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骨盆牵引:又叫骨盆重力牵引或腰椎牵引,牵引的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将脚一端的床脚垫高1.3~2.6厘米,(切勿将患者头一端的床脚亦垫高)。用骨盆牵引带缚住骨盆,通过滑轮吊一定重物牵引骨盆和脚端,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3~1/2。每次持续1小时,每日1次。但有的医生主张将重量减至7~10千克,每日2~3次,每次1~2小时。牵引的目的在于使椎间隙增大,减低椎间盘内部的压力,以还纳或缩小突出物。孕妇和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禁用骨盆牵引。如能绝对卧硬板床休息结合骨盆牵引,效果更好。
(3)推拿和按摩:适用于早期患者;孕妇及女性患者月经期、心脏病患者均忌用。
(4)理疗:腰区深部位理疗可以使腰肌痉挛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常和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5)硬膜外注射激素类药物:在诊断确定可疑的患者,有的医生主张硬膜外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5~1.7毫升(37.5~42.5毫克)加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2~3毫升。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注射应严格无菌操作,不能将药物漏入硬脊膜腔内。
(6)手术:手术一般适用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用各种非手术的方法效果不佳者;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并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症状严重,痛感剧烈难以忍受者。
7.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预防腰痛的发生?
腰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有相当一部分腿痛的患者根源是在腰背区。当慢性腰背痛的患者一旦出现了腿痛,往往意味着病情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治疗上比一般的慢性腰痛要棘手的多。如患者此时不能及时就医或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往往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慢性腰痛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慢性劳损腰痛,常常在30岁以后反复发作,由轻到重,从量变到质变,一旦机体失去了代偿能力,严重的症状即会产生。有人统计美国每年有2 000万人因腰痛而求医。我国也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患腰痛的人所占比例在20%~30%。慢性腰背痛的发病率之高令人震惊,因此对此类疾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保护人民的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预防腰痛的发生呢?
(1)从地上搬起重物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将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即下蹲去搬重物。此时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时用力,分散了腰区的力量,从而避免了腰区的损伤。如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从地上搬取重物,腰区的负荷最大,极易损伤腰区的韧带、肌肉和椎间盘。有人曾把屈膝弯腰和伸膝弯腰进行了比较,发现后者在腰区承受的压力增加40%。
(2)长期从事坐位工作的人,容易引起腰区疲劳,据报道在站、卧、坐三种姿势中,以坐位腰区负荷最大。预防的方法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站起作一些腰区的活动或工作中经常变换一下姿势,避免某些肌群较长时间处于固定收缩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取坐位时,最好是坐靠背椅,因为在坐位躯干前倾20°时对腰椎间盘压力最大。长途汽车司机也可以根据行驶情况,酌情减少上半身的前倾姿势,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腰肌较弱或年龄较大的人,应尽量避免低坐位姿势,如坐矮凳子腰肌容易疲劳。
(3)从事站立位工作的人,也应预防腰痛的发生。工作时可将一只脚踩在前方的柜台杆、小凳上等,使髋关节、膝关节微屈,这样可减少腰区的负荷,减轻腰区劳损。
(4)从事专业体育运动者更应注意保护腰区,每次剧烈运动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浴,因运动中体内血管扩张,并可能有轻微的肌肉损伤。此外,锻炼的强度要循循序渐进,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应辅以必要的保护措施。
(5)热水浴辅以按摩可迅速解除重度腰肌疲劳,此法可加速组织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促进代谢产物排除,增进肌肉耐力。
(6)睡觉的姿势以侧卧,保持髋关膝关节适当屈曲位对防止腰区劳损有利,因下肢伸直时,可使腰椎呈前凸位,易疲劳。一般慢性腰腿痛的患者不宜睡弹簧床。
(7)穿高跟鞋会使腹部前凸,骨盆向前倾,加速腰区的劳损,年轻时肌肉弹性好,较发达尚可代偿,中年以后肌肉松弛可增加腰椎小关节囊的负担。
特别是体重重、腹部大、臀区后翘者,不宜穿高跟鞋。穿高跟鞋的人如能在卧位做将双膝抱于胸前的锻炼,有利于防止腰痛的发生。
(8)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防止腰腿痛的重要措施。锻炼的方式可根据年龄、体质、条件等酌情选用不同的形式,如各种体操、太极拳、游泳等均可使肌肉强健,增加耐力。坚持睡前及起床后做背部肌肉锻炼(俯卧、反复做挺胸抬头的姿势)不仅可预防腰痛、而且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减缓腰间盘关节的继续退变,保证远期疗效的持久性,对腰椎不稳定产生的症状及许多退行性改变或损伤因素导致的慢性腰腿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8.什么样的腰腿痛为恶性腰腿痛?
