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48556300000054

第54章 及早制止孩子攻击他人的行为

从小有暴力倾向、攻击性强的孩子,父母如果不加以制止并帮助孩子克服,不但不利于孩子与人交往,孩子长大后还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做父母的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型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

圆圆小时候很可爱、很逗人喜欢。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学会了发脾气,脾气一来,九头牛也拉不转。只要他想干什么,爸爸妈妈就必须立即满足他。否则,他就哭闹、打滚、扔东西或毁物品。圆圆的爸爸性格火暴,他一闹就挨他爸的打。他爸爸越打,他就越犟,一点也不示弱。

圆圆的妈妈不忍心让儿子挨打,只好央求圆圆爸息怒,把他爸拉开后,有要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妈妈简直成了夹心饼,两面挨烙。圆圆爸嫌她太护着孩子,而圆圆也不领妈妈的情。

孩子的攻击行为常常让父母感到头疼,伙伴感到畏惧。这样最终会影响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及时予以矫正。要想消除孩子的攻击行为,就要认识到孩子攻击行为产生的根源。一般来说,孩子产生攻击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模仿电视或电影中的人

孩子好模仿,如果他周围常有攻击性行为发生,或者他看了电影、电视里的暴力镜头等,他就会去模仿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并将同伴作为攻击的目标。

2.自卑、嫉妒与骄横

有的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赞扬或关心,或认为自己很笨、很丑,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就很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等。有的孩子从小唯我独尊,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于是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再有一种孩子,因父母离异等原因而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不知道怎么去爱人,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与同伴交往,因此常常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去攻击同伴。

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对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事,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孩子挨打后,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是极大的,都会影响到孩子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父母仅仅对孩子说不该做什么,或无视、袒护、轻描淡写批评了事都是不够的,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使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能改正。应积极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孩子克服:

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产生的环境

孩子的行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良好气氛控制的环境中,孩子的攻击行为会大大减少。因此,父母应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书和娱乐器具等供孩子选择,尽可能避免刀枪玩具、有攻击色彩的词语和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教会孩子如何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这些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因此父母要教给孩子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尽可能将攻击性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妨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大哭大叫一番;通过活动转移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引导孩子学习他所喜欢的偶像的优点

富有攻击性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偶像,孩子的攻击行为往往是受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动画片主角的影响。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最佩服的偶像,用孩子的偶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偶像并不是经常欺负别人,而是和坏人搏斗。给孩子多介绍偶像的优点,必要的时候可以人为的加一些优点进去,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和爱心

平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和谦让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这可以利用在动物园观看小动物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在生活中,父母也不要一味扮演“永远不会受伤的人”的角色,磕到碰到时,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让孩子来关心自己。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之间的互相关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来关心对方。父母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互相攻击的行为。这样一种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一定能够有效地减弱孩子的攻击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