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48568600000033

第33章 当代全球问题(4)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唤起人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也发表报告,呼吁世界各国立即采取行动,推行节水工程,实施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制定节约用水和土地政策,开发利用节水和节地的工业设备,大力研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法律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加强国际间节水技术合作。目前,世界各国正在为实现“到2015年将不能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百分比降低一半”的千年发展目标而努力。

(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这些武器破坏性极大,不仅可以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大片地区乃至全球环境的长期恶化,使人类无法生存。由于这类武器产生后一直不能真正被禁止和彻底销毁,而且还存在不断扩散的危险,因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成为当代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问题。

1.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点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主要是指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器,但这三种武器中,地位最重要的还是核武器。从产生顺序来说,最先出现的是化学武器,然后是生物武器,最后是核武器。核武器出现之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成为一个确定的用语。

(1)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使用化学毒剂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包括在战争中为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其军事行动而使用的各种化学战剂、弹药及其施放器材。其中,化学战剂是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具体指用于战争目的的具有剧烈毒性、能大规模毒害或杀伤对方人、畜和植物的各种化学物质。按照战剂的不同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性毒剂(如沙林、梭曼、VX)、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路易氏剂)、窒息性毒剂(如光气、双光气)、全身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氯化氰)、刺激性毒剂(如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CR)、失能性毒剂(如毕兹)等6种。

现代意义上的化学武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5年4月起,德国使用钢瓶、发射筒等施放工具,向对方阵地施放了氯气、光气、氢氰酸、芥子气等毒剂,对方随后也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这种情况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战争方式的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战场上的主要交战国家都拥有化学武器,而且对化学攻击和防御都有所准备,因此在战争中并没有使用化学武器。但在亚洲战场上,侵华日军多次使用了化学武器,杀害了大量中国军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在侵朝、侵越战争中都使用了化学武器。苏联在侵略阿富汗时,也使用了化学武器。在伊拉克和伊朗长达8年的战争中,双方都曾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与常规武器相比,化学武器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杀伤途径多。毒剂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睛、皮肤和伤口等多种途径直接引起中毒,还可以使地面、粮食、水源和武器装备等染毒后间接引起人员中毒;二是杀伤范围广。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随风传播和扩散,可以使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三是杀伤作用时间长。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或弹丸飞行瞬间产生物理杀伤作用,而化学武器的杀伤用却可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四是杀伤作用有选择性。根据作战需要,可分别选用致死性、失能性和暂时性、持久性的毒剂;五是有天然局限性。受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大,山地、丛林、刮风、下雨等会限制化学武器的杀伤效能;六是易生产、成本低。具有一般化学工业能力的国家都能生产。

(2)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过去也叫做细菌武器,是指利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各种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杀伤人、畜和毁坏农作物,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根据联合国的《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约》,目前的常规生物战剂有6类(分别是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毒素和真菌),共28种。其中已在战场上实际使用过的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

生物武器的正式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组建了臭名昭着的731部队,以中国人作为研究、实验和实施攻击的对象,致使几万中国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证据显示,美国通过与日本的秘密交易,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细菌战项目整合进了自己的生物武器规划,并且在朝鲜战争中对中国和朝鲜使用了细菌武器。尽管有一系列国际机构和专家的调查报告证实了这一事件,但美国至今不承认有过这一罪行。此后,尽管一些军事大国的相关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没有再发生将生物武器用于实战的国家行为的事例。唯一引起世界关注的是“9·11”事件后美国国内发生的炭疽邮件袭击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没有造成大规模伤害的后果,但事实表明,使用生物武器的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生物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造价低,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据1969年联合国化学生物战专家组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当时每平方公里导致50%残废率的成本来计算,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生物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

在实践中,生物武器的使用非常简单,且难以防范。只要将病毒放在一个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以轻易地通过海关检查;只要将细菌或病毒喷洒在空气中或者投入饮用水里,就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毙命,而人们还会蒙在鼓里,以为是流行病在作怪。从这种意义上说,生物武器是比核武器更便利的武器,因为拥有这种武器的人不必顾虑国际舆论的谴责,只需在战前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地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就可以悄然地达到其目的。

(3)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利用自持(不需外界干预,自身可持续进行)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或两者兼有)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从释放能量原理的角度划分,核武器一般可以分为裂变核武器与聚变核武器,裂变核武器又称原子弹,聚变核武器又称氢弹。核武器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与战区核武器。从发射方式可以划分为陆基导弹和潜射导弹。

