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秀是教出来的
48562300000035

第35章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2)

根据用途,可把这些感官教具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只存在大小、重量、色彩上的差异,其性质是相同的。比如,关于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训练儿童对重量的敏感度。

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和清晰。比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的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

蒙台梭利认为,只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或教育才具有最大的发展价值。

蒙台梭利的教具具有教育孩子辨别大小、轻重、高矮,了解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产生“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体现在教具本身,也涉及外围的一切行动。比如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秩序地归位等。受这种教育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懂得“长幼有序”等社会伦理。

而玩具制造者的目的却只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赚大人手中的钱,而大人们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也就不惜破费买回家去。但用不了多久,就成了废物被弃置一旁。

蒙台梭利的教具有349种之多,对于这些教具,蒙台梭利曾公开表示,她更喜欢把它们叫做“工作材料”。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做孩子成长“工作”提供“材料”,它们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所以在使用者的心中,必须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教鞭,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物品。

蒙台梭利的教具不选用花里胡哨的颜色,而是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以突显教育的特性。由于使用教具的目的,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教具的大小、尺寸,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声音等;各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无论在教具的设计上还是在其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的素质。

在教具的设计上,蒙台梭利注意其控制错误的特性,即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并能自行改正。比如:粉红塔有10块,最小的1块是1公分的正立方体,最大的l块为10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1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

在蒙台梭利写的教具手册上,详细地写明了教具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和品德教育等8项内容。

蒙台梭利认为,日常教具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可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蒙台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

感官教具是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可用来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不同气味,让孩子亲身体验后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

关于语文教具,蒙台梭利主张,在孩子出生时,大人就应该为他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比如,从孩子很小时就不断地跟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

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应该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预备一些能培养其书写能力的教具。比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利用这种间接练习,培养孩子眼力和肌肉间的协调能力。

关于数学教具,蒙台梭利认为,人类学习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时,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才能让孩子学得容易。

蒙台梭利的教具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认识事物,了解世界。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看来,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一样,影响着孩子的整体发展。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

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孩,大的8岁,小的两岁。因为她们从小与狼一同生活,其生活习性已经完全被狼同化了,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她们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她们不会站着走路,只会爬行。

狼孩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人类生活格格不入。其中大的那位女狼孩,活到了17岁,中间虽经过9年人类文明的教导,但其仍无法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性。这个事例,使蒙台梭利意识到,环境对小孩的影响,远比遗传重要。

在教育上,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对个人而言,其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否则,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甚或消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能生存。

事物想要生存,就得适应环境。沙漠里的骆驼,为了适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生理上就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对于人类,蒙台梭利以语言能力为例来说明本能的适应现象。比如,母亲并不希望孩子讲粗话,但小孩子却能“运用自如”,这完全是他从环境中学来的;一个生长在英语系国家的孩子,他家附近住了许多墨西哥人,孩子的父母不懂西班牙文,而孩子却能说得极为流利,那也完全是他从环境中学得的。

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如果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那么就能保证儿童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蒙台梭利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新的教育应当重视有准备的环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婴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婴儿惟有与父母相处,仿效其言行,才能成长而适应世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母亲要尽量用母乳喂养孩子。另外,当大人出门时不应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对于3岁以后的儿童,蒙台梭利主张为其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的“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即要求这个环境有规律、有秩序;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的时间;能引导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规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可以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

比如说,它附近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儿童们可以在树下游戏、工作和休息。它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工作室和休息室。工作室置有长玻璃柜和带有两三格小抽屉的柜子。玻璃柜很矮,孩子可以轻松地取放各种器具。在柜子里,有每个孩子自己的一格抽屉,用以存放个人物品。

休息室是儿童彼此交谈、游戏和奏乐的地方。此外,饭厅和更衣室都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布置。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是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活动。每天的活动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谈话、清洁、运动、用膳、午睡、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以及各种感官和知识的训练、学习等。儿童的学习、工作可由自己安排掌握,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

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推翻了以往以大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所以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蒙台梭利以她科学的客观观察,发现了儿童独特的生长秘密,也发现了“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力量的结果,以“环境”、“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孩子正常发展。

蒙台梭利还指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因而“有意无意地压制”儿童,在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措施。长期的教育经验使蒙台梭利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举足轻重。

抓住孩子的“吸收心智”和“敏感性”

在蒙台梭利看来,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只是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刚出生的婴儿,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就像一张白纸,不能像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其日后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

人类是依据固有的规律逐渐成熟的。初生儿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么,面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复杂环境,这一固有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使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得成熟的呢?

新生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他们会借助一种特殊“力量”,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特殊的力量会帮助孩子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孩子们不得不看,不得不听那些使他们目不暇接的东西,这也促使他们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

可是幼儿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存在的,等到孩子6岁以后几乎就消失了。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有两项内容,一种是“吸收性心智”,另一种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

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即他们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再利用这一切塑造自己,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都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蒙台梭利主张,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其吸收。孩子的这种需要,就如同生理胚胎期的胎儿需要母腹特殊的营养和保护一样。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一个成年人初次到非洲去,听见当地人发出一些叽哩呱啦的声音,就算他听不懂,他仍会判断那是“语言”。

而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他没有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的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从环境中大量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对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地快速累积、储蓄底基。

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3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也就是说,幼儿在3岁前创造出功能,3岁后这些功能会开始快速发展。

孩子在“吸收心智”驱动下的学习,不仅与大人不同,速度更是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智力的基础。

在“吸收心智”的基础上,蒙台梭利认为,生物界存在一个事实,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例如,毛虫在出生后第一阶段对光很敏感,为了得到强光,它爬上树梢。与此相关联的是树梢有最嫩的叶子,适于幼虫食用。当毛虫长为成虫,可以吃较大的树叶时,对光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

蒙台梭利觉得,儿童心理的发展与这一生物现象极其相似,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敏感力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特定事物产生兴趣,并不断地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敏感力产生的效果是惊人的。例如,处于语言敏感期,儿童会对语言产生最大的兴趣,他积极模仿大人的用语来快速学习,其语言的字汇容量与表达力,更是神速地进步。他不需要文法书,也不需要词类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经由环境,学习字正腔圆的各种语言。

再比如,小婴儿出生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爬,以至于学走路,那是因为到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学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错过了该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会失掉学习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加倍。

在这些感官的敏感期内,大人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环境与孩子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乎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会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