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的传播和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或民族特点。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情况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平衡,欧美国家低发(平均携带率低于3%),东南亚及我国为高发(平均携带率高于10%);我国各民族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也各不相同,带有欧美血统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乙肝病毒携带率较低(平均携带率低于4%),而藏族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极高(达到26%左右),汉族携带率也达到15%左右,居于较高水平。另外抽样测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中的乙肝e抗原,发现美国人的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双阳性率为4.7%;法国人为3.6%~6.6%;意大利人为5%;西班牙人为5.5%;台湾人为39%;香港人为54.1%;上海人为31.3%;印度人为56.1%;新加坡人为50%。其中亚洲黄种人的乙肝e抗原阳性期可持续长达20年以上。欧美国家乙肝患者最终结局很少有人发展至肝硬化,但是我国乙肝患者中的活动性肝炎,一半以上会演变成为肝硬化;有一项调查表明:英国妈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9例所生婴儿无一例表面抗原转阳者,很少见到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而中国妈妈14例所生子女1年内有9例(64.3%)表面抗原转阳。母婴传播的现象在中国相当普遍,而在欧美国家则较为罕见,提示乙肝的传播与种族遗传因素可能有关。
(2)我国乙肝的家族聚集性十分突出,乙肝从亲代传给后代(子代)的特点十分明确,传递的遗传因素有待确认。我国乙肝传播和发病具有突出的家族聚集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慢性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族聚集率高达80%左右。我国现有50%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自于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认为是病毒经胎盘在宫内引起的传播,或是分娩过程中由于新生儿与母体血液和羊水的接触所致。但是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欧美国家孕妇和新生儿身上,他们为何就没有或极少出现垂直感染情况,这肯定与遗传因素有关。
以上各种现象有利地提示乙肝传播和发病存在遗传特点,但是遗传基因尚不明确。现在进行的乙肝患者基因多态的研究就是要找出乙肝传播的基因遗传信息。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一难点一定会有所突破,继之治疗的目标也会进一步明确。乙肝治疗的最终攻克需要从基因治疗入手。
11.什么是乙肝的“母婴传播”?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医学上把母亲有乙肝,再传给下一代的这种现象,称为“母婴传播”。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也叫垂直传播。它是乙肝传播的最重要、最具威胁的传播方式。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并不是100%都会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是否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首先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母体的基因缺陷。如果孕妇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也为阳性,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高达90%左右;但是如果孕妇乙肝病毒e抗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也阴性,其感染概率只有3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庭中,有的人得乙肝,有的人不得的原因。
母婴传播的发生主要通过4种渠道:①可在分娩时,婴儿通过产道,母体内病毒可乘机从婴儿的口腔黏膜、轻微皮肤擦伤处侵入,这种情况最为多见。②孕妇在分娩前,体内的乙肝病毒从子宫胎盘直接钻入胎儿体内,这种情况称为宫内传播。③母亲在分娩后与婴儿密切接触,在生活中将自己体内的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
④乙肝孕妇携带有乙肝病毒易感基因,这种基因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仍然对乙肝病毒易感,并极易慢性化。
乙肝母婴传播危害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乙肝病例一半以上都是由于母婴传播造成的,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防治乙肝的关键一步。阻止母婴传播最重要的办法是给婴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与孕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合用,效果更佳。每一个孕妇都应在产前到医院做乙肝病毒血清学标记的检查,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应积极争取注射乙肝疫苗。除接种疫苗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时最好到医院产房分娩,尽可能防止分娩过程中的胎盘创伤及母血污染婴儿破损皮肤、黏膜。我国2002年7月1日起,乙肝疫苗已列为强制实施的计划免疫项目,无论在何处出生,都要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如果婴儿因故未能接种乙肝疫苗,应该尽快联系医院,进行补种。乙肝“大三阳”产妇,最好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哺乳,以防母婴传播。
12.乙肝“父婴垂直传播”是怎么回事?
垂直传播可分为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两种,母婴传播约占垂直传播人数的3/4,父婴传播约占1/4。母婴传播已得到公认,但是父婴传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乙肝母亲所生子女如果不加预防,几乎都感染乙肝病毒,但是如果父亲为乙肝,其所生子女情况会怎样呢?凡父亲是乙肝“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兼有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者),子女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85.7%,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的几率为42.8%;父亲为“小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兼有e抗体阳性者),子女的感染率为25%。
母婴传播被认为主要通过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而父婴传播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呢?科学研究证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实潜伏有乙肝病毒,受孕时,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带有乙肝病毒的精子很有可能将病毒基因遗传给子代。胎儿期一旦遭受遗传病毒基因的感染,可致感染者免疫麻痹或耐受,对于病毒听之任之,麻木不仁,以致乙肝病毒长期携带,甚至终身。父亲有乙肝,儿女常常也会有乙肝,用接触感染解释往往是行不通的。作者调查了11位乙肝父亲所生的子女,出生后便离开了原来的家庭(过继、领养等形式),但是后来都陆续被发现乙肝病毒阳性。可见乙肝遗传性是肯定存在的。更有不少科学实验陆续发现父亲可以将自身携带的乙肝病毒通过精细胞传给子代,实验方法是选择男性已婚乙肝患者,他们的妻子均为正常人,收集乙肝丈夫的血清、精液,另外收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终止妊娠的3个月以内的乙肝父亲所生胎儿血清(心脏采取)及肝组织,以巢式PCR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父亲血清、精子与胎儿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父婴同测乙肝病毒基因片段(S区nt451~660段)。结果发现父婴间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8%~100%,在胎儿血清、肝脏、白细胞、心脏、脾脏、胸腺等组织脏器都检测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这些研究证实出生前存在有乙肝病毒的父婴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