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患者健康箴言—明明白白治乙肝
48554700000034

第34章 明白乙肝该怎样治疗(4)

(3)完全反应:乙肝病人不仅是HBVDNA,DNAP、e抗原从血清中消失,表面抗原亦从血清中消失。随着病毒血清标志的消失,紧接有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和肝病减轻、症状缓解,并且肝组织活检病变明显改善,肝炎缓解至少持续停药后1年以上。从目前抗病毒药物情况看,取得暂时反应及部分反应者居多,取得完全反应者甚少。观察抗病毒药物疗效不仅要依靠病毒学指标,还应该密切结合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如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等;症状、体征的改善也要纳入疗效判定标准。当然最权威的疗效判定标准仍然是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依据Knodell法记分,观察组织活动指数变化,只是肝穿极难在临床普及使用,使得疗效判定只能依据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为准。

18.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

乙肝患者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选择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也就各有差别,抗病毒治疗1个疗程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有时还需要反复进行几个疗程,治疗方案一旦确定,应该坚持完整的疗程,医师一定要根据病人的经济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千万不要超越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以免造成治疗不完整,最终半途而废。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尝试以西药为主的抗病毒及各种联合治疗,如干扰素联合胸腺素、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等等。经济条件不好者,可以尝试使用以中药制剂为主的抗病毒及中药的各种联合治疗,如苦参碱注射液联合黄芪多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猪苓多糖,肝炎灵注射液联合苦味叶下珠制剂,肝炎灵注射液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等等。

19.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治疗有何区别?

我国乙肝发病情况特点是:急性者很少,绝大多数为慢性;显性发病者不多,隐匿潜伏状态者居多;急性乙肝预后良好,慢性乙肝预后较差。急性、慢性乙肝预后不同,治疗原则各不相同。

(1)急性乙肝起病较急,类似感冒,之后出现黄疸(身黄、眼黄、尿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腻等,家族中间没有乙肝病史,自己也从未有过“澳抗”阳性,急性乙肝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应强调急性期严格消毒隔离,卧床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营养、注意对症用药,用药以中药制剂为主,强调安全有效。病初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腻、疲乏等)较重,尿量减少、尿色赤黄。黄疸明显、胆红素较高者可适当静注保肝降黄药物,如复方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转氨酶明显升高者,可以选用复方双花冲剂以及能量合剂。急性乙肝病人一般不用特殊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不用免疫制剂(如胸腺肽等),对于中药降酶制剂也要格外慎用,如含有中药五味子、甘草甜素等的药物,注意其反跳及掩盖病情的可能。急性乙肝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患者发病6个月后,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澳抗”)仍为阳性,肝功异常,说明急性乙肝已转为慢性,此时必须加强抗病毒治疗的力度。

(2)慢性乙肝一般得病都在半年以上,多数起病隐匿,在得病后数年或数十年后,突然起病或通过偶然查体发现,B超检查可以协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

在心理素质上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斗争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现黄疸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显着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师指导。病人“久病成医”,可以自己掌握一些乙肝的科学常识,配合医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

慢性乙肝的病理机制复杂,矛盾很多,既有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又有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既有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又有肝纤维组织增生、微循环血流淤滞、肝血窦毛细血管化、肝脏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既有肝脏本身病变,还有肝外病变(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肝源性糖尿病等)。具体到每个病人除有共性特点外,更有其个人特性。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仔细、全面了解病情,分析研究病人的主要矛盾,尽可能根据病程和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病人的个体特点,对症并较合理地用药。对乙肝病毒复制标志明显阳性的病人(如乙肝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应当选用抗病毒药(如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等);对以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的病人应选用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等);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病人应用活血化瘀中西药(如复方丹参制剂、川芎嗪等)改善微循环;肝细胞损害严重的病人应采用以保护肝细胞和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疗(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肝肽、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目前虽然还没有针对性特别强、作用特别可靠、疗效特别肯定的特效药物,很多药物都只是在研究和临床试用中,但是只要医师们真正能经常分析慢性肝炎病人的病情,抓主要矛盾用药,就能做到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治,尽量对症合理选择用药。

20.乙肝患者慎用降酶药物

乙肝患者抽血化验检查转氨酶是最常见、最关注的项目,不少患者常常被反复升高的转氨酶搞得心烦意乱、坐卧不宁,针对这一点,我国先后研制出不少降低血清转氨酶有效的制剂,使用后往往立竿见影,医生和患者心中都得到宽慰。其实单纯起到降酶作用的药物,存在不少问题,患者应该慎重使用。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两种,它们存在于体内许多器官,如肝脏、心脏等,当这些器官受损时,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中,引起血清转氨酶数值升高。转氨酶升高只是一种现象,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坏处。从理论上说,治疗乙肝完全可以不用降酶药物,但是转氨酶数值升高明显,有时高出正常值几十倍,患者心中十分畏惧;有的患者平常转氨酶时高时低,心理压力很大,如果有什么药物能够迅速降低转氨酶,势必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所以在一定场合下使用降酶药物也有可取性。但是使用降酶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不当,反而不好,这是因为:

(1)降酶药物可能会掩盖病情真相。不少降酶药对于转氨酶能起到迅速的裂解作用,尤其是对于谷丙转氨酶,迅速降解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作用立竿见影,但是对于其他酶类(如谷草转氨酶、转肽酶等)没有降低作用,证明单纯的降酶药物作用很有限。仅仅谷丙转氨酶降低了,根本不能证明病情好转了,相反有可能掩盖了病情真相,只注意了谷丙转氨酶下降,而忽略了其他酶数值的变化,转氨酶从表象上看是下降了,但是这是靠药物硬性压抑下去的,不代表肝脏炎症活动的减轻,转氨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和降解,并非转氨酶已不存在。