腰腿痛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引起的原因多与急性或慢性损伤有关,如骨折、扭伤、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纤维组织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感染性炎症及退行性变的骨关节病等。仅在少数情况下要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如果腰腿痛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警惕肿瘤的存在。
(1)儿童诉说持续腰腿痛,压迫或叩击局部也引起明显的痛感和躲避反应,并且时常出现一只或两只腿肿胀发麻、疼痛可致下肢突然不能运动。
(2)15~25岁的青少年时常诉说腰腿痛,开始较轻微,而后逐渐加重,尤以夜间为甚。压迫或叩击腰区往往引起痛感加剧,腰椎旁肌肉出现痉挛,以至于脊柱活动受限或脊柱向一侧弯曲,并伴有下肢发麻或痛感。
(3)平常时有腰腿痛表现,下肢毫无原因的突然出现瘫痪。瘫痪是一个过程性的,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动缓解。
(4)有腰腿痛的病史,近期骶区突出或隆起,有一种弹性感,压迫局部时,并引起明显痛感。也可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即常有想重复排便的感觉,但每次却排不出来。
(5)腰腿痛发展迅速,以至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夜晚加重而难以入眠,必须使用强效止痛药。局部压痛、叩痛及活动受限,下肢麻木或疼痛,全身情况衰竭,呈现恶性病质样表现。
(6)持续性腰腿痛,逐渐加重,并有全身骨痛感。肋骨、肢骨突然出现无明显外伤原因的骨折。
(7)有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癌症。近来出现腰腿剧痛,活动受限,白天稍觉减轻,夜间痛感加剧,需用止痛药。这往往提示,上述癌症有转移到腰腿上的可能性。
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什么床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严重的后果是脊柱强直及髓关节畸形而致残,因此在疾病的早期,即畸形尚未形成,也就是未出现骨性强直以前,就应防患于未然。如何防患呢?白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纠正不良姿势,保持生理功能,但夜晚就只有靠床的作用了。现在的席梦思或海绵床,由于其柔软性好,睡眠中确实很舒服,但因其凹性大,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极为不利,可加重痛感而产生被动体位,久而久之则有脊柱弯曲。硬板床则由于其平面硬,使躯干在平卧时不能弯曲,强制脊柱呈生理位,从而对预防脊柱畸形起到控制作用。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必须睡硬板床,并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去枕、仰卧睡姿,以防止躯体畸形变化。
10.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腰椎?
