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意识荒草
48556000000120

第120章 图书城里的虚无与充实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可以买书的地方很多,比如王府井书店,比如海淀图书城等等。近几年,西单又开了个卖书的场所,即西单图书城。

“书城”果真是图书的“城”,里面好多层,层层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许多的书还被成堆地码放在地上。这里可以买到全国各地新近出版的书。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去处。知识分子到了北京,可以不去故宫,不去颐和园,不去中南海,但不可不到书城走走。

我自认为还有一点学养,也出过一些书,赞赏“一本书主义”,期望能有那么一两本书留存于世,传之久远。到书城一看,如今果真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偌大一个中国,每天不知就要出多少本书。这些书七拼八凑的不少,但有学术和实用价值的也不少。看着这么多的书,我感到个人的渺小、自己的渺小,甚至感到了一丝人生的虚无与生命的无奈。

我在书城的感受和情绪,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式文人所共有的,其中有个体的无奈,也有群体的无奈;有个体的悲悯,也有群体的悲悯;有个体的酸涩,也有群体的酸涩。

好在我的酸涩感是瞬间的,很快我便感到释然。一个人在人类群体中,在历史长河里,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的积淀有很强的时代选择性,一个人的思想、着述能不能留存下来,能留存下来多少,取决于其思想和着述的质量,取决于其是否顺应时代,是否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取决于其是否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人都是有思想的,不论深刻,还是肤浅,不论进步,还是落后,总归是有的。很多的人都有着述,有着作等身的,有出过一两本小册子的,也有只发表过几篇小诗小文的。如果将人类几千年来的着作统统保留下来,数目必定惊人。历史是无情的,它总要对文化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淘汰,所以留存下来的,只能是少数人的少数着述,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精粹。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一名知识分子,有使自己的着述留传于世的想法,说明他还有社会责任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要看得开看得透,人们只需认真去思考,去研究,去着述。至于留不留存得下去,留存下去多少,那已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可以不必过分去考虑。持这样的观点,人们就会坦然、坦荡、从容,人生就会有充实感。

200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