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48568600000046

第46章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2)

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与以上大国的关系十分重要。但是在发展中日关系时,既要注重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关系,又要注意保持与日本的政治对话,防止日本利用教科书问题否认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历史。在发展中美关系时要注意美国在我国领土台湾问题上做手脚,既要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又要防止美国用不同的形式干预我国内政。要始终认识到中美关系存在着两重性,即对抗与合作的两个方面。减少对抗、增加合作,以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我们迅速发展了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较好地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领土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军事强国地位,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平衡国际关系,以利于维护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体。人类近、现代文明始于欧洲,集中于欧洲。欧盟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十分重要的力量,我们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与欧盟(前身是欧共体)的接触与合作,我国有常驻欧盟代表使团。在今天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与欧盟国家的全面合作,要充分利用欧盟各国的优势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我们还要加强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在转轨后陆续进入到恢复与发展时期,我们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加强与东欧国家的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三、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是保持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速度。3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在9%~10%之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温饱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基本解决,目前正在全力实现小康目标;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截止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美元,人均5500美元,对外贸易总额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美、日、欧之后世界第4大经济体(作者不同意第二大经济体的说法)。

其次,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现代化设施不断增加,高楼大厦林立、铁路延伸、高速公路不断出现。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巨大工程不断建设,农村面貌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赞叹中国能解决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事情,何况中国人民正在奔小康。上海等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第三,国防实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国防实力不断增强。虽然军队数量在国际大环境下经数次裁军,已由改革开放前的500万左右减少到230多万,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了,在军费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新的军事装备不断研发和问世。空军和海军装备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中国从俄罗斯购进先进的潜艇和米格-27、苏-30等战机,改善了海、空军装备,特别是战略核力量发展较快。1964年中国掌握核武器,1986年中国潜射导弹发射成功,中国早已是世界五大独立核力量国家,中国有较完备的海陆空“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中国是世界三大政治军事大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作用大显。

作者在此特别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特别2002年中共中央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府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及时有效的抗震救灾举措,深得民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和空前赞扬,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及时援助和良好评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带有软实力色彩的实力,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一切说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中国。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面貌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增强。

定格21世纪初期的国际社会,从经济的角度讲,中国是继美、日、欧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就单个国家而言,其经济总量位居美、日、德之后居世界第4位,是世界4大贸易国(美、日、德、中)之一,中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从政治的角度讲,中国是联合国5大常住理事国之一,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及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是美、俄、中世界三大政治大国之一,是国际格局多元化中的重要一极,对世界政治事务的影响力很大。仅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和吸引204个国家与地区参加,许多国家政要前来参加开、闭幕式和观看有关比赛,各国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十分成功、十分完美等事例足以说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中国是美、俄、中世界三大军事大国之一,是美、俄、英、法、中五大独立核力量国之一,对维护国际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并有相当大的作用。在联合国框架下,对解决世界各地矛盾、冲突、战争等发挥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有的作用。总之,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三)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制造“中国威胁论”,试图干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国内一些人,甚至是所谓权威的学者也自觉不自觉地过分夸大中国经济实力和中国取得的成就。诸如“中国的经济总量早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到2020年后,中国经济实力有望赶上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等,诸如此类过分夸大中国经济实力与成就的言论散见媒体、杂志与专着中。这与法国《费加罗报》鼓吹“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是法国五倍”没有区别。该报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6.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美国以1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日本以3.7万亿美元列第三。如此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科学的计算。众所周知,对于一国经济实力特别是GDP的计算有多种算法,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是其中一种算法,此外还有按汇率等其他算法,算法不同,其数据相差甚远。

有关资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居美国、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GDP只有5500美元,排名世界99个国家第90位,仅在印度之前。这说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太大。因此,我们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理由。

作者本人特别强调,宁可“较保守”地计算中国经济实力,“较保守”地认识和看待中国实力与地位,也不能过分夸大。其理由有三:

首先,中国依然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业大国的地位未变,发展中大国的地位未变,中国并没有步入工业化国家行列,更没有变成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从事农业和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不到10%,而中国这一比例是80%。

其次,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包括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交通环境、购物环境、治安环境等很多方面)还很低,温饱刚解决,小康未实现,经济与社会面貌与欧美发达国家至少有50年的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5年前的调查显示,中国与美国有近80年的发展差距)。

第三,在发展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如贫富悬殊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与枯竭问题、土地锐减与沙化问题、住房商品化、医疗市场化的后遗症问题、政府机构人员庞大、开支大、浪费严重问题、腐败问题,以及人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混乱,道德滑坡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加以解决。邓小平曾多次提出中国国际地位两重性的精辟论断: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

最后,如果过分夸大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必然会给制造“中国威胁论”者以活动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军费开支的增长和国防现代化的加快,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说什么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太快,需求增加所致,中国军费的增长打破了亚太军事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稳定等。所有这些“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实际别有用心,不堪一击。仅举一例说明,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世界所有国家军费开支的近一半,2011年已达7500亿美元。而中国的军费开支目前只有1000多亿美元,不及美国军费开支的1/7(设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称,2010年中国军费开支1190亿美元,这与我国的统计有较大出入,作者注)。当然,中国及国际社会有良知的人士明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人是别有用心,旨在干扰和破坏中国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中国人决不能跟着“瞎起哄”,有意无意夸大中国的实力与地位,只能给制造“中国威胁论”者以可乘之机。我们要以对祖国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长期努力,坚持不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强国之林,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