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意识荒草
48556000000083

第83章 闲话戏剧小品

作为比较正规的艺术品种,戏剧小品的历史十分短暂,也就十几二十年时间吧。但小品已经十分成熟,甚至呈现出了暮气与老态。

前不久,宁夏人从京城请来了一个颇有些名气的小品艺术团,这事整出了不小的动静,几个月前就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广告费、演出费、招待费估计银子没少花。宁夏人想看这台小品专场演出的,不知有几万几十万,可有幸坐在台下的,仅万余人而已。但这万余人中真正感到满意的,不知能有几人。老牛看完后,觉得乏味,甚至有那么点别扭。

综观目前中国的戏剧小品,我以为毛病不少。首先,陈谷子烂芝麻多,新鲜东西少。有些戏剧小品,在电视里不知都放了多少回,可仍拿出来在舞台上一遍遍地演,让人乏味。其次,小品演员老面孔多,风格单一雷同,缺乏感染力,不能出奇制胜。目前比较有名的小品演员,数过来数过去,无非赵本山、黄宏、潘长江、陈佩斯、朱时茂、蔡明、郭达、魏积安、宋丹丹等人。他们逗笑的招数,大概也就那么几路了。第三,许多小品“使命感”太强,主题过于沉重。“教育”意识和功能太露,便有说教,便有“灌输”。看小品本来是想笑一阵轻松一阵的,但许多小品幽默因子极少,却肩负政治教育的使命。缺少悬念、冲突、悖论,缺少相声中所谓的“包袱”,自相矛盾,经不起推敲。比如表现张北地震后军民关系的《一捆柴》,写一班战士将大衣、皮帽均捐给了百姓,给百姓们搭了保暖棚,自己却在零下30℃的气温下露宿野外。我们不禁要问,不可以分散到百姓的保暖棚去住住吗?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军队,如何保护人民!说难听一点,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班,他们的最高动机大约不是解救百姓,而是“表现”,求的是“立功”。看这样的小品,似在听平庸的说教,不那么自然,也不那么舒服。第五,有些小品的创作和演出极不严肃,不伦不类,拿历史和观众开涮。比如特型演员在场中走上一圈,在台上信口开河地乱侃一通。如果“伟人毛泽东”演一段他生活年代的事,那是历史,是艺术。但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毛泽东”说的却是今天的话,今天的事,还向宁夏人民问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强伟人所难,出伟人的洋相。这样的节目看了让人哭笑不得。杂文家邵燕祥评论此类人的行为时,文章的题目就叫《恶心》。此言也许重了,但以调侃伟人赚笑赚钱,极不应该。

话剧不景气了,成全了小品。小品红了一阵也不怎么景气了,其中的原因专家们似已分析过,如编导、演员缺乏生活,急功近利等等。除此之外,似还有一些原因,比如精神生活具有多样性,但很多小品表现形式单一,手指老搭在固定的几根神经上,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感觉,没有了“突遇”与“惊喜”。再比如,现阶段大约是中国有史以来思想最解放的时期,精神放松的中国人对幽默的要求无形中提高,而且越来越高。不似沉闷和苦难时期,人们极易被打动和逗乐。比如相声《如此照相》,便是在万马齐喑后一朝解放,才获得轰动的,现在这样的轰动显然难以产生了。当然,原因还有很多,大概小品界的人们也知道,也能归纳个一二三,但问题在于想不想改和改不改得了。

当然,我们还是期望戏剧小品界能听听公众的呼声,能真正把小品当艺术,把观众当上帝对待。呈献给人民以闪光的珍珠,而不是贝壳、海草。

199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