核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有目的有计划地研制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的事情。它是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较量而出现并被使用的,是军事对抗和战争的产物。事实上,德国是最早进行核武器研究和实验的国家。早在1940年初,德国就制定了代号为“U工程”的核研究计划,并很快设计建造出了第一座用于试验的核反应堆。然而,由于技术和美英破坏等原因,德国最终没能制造出原子弹。为了赶在德国之前把原子弹造出来,1942年6月,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名为“曼哈顿工程”的核弹研制计划,动用了1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耗资20多亿美元,历经3年,终于在1945年7月16日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潘多拉的盒子从此被打开了,人类进入了核武器时代。

核武器是迄今人类制造的杀伤破坏威力最大的武器。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是其爆炸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转化出的多种杀伤破坏因素造成的。这些杀伤破坏因素包括光辐射、放射性污染等,核爆炸时上述各种杀伤破坏因素几乎同时发生,因此,其对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

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首先表现为其对人类安全的直接的和巨大的威胁。不管是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还是核武器,它们一旦被使用,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持久性破坏。

化学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使用的化学毒剂量达11.3万吨,总共造成了129.7万人死亡,占战争伤亡总数的6%以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河北、山西等18个省区和城市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次数超过2000余次,造成了近10万人的直接伤亡。日本投降后,日军为掩盖其罪行,将化学武器就近掩埋,或投入江湖中,遗弃在中国的化学弹大约有200万枚。由于这些遗弃化学武器是非“储藏”型的,外表没有保护,锈蚀相当严重,有泄漏和爆炸的危险,对中国居民是直接的威胁。2003年8月,齐齐哈尔市就发生了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毒剂泄漏并导致数10人受伤、1人死亡的重大事件。事件的现场就是1945年以前负责研制毒气的前日本“516”生化武器部队所在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约有2000人在战后受到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不同程度的伤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也曾使用过化学武器,所谓的“橙剂”对越南人民的身体和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至今仍没有消除。

生物武器的主要生物战剂有炭疽孢子、鼠疫杆菌和天花病毒等,这些战剂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烈性传染病的大流行,从而导致人员的大量伤亡。在历史上,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发生过4次猖獗的大流行,残废人数以千万计。天花也是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25%~30%。在人类历史上,天花曾流行了3000年,吞噬了大约2亿人的生命,包括多个古代国家的皇帝。借助于接种,人类已经根除了天花,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正式宣布了这个结论。此后,世界各国不再进行免疫接种。由于接种疫苗的免疫期只有10年,因此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已不再具备抵抗天花病毒的能力。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目前世界上还保存有天花病毒的毒种。如果有人在未来战争中利用天花做生物武器,其杀伤效应将会相当大。

在生物武器的战剂中,炭疽孢子的杀伤力也是极为巨大的,有人甚至称其杀伤力可能不亚于氢弹,足以造成整个城市或者地区瘫痪。《美国医学学会报》发表的一篇报告说,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在1993年发表报告称,如果向华盛顿地区投放100公斤炭疽孢子,就可能使13万至100万人丧失。

核武器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它使人类真正具有了彻底毁灭自身的力量。核武器第一次用于实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8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1枚原子弹。核爆炸引起的杀伤后果是灾难性的。在广岛,9万幢建筑中有6万幢被摧毁,死亡人数为11.8万人;在长崎,5.2万幢建筑中有1.4万幢被彻底捣毁,5400幢部分被毁,当即造成7.4万人死亡,7.5万人重伤。原子弹巨大的杀伤力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恐惧感。不过,与核大战相比,这两次爆炸只能算是“零星战斗”。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一次大规模的核交战,将立即消灭11亿人,受重伤的人数也将大致相同。此外,核弹爆炸还会导致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核武器的扩散最初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两国很快就由同盟合作走向了集团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把研究和拥有核武器作为提高本国军事实力和遏制对手的重要手段,并且都试图限制和破坏对方的核能力。美国想要垄断核武器,苏联则力图早日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就在美国拥有核武器的第四年即1949年,苏联在阿拉尔海附近的哈萨克试验场爆炸了第一颗试验性原子装置,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在美苏两极军事对抗以及有可能导致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下,为避免完全受制于美苏全球争霸战略,独立意识较强的英国、法国和中国为了增强各自的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提升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也开始了各自的核武器研究。英国、法国和中国分别在1952年、1960年和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至此,核武器的拥有者由美国一国增加至五国。五个大国因为拥有核武器而具备了威慑力,这一事实促使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展自己的核武器计划。据西方国家政府和专家的估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南非或者已经部署了核武器,或者具有在一场危机中迅速地部署核武器的能力,它们已成为了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韩国、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等国也都制订了自己的核发展计划。

3.为禁止和消除大规模杀伤武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作了巨大努力

联合国陆续出台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多个国际公约和条约,以约束有关国家,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和使用,但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