日常生活中有些习惯动作往往不被人注意,有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引起腰扭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所以,一旦患了腰痛,在日常生活中,如洗漱、洗衣服、干家务活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腰椎,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洗漱时正确的姿势应是膝部微屈下蹲,然后再向前弯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另外,洗脸盆的位置不要放的太低,以免腰椎过度前屈而加重负荷。洗澡时卫生间的温度不能太低,地面应防滑,避免滑倒摔伤。水温可稍高一点,有条件的话洗蒸汽浴,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皮肤的新陈代谢,但急性期禁用。
洗衣服时盆的位置不要太低,以免腰椎过度前屈,洗完后不要立即直身,应稍微活动一下再直身,防止腰扭伤。晒衣绳不要太高,以防晒衣服时腰区过度后伸。洗衣服时,最好预备几个脸盆替换着用,不要弯腰来回拿衣服、端水,防止腰扭伤,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在厨房干活时如果厨房设施不合理,都易引起腰扭伤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灶台、洗碗池、沾板的高度以操作时稍稍弯腰较合适。厨房内注意通风,但要避免吹过堂风,使腰区受凉。有慢性鼻炎的患者受到刺激时容易打喷嚏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平时应避免油烟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咳嗽、打喷嚏时最好采取直腰,挺胸、手扶腰区的姿势,这样可以保护腰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1.如何治疗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一般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它可以引起人体感觉、运动和大、小便等功能障碍。因此,首先伤后搬运和护理十分重要。搬运时动作务必轻柔,一定要使患者的头、颈、躯干和下肢在同一平面整体搬移,放置于平坦的木板上,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因搬运不当造成脊髓或神经根损伤,那是很遗憾的;原本没有脊髓神经损伤却因不适当的搬运造成脊髓神经损伤,那是对伤者比受外伤更大的不幸,这是因为脊髓的治疗与恢复极为困难。
对腰椎骨折的治疗因人而异,大致原则是脊柱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腰椎稳定性骨折,如单纯压缩性骨折、横突骨折、棘突骨折,一般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不一定需要特殊的复位,只需卧床休息即可,无须更多的治疗。但椎体压缩程度超过1/2以上者,脊柱后凸严重,趋向不稳定,则必须按摩复位。复位后的固定方法为:脊柱屈曲型骨折患者,复位后仰卧硬板床3~4周,腰下垫一软枕;伸直型者,复位后将头和臀区、足部垫高,使脊柱呈轻度屈曲位,也须仰卧硬板床3~4周。卧床过程中可开始腰背肌和四肢肌肉锻炼。药物治疗可消肿止痛,活血化淤;接骨续筋,补肝益肾。
腰椎非稳定性骨折必须手术治疗。由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成熟和临床上广泛应用,腰椎非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可以选择手术内固定,复位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合并脊髓完全损伤者,应尽早行开放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术,以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害,预防各种并发症。需要强调的是,对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完全损伤截瘫的患者,在护理上要特别小心。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压疮、坠积性肺炎和尿路感染三大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增强与疾病作长期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治疗,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加快伤病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12.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脊柱骨折引起的脊髓损害产生于两种机制:即刻的机械性损伤和随之发生的继发性损害。急性脊髓损伤后如何应用各种方法减少脊髓损伤的不良反应,恢复脊髓神经的功能,减轻功能残疾,是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很关心的问题。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帮助恢复其功能,而对于不完全损伤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其恢复,减轻脊髓功能的残疾。目前被认为有减轻或阻止继发损害、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主要药物有以下三类。
(1)大剂量甲泼尼龙:在伤后8h内应用,30mg/kg体重静脉滴注15min,间隔45min,以5.4mg/(kg·h)维持23h,可改善脊髓血流,减轻细胞水肿,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但损伤8h后应用,不仅效果欠佳,且并发症增加。现在认为既往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是用药剂量不够所致,在治疗药物中甲泼尼龙的治疗是最为肯定的。
(2)神经节苷脂:它在正常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增加损伤部位轴突存活数目。最近有报道,在急性脊髓损伤后48~72h给予神经节苷脂GM-1-100mg/d,持续几周,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目前已有多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已被应用于脊髓损伤,如维生素E,维生素C、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最近报道21-胺类固醇如u-7400F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其作用是甲泼尼龙的100倍,被认为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治疗药物。
当然药物的作用只是辅助的,脊髓神经的恢复主要取决于脊髓神经的损伤程度,同时有压力时及时手术能有效的减压固定稳定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