解,从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三七可以抑制肝肿瘤细胞及其他恶性肿瘤。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生三七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癌的发生。三七可提高巨噬细胞溶菌酶和血浆环磷腺苷的含量;提高NK细胞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数;对巨噬细胞、抗原结合细胞和抗体分泌细胞、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均有促进作用;并且能通过垂体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提示三七对免疫应答的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均有影响。三七总皂苷有明显降脂作用。
16.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或菌丝体。
【性能】甘,平。入心、肺、脾、肝、肾经。
【功效】安神补虚,止咳祛痰。
【临床应用】灵芝味甘性平,为滋补强壮之良药,扶正固本之佳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久食轻身不老延年。”当代对灵芝的镇静、强心、祛痰以及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品用于肝病,主要用其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适宜于中晚期肝病而见虚证者。
曾有报道用本品治疗各型肝炎,总有效率达90%~96.1%。用药后,病人免疫指标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部分阴转。用人工培养的灵芝菌丝制成煎液内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与传统的“保肝”药物治疗组对照,疗效显着为优。用药后主要症状大多在10天内消失,肝脾肿大多在25天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在45天后大部分降至正常(但发生作用较慢),黄疸指数平均18.7天全部退至正常。有人用本品治疗慢性肝炎135例,有效率为117把药房变成厨房养肝饮食指南养肝益肝食物选介第章780.7%,对谷丙转氨酶有明显降低作用。
【用量用法】3~1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肝胆湿热慎用,个别患者有消化道过敏反应。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质、酸性蛋白酶、真菌溶菌酶、麦角固醇、香豆精、有机酸、多种生物碱、维生素等。具有免疫调节、护肝、止咳祛痰、抗过敏、升高白细胞、强心、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耐寒耐缺氧、镇静、抗菌等作用。
17.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
【性能】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活血祛瘀,行气消滞。
【临床应用】山楂能消一切饮食积滞,亦可行气活血、散血止痛。对肝脏脂肪浸润的病变有减轻作用。可用于肝脾不和、食滞肠胃的消化不良,以及脂肪肝等病证。
【用量用法】10~15克,亦可用至30克。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无积滞以及胃酸过多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等;有机酸如山桂酸、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另含有内脂苷类、脂肪酸、糖类、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具有强心、降压、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扩张血管及抗心律失常作用以及降脂、抗脂肪肝、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等作用。
18.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性能】苦,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利咽。
【临床应用】板蓝根是治疗传染性肝炎的常用有效药物之一,治疗肝炎的报道较多。武钢职工医院传染科报道用板蓝根合剂(板蓝根、蒲公英)治疗传染性肝炎50例,经1个疗程后(15~20天),有50%病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2个疗程累计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达92%。另有报道以板蓝根配伍甘草、茵陈,治疗5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结果66%的病例于服药1个月即出现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或显着下降,但对乙型肝炎HBsAg阴转无明显作用。板蓝根还可配伍用于肝癌、肝硬化的治疗。此外,板蓝根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流脑、白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红眼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用量用法】10~15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者慎用,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恶心、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
【现代研究】本品含靛蓝、靛玉红、β-谷甾醇、棕榈酸及板蓝根结晶乙、丙、丁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护肝等作用。板蓝根对肝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肾病出血热病毒、麻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19.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
【性能】甘,寒。入肺、心、脾、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临床应用】金银花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其消散痈肿之力颇强,临床上为治一切痈肿疔疮的要药。在肝病治疗上,金银花适用于热毒炽盛或湿热壅盛之肝病及继发感染者。对传染性肝炎,有助于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的恢复。
【用量用法】10~3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脾肾虚弱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环己六醇、黄酮类、木犀草素、肌醇、鞣质、皂苷等,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脂、抗过敏及抗炎症等作用。
从金银花水溶性部分中分离得到3个具有保肝活性的三萜皂苷,对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金银花所含的多种氯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利胆作用,可增进大鼠胆汁分泌。
20.菊花菊花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根据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等不同品种。
【性能】味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眩晕、目暗等。
【临床应用】历代医家认为,白菊花除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外,还具有较强的平肝明目功效;黄菊花的疏散风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较白菊花强。中医临床多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目赤肿痛,眩晕等症。菊花又是药茶两用植物,某些栽培的品种又作为茶饮。例如民间常用菊花龙井茶作为高血压、肝炎头痛、眼睛上火等症的辅助治疗;菊花与决明子配伍成菊花决明子茶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用于治疗脂肪肝。
【注意事项】菊花与野菊花虽为同属近缘植物,但野菊花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治疗疔疮痈肿。二者临床功用多有差异,不可混淆,相互替代,古代学者景焕《牧竖闲谈》
早就指出:“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用量用法】5~10克,水煎服。
【现代研究】菊花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有显着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和加快胆固醇的分解代谢,有抗炎解热的作用,常服可延年益寿。菊花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作用,它能抑制ZV递转录酶和艾滋病毒复制的活性。
21.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能】甘、苦、咸,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视物昏暗、习惯性便秘等。
【临床应用】决明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明目之功而命名。决明子能清肝明目。若肝火上扰目赤肿痛,可配伍木贼草、夏枯草等药清肝泻火。决明子又能兼益肾阴,如治肝阳上亢,可与夏枯草、钩藤、白蒺藜、石决明等品配伍。治肝火者,常与龙胆草、黄芩等同用;内热肠燥便秘者常与生地黄、当归等同用。治疗脂肪肝,常配伍姜黄、茵陈蒿、三七、丹参等。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胆结石、高胆固醇血症等有一定效果。
【用量用法】水煎服,10~15克,用于通便,不宜久煎。
【注意事项】气虚便溏者不宜应用。
【现代研究】主要含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决明子素、橙黄决明素等蒽醌类物质以及萘并吡咯酮类,还含有甾醇、脂肪酸、糖类、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决明子中含有的大黄酚具有保肝作用,而萘并吡咯酮类成分有抗肝炎病毒作用。
决明子有激活眼组织中LDH的功能,从而防治近视,达到明目的作用。另外,决明子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A也可能与明目作用有关。决明子还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泻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22.土茯苓为双子叶植物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性能】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除湿,利关节。
【临床应用】土茯苓具有较强的解毒祛湿作用,故常用于治疗多种因湿热毒邪而致的病变。《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临床用于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左右,其中,晚期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土茯苓的祛湿解毒功效,可以护肝降酶,抑制肝炎病毒,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毒气者适宜。临床还可以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腹痛等病证的治疗。
【用量用法】15~3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属于淡渗之品,久服容易伤阴,肝肾阴虚者不宜。慎与茶叶同用,疑可致脱发。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种甾体皂苷、生物碱、鞣质、树脂等,具有解毒、抗癌、抑制乙肝病毒、抗痛风、抗钩端螺旋体、抗梅毒等作用。
23.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性能】甘、苦,寒。入肝、脾、肺、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