(2)单纯转氨酶降低未必就是好事。相当多的患者在使用降酶药物后,转氨酶恢复到正常值,患者放弃了进一步治疗或是长年累月靠使用降酶药物硬性压抑着转氨酶,在转氨酶保持正常的背后,乙肝病毒复制不断,肝脏实质受损日见加重,反映肝实质受损的指标,如转肽酶、胆碱脂酶、白蛋白等等异常逐步加重,病情越发严重。从这一点上讲,降酶药硬性将转氨酶降至正常,未必是好事。病情真正好转的标志是包括转氨酶在内的所有肝脏酶谱都正常。

(3)降酶治疗只在我国存在,国外并无此说。国外不存在什么降酶药物之说,国外治疗乙肝主要是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制剂,当乙肝病毒被抑制或清除,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肝功自然恢复,不必使用单纯的降酶药物。如果病毒被清除,免疫功能得到恢复,病情自然好转,加用降酶药物是多此一举。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病毒被抑制或清除,转氨酶自然会降下来。

(4)一旦使用降酶药物应注意的事项。为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降酶药物,如中药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五酯胶囊等),降酶药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疗程,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转氨酶一旦正常,不要立刻停药,而应慢慢减量,维持用药一段时间。一旦突然停药,很可能出现转氨酶的“反弹”,“反弹”后的转氨酶水平可能超过治疗前。使用降酶药物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上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剂,标本同治。观察肝功时,不应仅仅观察转氨酶,还应通盘考虑肝功系列,以决定联合治疗,全面解决。如果考虑使用抗病毒治疗,最好先不要上降酶药,因为当真正的转氨酶水平升高2~5倍,正好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如果使用降酶药物,会干扰病情判断,贻误治疗。

21.为何说乙肝乱治不如不治?

最近笔者在临床工作时,连续遇到多起乙肝患者乱用药物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于恶化的病例,值得深思:有的患者听从当地“郎中”建议,使用雷公藤、黄药子治疗乙肝,一下导致中毒性肝坏死;有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过程中,擅自停药,导致肝功损害加剧;有的患者已到了肝硬化失代偿阶段,用上了干扰素,没过多久,黄疸、转氨酶急剧升高,病情恶化;有的患者看到书中介绍某个“偏方”,就按图索骥,展开“自治”,不成想,越治越重,到了医院时,病情已发展到重症肝炎阶段。

目前治疗乙肝尚不规范,广大患者治病心切,投错医、用错药,乱治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耽误和加重了病情,得不偿失。据不完全统计,乙肝患者不规范治疗发生率高达66.64%,乱治乙肝的情况表现为:①投错医。患者轻信广告宣传或是旁人介绍,找到所谓的“乙肝专家”,不料想这些“专家”都是冒牌货,患者一旦落入这些人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②用错药。绝大多数广告药物都含有“水分”,其中不乏无批号、无验证、无审核、无疗效的“四无”产品;各种“偏方”、“秘方”、“验方”所含成分不明确,其中不乏混杂有毒性药物,一旦使用这些药物,肝脏损害越发加重。③用药不当。使用药物虽然正确,但是不能严格按照剂量、疗程实施,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无故停药,有的用药剂量过小或过大。④自我治疗。患者按照书中介绍的、或是别人介绍的方法和药物,展开“自治”,不料想药物毒副作用巨大,病情恶化。

乙肝乱治后果严重,集中体现为:肝脏损害加重,有的甚至导致肝坏死;贻误病情,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病情就会逐渐加重;大量的经费浪费,患者花去的钱财,换来的不是理想的疗效,反倒是病情的恶化。肝脏本身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和消化器官,所有药物都在这个“化工厂”进行代谢和解毒,一旦进入过多、有害的药物成分,肝脏负担加重,毒性物质也可以直接损害肝组织。治疗乙肝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治疗方案和药物都需要在正规医院、正规专家指导下拟订和实施,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能认真、严肃贯彻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我国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这些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尚处于耐受或麻痹阶段,对于乙肝病毒尚无识别能力和清除能力,此时用药不会带来积极效果,多数专家认为最好不要乱用药,以免破坏和搞乱机体的免疫平衡。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即便是不吃一片药,多数携带者也可以平安度过一生;对于迁延性(轻度)乙肝患者,也不主张大量用药,适当调养、休息,使用一些价廉物美的保肝药物即可;对于活动性乙肝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可以考虑抗病毒及免疫调整治疗,但是一定在正规医院进行。我国现有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1亿3千万人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病毒携带者,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各种针对携带者的治疗尚不成功,所以并不提倡尝试性治疗,拿乙肝病毒携带者当试验品。据各种权威的医学专着介绍,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乙肝的自然过程是:少儿、青年时期处于免疫耐受阶段,青壮年时期处于免疫活动期,肝炎活动,逐步清除病毒,清除病毒的能力和结果受到遗传因素和免疫状态的左右,只有少部分人,病情反复,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多数患者经历免疫活动阶段后,病毒彻底清除,进入免疫恢复期。也就是说乙肝的自然过程,决定了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即便是不吃一片药,也不会演变成肝硬化。目前各种中西药物十分繁多,基本都是尝试性的治疗,获得国际公认的有效药物极少,患者毫无必要、毫无理由拿自己的肝脏去充当各种疗效不明确药物的试验品。目前国家对于乙肝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各种新的药物和疗法正在加紧研发,例如基因疫苗、基因修饰等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疗效更加明确、价格更加便宜的乙肝药物问世,给广大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