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48556300000004

第4章 不要让听话的孩子事事顺从

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是,能在合理的要求下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人,而不是唯命是从、没有判断能力的机器。要让孩子听话,不是让孩子变得顺从、没主见,而是要让孩子听得进去父母的劝告,尽快适应社会。

所谓的听话,其实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的,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按照他们说的或是希望的去做,就是听话。那么听话的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可否画等号,却需要我们来慎重得分析。因为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观念不一样,各自做出的判断就不一样。如果因为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就被认为不是好孩子,这是片面的。好孩子是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标准的,不能单一的看待问题。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啦?”“宝贝听话,妈妈买一辆大玩具汽车给你。”“你什么时候才听话,让老爸省点儿心!”“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犟,听话好不好,别跟人家争了。”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教育孩子的话。听话的孩子就被称为乖孩子,好孩子,大人喜欢的孩子。一些父母还为自己的孩子听话而感到自豪:“我家孩子真乖,驯良,从不惹大人生气。”

毛毛是一个男孩,2岁以前还比较乖,2岁以后就非常让妈妈头疼:淘气得不得了,看到什么都要动,妈妈管他的时候还不听,总对妈妈说“不”。毛毛妈妈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她看到毛毛这样很恼火,经常对毛毛发脾气并且采用打骂的方式,让毛毛听她的话。此后,毛毛果然逐渐变得乖起来,出门在外,从不乱跑乱动,总是乖乖地跟着妈妈,妈妈让他问候叔叔阿姨好,他也从来都照着做。很多人都说,毛毛是个文质彬彬懂礼貌的好孩子。毛毛妈妈觉得孩子很让她省心,心里美滋滋的。

但是逐渐地,妈妈发现,毛毛越来越胆小,在陌生的环境,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任何事情,如果妈妈不让他做,就从不主动伸手,即使自己非常想做,也要先看看妈妈的脸色;而且,遇到任何一点不如意的事情,毛毛就会大哭大叫,看起来非常脆弱,也不敢尝试新的事情。毛毛妈妈陷入了苦恼。

可见,孩子太听话了不一定就是好事。我们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孩子从小要“听话”,不要“淘气”。结果,我们的孩子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落后,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当被改变。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是坏孩子。有识之士们已经提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国外有一个孩子,父母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爸爸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爸爸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有一位中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孩子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老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父母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父母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想法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

根据调查显示,凡是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小时候几乎都不是听话的乖孩子,有的还非常调皮淘气。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主见,大脑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不随便屈从,自信心强,有独立处事能力,能在恶作剧中学到各种知识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出创造力和听话兼备的孩子呢?以下是几点参考意见: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以训练孩子听话为主,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一些时,应给他一点“不听话度”,父母应要求孩子在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要尊重孩子的权利

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手中的棋子,任意支配,随意摆布。当你在培养孩子听话的过程中,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他发表意见、表达感受、进行选择、表现能力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他成为一个自由、独立、自主的行动者。这样,他在将来面对生活时才会游刃有余。

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

父母首先要多学习和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生来是愿意遵守规则的,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孩子从出生到3岁,都处在秩序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孩子就会哭闹反抗。如果能够从小给孩子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就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做事有章法不混乱的习惯。

要为孩子创造发展的空间

孩子来到充满诱惑力、信息万变的世界,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好奇。他要去尝试、想象、探索、操作,他常常是看到什么就要去动,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不会考虑后果,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规矩的错事,表现出不太听话的行为。这正是孩子自立性,强烈求知欲的可贵表现和创造力的萌芽。在遇到这种情景时,父母应抱着积极的态度,防止急躁动怒,急于制止。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自己儿时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兴趣、需求。再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耐心地看个究竟,尽量不去干扰或打乱孩子的思路,对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多一些宽容理解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